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质课”和“师本课”

 戴小眼镜的老师 2016-02-15

什么是“优质课”?这个与“高效课”、“品牌课”一样热得发烫的概念,有时的确让人纠结。有人说,优质课就是充分达“标”的课;有人说,优质课就是学生收获颇大的课,还有人说优质课就是课堂效率特高的课……莫衷一是,不过,我总算明白了一点,那就是优质课一定是用某种标准筛选出来的好课。

这个“标准”是什么呢?不同的地方标准不同,但都将“学生欢迎”与“达标”作为核心尺度。我不反对这种处置,但总觉得还缺少了点什么。窃以为,在“互联网+教育”的新常态下,探索优质课的新标准,绝不仅仅只局限于上述两点。

众所周知,任何一节课首先都是给学生上的,所以,学生的感受必须第一。他们评判的标准又是什么?一般以为就是那个大家熟悉的“三维目标”。其实,现实中许多达成了这三维目标的课却无法吸引学生,抓不住他们那颗隐形辍学的心,这就好比当年的“泥腿子”看不懂梅兰芳一样。我这里的所说绝非是要去迎合学生,而是说必须观照课堂小生境里的教育公平,要让全体学生学有所得。我是在现场看张俊萍上这节课的,教室里的50位学生个个投入,有好几个同学在流泪那可不是装出来的。而赵老师的课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也都心无旁骛”。当课文化演绎到了这种地步时,你能否定得了它的质量?显然,这也在告诉我们,全体学生的即时感受是评判优质课时怎么也摒弃不了的核心要素。

其次,这节课也是为教师自己上的,因此,优质课评判中主体的感受同样是不能或缺的。为什么?因为课堂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教师就是通过它来践行教育理念,来成就职业追求的。为什么我们鼓励教学创新,不提倡简单模仿?原因就在于创新不仅能让更多的教师走出专业发展的高原,而且这也是以身示范来激发学生创新,这两者都是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相适应的教育所亟需的。眼下,许多人都在指责教师群体里出现了职业懈怠,须不知有些懈怠的确是职业发展的茫然造成的。虽然,创新是人的类本能,但并非每位教师都善于创新。譬如,没有教师不会唱歌与读诗,但是,能将两者整合起来,再用信息技术进行支撑来上阅读课的却只有张俊萍;譬如,没有几个外语教师不知道“预测”这个微技能的,但唯独只有赵一庆在阅读课上进行这种实践。是他们都已经炉火纯青了来秀一把?不是,慧眼人也都看得出,她们也还在不断深化自己的探究。要知道,在评价一节课是否优质时,主体一般是缺席的,但这节课对主体的专业化发展有没有促进作用,同侪却是看得出来的。张赵两位没有把这节课当作“成功”的敲门砖,只作为一次践行师本化的机会,其实,她们是真正专业化发展的萌人,也只有看穿了“花纸”(奖状)本质的人,只有深知新课改进入深水区后难点在于整合的人,才有这种无畏与豁达。

再次,课是给社会上的,尤其是互联网“撕开”了教室墙壁后的今天。看课的绝非只有课堂上的师生,网上抑或现场一定还有其他同侪、师生的亲友团以及过路的网客,所以,今天的课,尤其是优质课、高效课、示范课等都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它们不仅要对其他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启示,而且还要对社会亚文化实现引领。张俊萍为什么要在设计中强调“把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情感慢慢推上五步台阶,让他们拉拢渐渐陌生的爱……”我想,她大概理解了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之间的那种关系,明白了协调发展怎样在课堂上软着陆。赵一庆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老师们一般都会回避的心中‘没准’的阅读课”来上?我想,她极有可能知道大多数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瓶颈在哪里,而她这位特级教师应该承担的义务与责任。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原来都在用自己的行为解读什么叫“敬业”,用自己的探索给公众尽可能提供较大的正能量。

优质课不仅是学生渴望的,是教师所希冀的,也是社会全力呼唤的,但仅有优质课还不够,只有在优质的基础上建构起“师本课”,课的优质才可能持久,学校的发展才能获得持续性动力。

什么是“师本课”?所谓师本课就是沿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思路提出的垫底课程中的主要构件;是教师以自己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对他人编制课程进行转化、改造、拓展,独立开发出来的特色个课。

虽然优质课与师本课具有不同的内涵,但却有相同的作用,那就是都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就教师的职业追求,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业内人知道,开发校本课程是可发挥群体主动性,也有利于全体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的,但它却忽略了教师个人的感悟和体验,忽略了教师本身就是学科课程的基本特征,而任何一节优质课恰恰都需要教师鲜明个性的。师本课就不一样了,它不但能避免上述不足,而且还能“举一反三”、“集腋成裘”,构建起特色浓郁的师本课程体系,推动教师走出专业化发展的高原,让更多的学生和社会公众受益。

从一节课,哪怕是一节优质课,还很难看出授课教师是否已经有了师本课;但是没有优质课,肯定是没有师本课的;而没有师本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很难走出发展的高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