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证唐初泰山封禅大典的乾封泉宝

 老刘tdrhg 2016-02-15

核心提示:有关帝王“封泰山”的故事流传数千年之久,并被历代帝王视为一项极其隆重的旷代大典。这其中,唐高宗李治在唐麟德年间举行的一次封禅大典,更是赢得当时的天竺、突厥、高丽、波斯等国极高的赞美与褒扬。为纪念这次泰山封禅大典,唐高宗回朝后即兴下诏改年号为“乾封”,并诏令天下以此年号铸行了一种大钱,它就是——

“乾封泉宝”钱为唐高宗乾封元年(666)所铸,是唐代第一个年号钱。

我手中的这枚“乾封泉宝”钱,出土于河南,辗转到上海,几经周折转到朋友手中,后而被我购得。此钱铸造精美,字口深峻,钱身硬绿锈,径2.5厘米,穿宽0.7厘米,厚0.14厘米。

据资料介绍:乾封,意为晒干新筑的祭坛,乾,即“干”字的繁字体;封,即封禅时所建的祭坛。“乾封泉宝”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它见证了唐代初期的一次规模浩大的封禅活动,历来也被人们神化为辟邪纳祥钱。

在古代,人们对大山有着至高无上的崇拜,在古人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且发挥着先导作用。从上古时代,先民们就有上泰山祭天地的礼俗记载。《神异典》曾记载太昊伏羲、炎帝神农、皇帝有熊及尧、舜等圣王封泰山的故事,这项活动延续了数千年的悠久历史。

“封”,就是登泰山筑坛祭天,在山之南开辟基祭地曰“禅”,封禅泰山被历代帝王视为一项极其隆重的旷代大典,以此宣扬皇家的君权神授,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期盼神灵护佑江山永固,风调雨顺,天长地久。

据载,唐麟德二年(665)十月的一天,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率文武百官,在仪仗法司先导下,亲赴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活动。兴师动众,队伍从长安出发,一路浩浩荡荡,绵延数百里,声势颇为壮观。经过数月的长途跋涉,于次年到达山东省泰安县境内泰山脚下,经过充分的休整,帝后率封禅使团选吉日于正月登泰山岱顶修筑坛祭天,在泰山南的梁父山辟地祭地,完成了历史上庄严神圣的封禅大典。

此次盛典活动一直影响到国外,天竺、突厥、高丽、波斯等数国纷纷派使臣参加这一盛典活动,并给予这次封禅极高的赞美与褒扬。

唐高宗为纪念这一次泰山封禅大典,回朝后即兴下诏改年号为“乾封”,并诏令天下以此年号铸行乾封泉宝大钱。史籍载:“乾封元年造乾封泉宝钱,值开元十,周年以后废。二年诏:开元钱依旧施行,乾封钱贮。” “乾封元年封岳之后,又改铸新钱,文曰乾封泉宝,径一寸,重二铢六分。仍与旧钱并行,新钱一文当旧钱之十。”“乾封泉宝”钱铸后,由于是钱不足值,商贾百姓为避免在兑换新钱时蒙受巨大损失,纷纷停止货卖,藏匿旧钱拒换新钱,引起物价频频上涨。几个月后,高宗即下诏停用,复行开元通宝旧钱。

乾封泉宝从乾封元年(666)四月始铸,到乾封二年(667)正月罢铸,该钱正式行用八个月,下令回炉销毁停用。由于铸造时间短,铸量少,流通地域小,加之行用时间短,故其存世量较少。

由于乾封泉宝钱发行的历史背景特殊,故赢来了泉家的珍视与厚爱。在民国时期即可售大洋一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著名钱币学家孙仲汇、华光普等将该泉定为稀有品种。今日,随着钱币研究的广泛深入,市场价已经飙升至数百万元左右,但藏品市场还是有价无货,随着时光推移,该币价格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攀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