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从心态上说有两种,一种是非功利的,一种是功利性的。
我们做功利性的阅读是为了什么?
我们很容易忽略读书的另一个作用:触发自己的行动,于是感觉读了很多书,仍然没成长,读书的同时触发行动有几个好处: 其实,大多数人在读书的时候已经触发了自己很多行动,但往往是合上书本,就把这个想法抛到脑后了。比如看《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就会想到要用主题阅读的方式读写作相关的书,可合上书本的时候,这个想法也就慢慢淡忘了。 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我读书的一个小方法,暂且命名为“知行合一读书法”吧: 第一步:选出清单页通常我会选择书的最后一页,这里会有一张空白页 第二步:随时想到的行动,都写到清单页里阅读中只要触发了某个行动,我就立刻翻到最后一页把它写下来,一本书读完往往能积累15个行动左右 第三步:重新审视,删掉一时冲动的想法每次放下书的时候就可以去行动了(而不是把全书读完才去行动),在此之前,我会审视一下这份清单,问自己:我仍然想执行这个行动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就毫不犹豫的删掉它,每删掉一条,都是在节省我的时间。 除此之外,对于我觉得特别好的书,我还会画出一张思维导图,帮助我结构化书里面的点,通常画在书的第一页空白位置,如图: 这样一来,有输入(思维导图,书里的各种信息),有输出(书后的行动清单),读书更加知行合一 结语 这篇文章我想说的是两个字:平衡 输入和输出的平衡,想法和行动的平衡,还包括功利性阅读和非功利阅读的平衡,我们可以看看自己的书架和书单:
动态平衡是为中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