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风书屋,在杭州文化人心底,几乎是与这座城市一样重要的存在。朱钰芳,杭州晓风书屋的主人。从1996年创办之初的24平米的小店,到现在拥有一家图书零售批发部、一个1200平米的图书仓储物流基地,以及遍布杭州市区的12家零售店,晓风书屋已经成了杭州的文化地标,也被很多人视为民营书店的奇迹。20年间,有过书店版图扩张的喜悦,也有过遭遇时代冲击的艰辛,但朱钰芳始终以一个书店人最纯粹的初心,坚守着读书人的理想书房。

 1996年,朱钰芳开出了第一家晓风书屋。店面位于杭州市中心的保俶路上,是一处临时建筑的沿街小门面,仅24平米大小。空间有限,店里不可能什么书都进,但只要发现好书,朱钰芳便会尽量搬回来。

她把顾客当朋友对待,即便不买书也会热情地闲聊几句。有时候,顾客在店里看书忘了时间,她也不催人家,常常陪伴到半夜。渐渐地,书店树立了自己的口碑,也拥有了一批忠实的读者群,好多顾客坐公交车路过时,都会到店里看看有没有上新书。

1999年,也就是书店开张三年后,杭州开始拆迁违章建筑,晓风书屋因为处于临时建筑内,也就不得不另寻新址。

经由老顾客帮忙,朱钰芳最终将书店搬到了体育场路上。即便相隔不远,书店的人气和营业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花了近半年时间才缓过来。不过,搬迁过后的这家店倒是一直发展至今,现已成为晓风书屋的总店。

 实体书店的不景气状况,促使朱钰芳寻求更多改变。从2011年开始,晓风书屋每年平均要做五六十场讲座,邀请陈丹青、白先勇、士家野夫等作家到店,场场爆满。去年6月,朱钰芳在书店中开辟西点坊,为顾客提供低价的咖啡和点心,备受顾客欢迎。此外,晓风书屋还开设了网上书店。朱钰芳说:开书店就像煲汤一样,今天加这个,明天加那个,慢慢地,这个汤也就越来越有滋味了。
 书店静静地藏身于城市的某个角落,城市与时代变迁的烙印都深刻其间。有人说,想迅速了解一座城市,就去那里的书店看看。而本土书店,往往是一座城市的人文地标,暗合着这座城市的气质,甚至成为一个传说。即使时光流转,岁月沧桑随之而变,许多人依然把书店看作自己灵魂的源头和精神家园,守护这一方净土,塑造出城市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