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中医的处方用药心悟

 清平乐心居 2016-02-15

1、瘀血在上,必用川芎,瘀血在下,必选牛膝,瘀血在心,可选郁金,瘀血在肝,可择泽兰

2、炒地榆可入大肠,炒用寒凉之性减而利脾胃吸收,有治血止血之功,清热解毒,善除下焦湿热,可治肠炎痢疾,赤带病证。3、槐花高血压病人服用可防脑出血,与紫草蚕砂相配可治疗荨麻疹,与仙鹤草、连翘、红枣合用可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鲜藕100克、红枣12枚同煎煮,食藕枣饮汤可治月经过多、效佳

5、王不留行有通利血脉之功,上可通乳汁,下可通经闭,尚有软坚、通痹、消肿之功。

6、降香降气散瘀、止血定痛,可治气火上冲之血诸证。与三七、槐花、生地可治鼻衄


处方的基本原则:

1.慢性病用药宜药味多而不杂,调整脾胃护中焦;急性病用药宜少而精专,驱邪即可扶正。古人云:“急治之方,多从于简,缓治之方,多从于繁。”

2、《丹溪心法》载:“口燥咽干有痰者,不用半夏、南星;用瓜蒌、贝母。”

3、治老人、小儿病,用药要考虑体质因素,老人血气已衰,小儿气血未充、脏腑娇嫩,所以用药量宜小,忌投峻猛之剂,治疗过程中要顾护胃气,不可损伤。否则“胃气一虚,病皆滋长,轻者至重,重者必死。”

4、清代名医徐灵胎说过:“一病必有一方,专治者名曰主方,而一病又有几种,每种亦有主方。”

5、薄荷12~15克发散风热,清利头目用6~9克;取其疏肝用3~5克。


临床经验,在治疗外感高热时一定要掌握如下原则:

1.应用解表药时一定要佐以清热药,做到解表不忘邪热内传,清热不忘使邪外达。表里同病,阳明腑实宜加用大黄、玄明粉、或枳实瓜蒌、邪在半表半里宜和解表里,用小柴胡汤治之。

2、鱼腥草为治疗肺热咳嗽的要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之功。

3、香附行气开郁,疏肝理气、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二药合用,气血同治。活血行气之功显著。与当归、白芍、瓜蒌、红花、甘草同用可治冠心病心绞痛。

4、当归白芍相配可养血扶正、调和营血,尚有通利大便之功。

5、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祛湿邪之结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