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某,女,46岁。住院号:85255 初诊(2010年8月13日):低热、腹泻1周。患者因左乳癌术后4月,第3次住院化疗期间。1周前因着凉出现发热,全身不适,查血常规白细胞14.6×109/L,加用抗感染药物治疗,给予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200ml静滴,日1次。仍低热不退,每日均在38℃左右,且出现腹泻。刻诊:低热不退,无恶寒,汗出不多,口苦口干,渴不欲饮,进食后出现腹痛,便溏,每日5~6次,胃脘不适,恶心无呕吐,偶有心烦,舌淡苔白腻,脉沉弦细。考虑小阳枢机不利,兼有水湿内停。治以和解少阳,化湿利水为法。 处方:小柴胡汤合五苓散。 柴胡12g,黄芩10g,党参10g,清半夏15g,桂枝10g,茯苓30g,炒白术15g,泽泻15g,猪苓15g,炙甘草6g,生姜12 g,大枣10g,5剂水冲服日1剂 二诊(2010年8月19日),患者服上方2剂后口干、便溏已明显好转。现热退,无恶心,饮食可,眠可,大便已成形,日1行。仍口中涩,怕热,偶有心慌,无心烦,舌略红苔白腻,脉沉弦细。继以小柴胡汤加化湿安神之品治之以善其后。 处方:柴胡12g,黄芩10g,党参10g,清半夏12g,云苓30 g,生龙牡各30 g,炙甘草6 g,生姜10g,大枣10g,7剂, 水冲服 日1剂。 按:患者乳癌手术后,正气已虚。感受外邪后,正虚不能抗邪,邪气易入里。一则窃踞少阳之地,致气机不利,少阳郁热,出现热象。二则影响水湿运化,出现恶心、腹泻。用柴苓汤即和解少阳,又运化水湿。药证合拍,故收效显著。
|
|
来自: 昵称29338477 > 《冯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