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比分析性恶论和原罪论等理论...

 灵藏阁 2016-02-15

说荀子之前先简述两句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对人性论述的观点: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扬雄主张人性是善恶混合,公孙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易中天在讲诸子百家时,对这些观点也有过总结。他提出导致这些人不同的观点是社会的背景和立场问题。荀子生活的年代是公元前 298 年-公元前 238 年,是战国末年,属于“礼崩乐坏”的动乱时代。而他属于新兴的地主阶级。理解这个背景就能理解他观点显得比较严厉的原因了。

他题目也比较唬人就叫《性恶》,他写到,“今人之性,饥而与饱,寒而与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看看这些也没特别恶的地方。孔子说食色性也又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显然从孔子的观点看,这是很正常的事,这要算恶,自然界也找不出好东西了。生存和趋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不光是人这样。应该说大家看现象,看得都一样,但各门派给现象定性是纯为各家为社会开的药方儿服务了。比如荀子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而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而礼义文理亡焉”这话放今天哪国都合适,放古巴比伦古罗马也挺合适。

为什麼说荀子的定义和他要开的药方相关呢?他属于新兴地主阶级,要打破的就是孔子极力维护的礼乐制度,他反世袭,主张大兴教育和法度。最核心的其实是要求权利再分配。其实就是从世袭贵族手里分权力的理论基础。这是他和孟子之间的分野。后世理学以孔孟为正宗要归结于统治阶级的需要。

西方在人性方面论述因基督教盛行的是原罪论,原罪论重点是人生来就有罪,需要信主来救赎。要注意这里肯定人性是善的。上帝造人又万能,要上帝自造孽造堆罪人就不能解释了。性善但生来有罪,罪那来的呢?亚当夏娃受蛇的诱惑偷吃禁果被赶出伊甸园到人家,于是子孙就背上罪了。当然后来又有大洪水又有耶稣就更复杂。但根子在那个倒霉的苹果上。比较雷的是就算亚当夏娃有罪,顶多株连九族就算了,怎么罪跟高利贷似的子子孙孙还无穷无尽了呢?只能说教会鼓吹原罪论,就是生给人背个罪,一手恐吓,不信下地狱没商量。一手利诱,你犯多少罪信主忏悔就没事了。比较黑的是让人买赎罪卡。总之是靠控制教徒得金钱权利。对比荀子的性恶说的分权目的,原罪说是用来集权的。也就不难理解荀子号召教育教会垄断知识搞愚民。 
   最后提下霍布斯的《利坦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