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动我国应收账款证券化发展的建议

 jasonhu1998 2016-02-15

     应收账款证券化是一种新兴的融资工具,它的融资结构与传统融资方式相比,创新性很高,这从他可以同时能够满足筹资者、投资者和其他参与者的需求可以看出,这使资产证券化成为在资本市场上发展迅速,生命力又完强的的金融产品,深受投资者青睐。发展应收账款证券化也符合当今我国的金融创新政策,发展多种多样的证券产品的要求,扩大了不止企业能适用,甚至政府机构等都能适用的融资渠道。但是,作为新兴产物,我国还处于金融市场刚刚实现全面开放的时代,所以相关配套的监管措施、市场规则都无法与之相匹配支持。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找到阻碍资产证券化发
展的问题,并解决。为此,建议以下方面:
(一)注意选择应收账款资产池的质量
    一个企业能否实现资产证券化的成功,最关键的是其所选择的基础资产的质量的高级。如若基础资产质量较高,那么专业评级机构对此证券的评级也就相应的高,如上述案例,中国网通公司的经营业绩有目共睹出,所以评级机构给它评定的信用级别也高,因此它发行的收益凭证得到了中诚信公司给出的AAA级信用评级。而若是基础的应收账款质量较低,容易出现呆账坏账现象,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就很容易失败。因此,企业应将重点放在对应收账款的分析上,选择高质量的基础资产,决定是否可以对其进行证券化。
(二)建立综合监管体系,建立强有效的风险指引
    我国的监管体系还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各行其是,这对规范资本市场的发展很不利。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我们应该建立综合的国家金融风险监管体系。防范的风险应集中于资本监管,加强对被证券化的应收账款的风险计算,重视监管全面落实在各个环节上。
(三)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整合资产证券化交易市场
    我国目前可以进行资产证券化交易的市场主要有银行间的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大宗交易市场,分别由央行和证监会监管,但两者的交易规则、参与主体都不一样,割裂的两个市场很容易造成证券产品流动性不足,证券产品的换手率较低。尤其是应收账款证券化实现收益与规避风险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其资产的流动性,若是债券市场过于狭小,交易市场不完善就很容易造成证券化交易的困难实施。因此,政府有必要推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的互通联系,降低市场的流动成本,国家的政策和法律上也要对支持债券市场发展。
(四)规范评级机构,建立统一的行业评级监管
    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大多是金融机构的附属机构,从属于发行银行等机构,这就清楚地表明信用评级机构与原机构有相同的人事、信息、资金关系,这就导致这些评级机构保的中立性和公正性较差。而评级业务的管理机构也经常各自为政,评级机构在人员、技术、收费等很多方面都没有统一有效地管理和安排,甚至中国都没有自己的评级协会,因此,要大力构建我国统一的行业评级监管机构。
(五)保证特殊目的载体的独立性
    特殊目的载体是资产证券化中非常特别又特殊的一个环节,虽然它有法律的限制,并进行独立信托投资业务,但是很容易与证券化的发起人关系混乱,不能做到真正的独立。特殊目的载体与证券的发起人都是市场上的公平交易者,其经济关系决不能混乱,否则很难实现真正的真实出售。因此,我国需要建立独立的特殊目的载体,实现其独立性与公正性。
(六)加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
    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之快,危害之大,恶化之快让人措手不及。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一点小小的波动都可能造成难以估计的影响,光靠微观实体自身的发展规避已不足以应对大范围的经济动乱风险。因此,我国的经济政策也必须结合现实,随机应变,尤其要针对当前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对症下药。在规避风险、创新业务的同时,不能盲目的引用西方国家的金融工具,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伪存真,为我国的应收账款证券化建设一个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七)转向养老保险、证券投资基金等市场开发资产证券化

    应收账款证券化基础资产的可选择性多种多样,保险金的进入,能有效地推动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对其他投资机构投资者开放资产证券化市场,也有利于繁荣资本市场,扩大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发展范围,促进其良性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