古玉辨伪的书籍很多,但往往长篇大论,面面俱到又缺少附图参照,想通过看书学会鉴别古玉的真赝很难。当你拿到一件古玉时先要考虑使用现代技术现代玉材能否仿制?如能仿制,就要小心是赝品。一般古玉真赝的鉴别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玉材。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玉器所用玉材会不同。 二、器形、纹饰。各个时代都有典型器、典型纹饰。这是断代的主要依据。 三、沁色。是真赝主要鉴别点,真品一般为多色沁,斑驳入骨,有沁门有过渡。 四、玉质。玉质生熟、器物的“老旧表象“也是真赝辨别点。 五、神韵。高古玉,有着千年神韵。赝品仿了形却仿不出神韵。 以上五方面的鉴别需要丰富的古玉知识,长期的经验积累。并且用老工艺也可以把器形、纹饰做得几可乱真;现在用高科技方法也可将沁色做入玉内,初学者不易区分。 只有下面两点,现在技术无法作伪。只要牢记这两点辨伪其实很简单 一、绺裂。俗话说“十玉九裂”人工只能作出火劫纹或利用玉料原裂纹冒充绺裂,但与真品差别很大,非常容易区分。 1、赝品火劫纹:(多为网状裂,直裂纹深且宽) ![]() 2、真品柴裂纹:(最为常见。一般是斜开片,弯曲或分支、向一侧裂向一侧沁) ![]() ![]() ![]() ![]() ![]() 3、真品冰裂纹(鲜见。如冰的裂纹) ![]() 4、真品牛毛纹(鲜见) ![]() ![]() 5、真品蚂蚁痕(鲜见。细小,肉眼看不见。如瓷器开片) ![]() ![]() 这是极其重要的,只要牢记绺裂状态真赝立辨。有些古玉不一定有绺裂,但有绺裂的一定是真品。 二、包浆。古玉都会有包浆。真品不脏,包浆是一种宝光。玉面涂脏的基本是赝品。 从新石器到战汉,玉面光泽是仿不来的。无论是新石器玉器的温蕴;战汉的油脂光泽、玻璃光泽都与赝品的冷浮光、强抛光差别很大。 1、油脂光泽: ![]() ![]() ![]() ![]() 2、玻璃光泽: ![]() ![]() 综上,只要能看懂绺裂,看懂包浆,辨别古玉真赝很简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