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白石黄宾虹

 爱我rx 2016-02-15
  天津文化局、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天津中国画研究会主办的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遗作展览开幕了!当走进会场的时候,会使你目不暇接地去欣赏那些有着高度成就的艺术品。那些具有民族优秀传统而又具备了个人风格的绘画,使你感到钦敬和热爱。

  白石老人和宾虹老人,在绘画创作方面,是丰富多彩的,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两位老人所以能获得这样的光辉成果,无疑地是建筑在绘画劳动实践和深入生活的基石上的。那奔放的热情,那勇往直前的毅力,那坚定不移的信心,那忘我的劳动精神,虽然都已达到九十高龄,但仍然是努力于创作。

  白石老人由于家境清贫,从小就培养成不怕因难、百折不挠的气质。十二岁就开始了木工生活,到了二十七岁时,才从胡沁园——陈少蕃两位先生学诗学画。他在自传中说:“年十二,从事木工,灯前学画,从无虚夜。至二十七岁,始发愤弃斧斤……”老人由于出身农村,又经过了长时间的劳动锻炼,使他具备了劳动人民的精神气质,从而立脚在群众的基础上,创作出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作品。

  老人创作的态度是永远坚持着现实主义的。他从现实社会和大自然界里经常习见和喜爱的事物中,发掘素材,选定创作内容,给予技巧和熟练的艺术加工。经过他智慧的综合剪裁,然后创作出动人的美的形象。白石老人从小养成了对一切劳动的热爱,他对牧牛、牧豕、砍柴、种树、捞鱼、捕虾,有着亲身的体验 ,对于灶蛙、蟛蜞、蚱蜢、蟋蟀,也有了浓厚的感情。这一切少小时候的生活,后来时常反映在他的画幅和文字吟咏中,唤起他依恋的回忆和诗意的描写,通过他技巧的手法,进而赋予了更理想、更典型的生命。

  宾虹先生对于自己的画艺要求得也非常严格,他是永远在追求进步。他画幅的取材内容,都是大自然界中的现实景物。这些素材经过了他的技术加工,就出现了别具町径的风貌,从而通过他的创造,达到了比现实更加超越的瑰丽。

  先生早年的画,极为淡静,泛滥宋元各家,尤得力于黄、王、倪、吴。晚年逐渐苍厚,九十以后越觉笔气郁秀,线条层层布列,如铁划银钩,大气磅礴,真是笔力壮鼎,他永远不满意于自己已有的成就,他在师古人而不要泥于古人的要求下,画艺永远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

  他说:“敢删前人窠臼,才能自成家法。”又说:“要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写生,自能形神俱见。”可见先生所追求的,正是“下笔要有我法”,也正是要求同写意的真实,进而达到事物内在本质的表现。

  宾虹先生对于艺术的探讨,又是数十年如一日。他走遍了大江南北,饱看了无数的佳山胜水,对祖国大地有着深沉的爱。他在旅行中,随时带着画笔,作为速写工具,晚上到旅馆中时,还手不停笔地修改画稿和做记录笔记。他在六十九岁的时候,还精神百倍地溯江入川,过滟滪堆,登峨嵋顶。游屐所至,可以说是一切胜景都完全收入了他的画囊。他一生保存下来的山水画稿是多得惊人的,他实实在在是一位“搜尽奇峯打草稿”的现实主义画家。

  先生对用笔用墨也极有研究,他喜欢用焦墨、积墨、浓墨、宿墨、疟墨、套墨等等墨法。追求的是笔愈密致,形愈完整,墨愈苍郁。用笔讲究刚健婀娜兼用,要求如折钗股、屋漏痕。笔墨要求从密处见层次,繁复处显物象。力趋圆润,不要柔媚浮滑。他说:“简必从繁出,要简必须先繁”,“简而不繁则浮,繁而不简则殆。”先生在九十高龄,还在要求自己必须由繁到简地进行笔墨提练,这也就是宾虹先生不断追求创作进取的最好例证。

  总之,白石老人笔墨之简,宾虹老人笔墨之繁,正是二人的不相同处,又是相同处,也是别人的不可及处和二人的成功处。

  我们和白石老人、宾虹老人永别了,而这些具有极珍贵价值的绘画遗产将永远是我们后一辈艺术爱好者学习的榜样。两位老人对画艺的刻意追求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将永远激励和鞭策着我们前进。他们这些精湛的画幅,我们将永远好好地保存下去,使它在人类文化中发出灿烂的光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