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篇》内容提要[1] 《和平篇》是这部史诗十八篇中最长的一篇,也是从哲学上说最重要的一篇。它分成三篇:(1)《王法篇》,主要讲述俱卢族和般度族大战结束,坚战登基为王之后,毗湿摩向这位新国王讲述在通常情况下国王对臣民应尽的职责。(2)《危机法篇》,主要讲述处在危急的非常时期国王的职责。危急是指内部或外部的危难。(3)《解脱法篇》,详细讲述一旦时机成熟,思想也做好准备,从而摆脱世俗束缚,获得解脱的正确方法。所有这些教诲借助恰当插入的故事、譬喻和奇闻轶事,特别富有说服力,构成《和平篇》的主要旨趣。它们为构建古代印度史诗时代的社会、政治、宗教和哲学史,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资料。 《和平篇》二八七 毗湿摩说: 密提罗王遮那迦又向灵魂高尚的波罗奢罗求教至高之法: (1)“什么是至福?什么是归宿?什么行为不会毁灭?婆罗门啊!前往哪里不会返回?请你告诉我,大牟尼啊!”(2) 泣罗奢罗说: 不执著是至福的根基,知识是至高之路,修成的苦行不会毁灭,恰当的布施不会毁灭。(3)斩断非法的束缚,热爱正法,赐人无畏,这样的人获得成就。(4)布施数千头牛和数百匹马,赐给一切众生无畏,他获得的成就胜过这些布施。(5)智者置身感官对象中,也不执著,而愚者沉湎在污浊的感官对象中。(6)非法沾不上智慧,犹如水珠沾不上荷叶;罪恶沾上无知,犹如树脂沾上木材。(7)非法行为期待结果,不会放过作者。到时候,作者就会承担一切后果。而灵魂完善、通晓自我园缘的人不会遭难。(8) 头脑不清醒,放纵知觉感官和行动感官,执著善业和恶业,这样的人陷入大恐怖。(9)永远摆脱激情,抑制愤怒.这样的人即使置身感官对象中,也不会沾染罪恶。(10)正如按照规则筑起的堤坝不会倒塌,堤规内的蓄水不断上涨,人依靠正法,功德增长。(11)瑜伽依靠禅定运作。如同纯洁的摩尼珠吸收太阳的光辉,王中之虎啊!(12)正如芝麻掺进花朵,芳香更加诱人。对于大地上灵魂纯洁的人,善性也起这样的作用。(13)向往天国.放弃妻子,不贪恋财富、车马和各种事业,他的智慧摆脱感官对象。(14)如果智慧执著感官对象,始终眷顾自己的利益。念念不忘一切事物,这样的人如同鱼儿受到肉饵牵引,国王啊!(15) 凡人世界聚合而成.互相依靠,如同芭蕉树心空虚无力,如同船只沉入大海。(16)人履行正法的时间不确定.死神不等人。人日益临近死神之口,法事始终保持光辉。(17)正如盲人依靠习惯,在自己的屋中行动自如.智者依靠思想,达到至高归宿。(18)死依附生,生依附死。不懂得解脱法的人受到束缚.如同车轮转动不已。(19)正如莲藕迅速摆脱淤泥,人的灵魂依靠思想获得解脱。思想引导灵魂.达到解脱。(20)追求至高目标的人关心自己的职责,如果执著感官对象.就是忽视自己的职责。(21)智者的灵魂通过善业达到至高的天国,愚者的灵魂通过恶业达到低贱的牲畜。(22) 正如液体保存在烘干的陶罐中,经过苦行磨炼的身体享受感官对象。(23)而享受感官对象的人无疑不能享有幸福。灵魂应该摒弃感官享受,才能享有幸福。(24)沉湎色食的人堕入云雾中.灵魂受到蒙蔽,犹如天生的盲人不识路。(25)正如商人出海按照资本获取财富,人在尘世之海中,按照行为和知识获得归宿。(26)正如蛇饮空气.死神在这个由日夜构成的世界上,化作衰老吞噬众生。(27)人生出后,享受自己的业果。无论是苦是甜,任何人不会享有不是自已的业果。(28)无论躺着、走着、坐着或置身任何感官对象,善业或恶业始终跟随他。(29) 到达彼岸的人不再返回此岸,他也就不会葬身大海。(30)正如绳索牵引大河中负荷沉重的船只。思想牵引身体。(31)正如条条河流汇聚大海.思想通讨瑜伽与其原初物质结合。(32) 人的思想受各种感情束缚,陷入无知,犹如沙屋沉入水中。(33) 住在身体之屋中,以身心纯洁为圣地.遵循智慧之路.这样的人今生和来世都获得幸福。(34) 痛苦烦恼众多,幸福看来稀少,人们知道弃绝有益于灵魂。(35) 朋友出于私利,亲戚带来烦恼.妻子、奴仆和儿子消耗自己的财富。(36) 毗湿摩说: 《和平篇》二八八 坚战说: 毗湿摩说: 在这方面.我告诉你一个古老的传说,坚战啊!那是众沙提耶和天鹅的对话。(2)无生、永恒的生主化身金天鹅,漫游三界,遇见众沙提耶。(3) 天鹅说: 诸位饮甘露者啊!我听说应该做到这些事:苦行.自制,诚实.自我保护,解开一切心结,控制爱憎。(7)不恶语伤人,不向卑贱的人求教奥义,不说令人不安的话,不说害人堕入地狱的话。(8)言语之箭从口中射出,受伤者日夜忧伤。这些箭命中他人要害。智者不会将它们射向他人。(9)别人用言语之箭射中他,他应该保持镇静。受到伤害,却能忍耐,他获取他人的善业。(10)面对傲慢无礼、诽谤咒骂,能够抑制燃烧的愤怒,不怀恶意,不生嫉恨,心情愉快.他获取他人的善业。(11)我一向受到挑衅也不回应,受到打击也能容忍。高尚的人们说宽容、诚实、正直和仁慈是最高美德。(12) 吠陀的奥义是真实,真实的奥义是自制.自制的奥义是解脱。这是一切教诲的精髓。(13)谁能克制语言的冲动、思想的冲动、愤怒的冲动、渴望的冲动、食欲和性欲的冲动,我认为他是婆罗门和牟尼。(14)不发怒的人优于发怒的人,宽容的人优于不宽容的人,人优于非人,智者优于愚者。(15)受到辱骂而不回骂,压下的怒火会燃烧骂人者。他也由此获取骂人者的善业。(16)他不回应辱骂或称赞,保持镇静,受到打击也不反击,对伤害他的人也不怀恶意,众天神一向渴幕这样的人。(17)受到侮辱、打击或谩骂,都能容忍,无论对方是低贱者、高贵者或与自己地位相当者,这样的人获得成功。(18) 尽管我心满意足,依然经常侍奉高尚的人。我没有欲求,也没有愤怒。即使有所欲求.我也不会逾规。我不会采用非法手段获取什么。(19)就是受到诅咒,我也不反诅咒。我知道自制是大国之门。我告诉你们这个梵的奥秘,没有比人更优秀者。(20)正如月亮摆脱乌云.智者摆脱罪恶,涤除污秽,耐心地等待时间,获得成功。(21)正如井边用作打水支点的树桩受到众人尊敬,自我约束的人受到众人赞扬,走向天神世界。(22)非难者喜欢说别人的缺点,而不愿意说别人的优点。(23)经常守护自己的语言和思想。他就能通过吠陀、苦行和弃绝,获得一切成就。(24)智者在愚者的谩骂和侮辱中成长,因此,他不反击别人,不伤害自己。(25)婆罗门受到侮辱,如同尝到甘露。受侮辱者安然入睡,侮辱者遭到毁灭。(26) 愤怒的人即使举行祭祀、布施财物、修炼苦行和供奉祭火.太阳之子(阎魔)也剥夺他的一切功德。因此,愤怒的人徒劳无功。(27)诸位优秀的天神啊!谁能守护住四门:生殖器、胃、双手和言语.他就是通晓正法者。(28)诚实,自制,正直,仁慈,坚定,宽容,坚持诵习吠陀,不贪图他人财物,乐于隐居,这样的人升入天国。(29)犹如牛犊吸吮四个奶头,一个人应该奉行一切美德。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诚实更圣洁者。(30)漫游人间和天国,我要说诚实是登上天国的阶梯,犹如船舶是渡海的工具。(31)
与那样的人同住,侍奉那样的人,希望成为那样的人,他就成为那样的人。(32
)侍奉普人或恶人,侍奉苦行者或盗贼,犹如布匹接触什么染料,就染上什么颜色。(33
)众天神永远与善人交往,对人间感官对象不屑一顾。懂得感官对象变化无常,这样的人胜过变化不定的月亮和风。(34
)遵循善人之路,心中的原人不受污染,众天神喜欢这样的人。(35
)经常沉酒色食,喜欢偷盗,语言粗鲁,即使知道他们已经赎罪,众天神也远离他们。(36
)众天神不喜欢品质卑贱、饮食无度和行为邪恶的人,而喜欢信守誓言、知恩图报和热爱正法的人。(37
)人们说,不说话胜过说话。而说话应该说真话,这是第二;说话应该说正法,这是第三;说话应该说可爱的话,这是第四。(38
) 众沙提耶说: 天鹅说: 众沙提耶说: 在婆罗门中,唯独谁始终快乐?唯独谁能在众人中保持沉默?唯 独谁即使瘦弱也有力量?唯独谁不与人争吵?(41) 天鹅说: 在婆罗门中,唯独智者始终快乐;唯独智者能在众人中保持沉默;唯独智者即使瘦弱也有力量;唯独智者不与人争吵。(42) 众沙提耶说: 天鹅说: 诵习吠陀是他们的神性;恪守誓言是他们的善性;诽滂中伤是他们的恶性;死亡是他们的人性。(44) 毗湿摩说: 选自《摩诃婆罗多+第五卷》(和平篇)532-538页 其它精神书籍下载:http://chenzhonge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