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赏一批馆藏南宋官窑 大部分有底 顺便提一下北宋官窑问题

 深沉的黑色 2016-02-15


    南 宋 官 窑

     宋代五大名窑的官窑,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然而目前学界对北宋时期的官窑无法定格。
     定性北宋官窑,没有异议,各种文选记载证实了开封造青器--官窑。他确切地说是宋徽宗在位期间官府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设置的专门生产皇家青瓷的窑场。
      南宋时期顾文荐在他的《负睻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宋徽宗年号)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宋代的汴京城遗址,由于黄河多次泛滥,已经深埋河底,因此,北宋官窑窑址至今尚未发现。
      至于南宋官窑,他是宋高宗南迁建都临安(今杭州)之后,“袭故京遗制”建立的皇家青瓷窑场。
      近几年杭州绍兴宁波等地的文博专家和爱好者研究后认为:南宋官窑因时间先后,可以把越窑官窑即早期南宋官窑划入南宋官窑系列,这样就有余姚(慈溪)低岭头等窑、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三个时期和地方烧制。
      南宋叶寘《坦斋笔衡》记载:“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制,油(釉)色莹沏,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浙江文博部门在杭州乌龟山找到了郊坛下官窑遗址。陆续进行科学挖掘,掌握了比较准确的考古依据。但是修内司官窑遗址直到95年才在杭州凤凰上老虎洞找到,揭开了千年之谜---修内司官窑。
     根据故宫传世宋代官窑瓷器,结合杭州两个官窑的考古发掘成果,目前文博学界和民间爱好者对宋代官窑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所以才有了台北故宫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对陆续展出了部分官窑瓷器中其中一部分改名一说,故宫专家对原来划归为南宋官窑的经过慎重研究,现改为明清仿南宋官窑,这是南宋官窑研究的一大进步。
     海外一些博物馆收藏机构和拍卖公司,也曾在宋代陶瓷展览拍卖中,出示了部分宋代官窑瓷器。
     鉴于民间爱好者对自己一些其实就不是官窑的青瓷打北宋官窑的幌子求胜,理由看似充分--你没有见到过 北宋官窑难得就是不对吗。
    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事实,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间,有着系统的传承关系,北宋官窑在黄河泛滥的泥沙之下至今未能找到窑址,学界认为赵构在杭州立足,恢复祭祀和宫廷用瓷后,南宋官窑最初是承袭了北宋官窑的烧造方法,用越窑场地窑工和技术,在瓷土、釉材等方面都按照北宋官窑的标准来选取。也就有了我们今天看见的南宋越窑低岭头开刀山等类汝类越类后南宋官窑的“南宋早期官窑”,赵构政权稳定后,在皇城内外直接烧制,又吸收了龙泉窑薄胎厚釉的经验和方法,烧制出来“聚沫攒珠”、“紫口铁足”的南宋官窑。
    因此,有专家认为一部分现看到的宋代官窑是很难区分北南的。对结合考古成果可定论的是南宋官窑,学界尚未准确定性的北宋官窑传世品,包括清末流失海外的宫廷传世品,一般统称为宋代官窑,看起来比较合情合理。
   大家知道,两宋官窑的很多器型是仿商周青铜器,这一点毋庸置疑!它们用于皇室祭祀和宫廷陈设。主要有洗、盘、碗、瓶、壶、炉、尊等,还有一些文房用具如笔架山之类。下来资料属于网络组合,在此亦表谢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