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水下摄影组合之前和水下摄影大咖们聊天,谈到潜水壳时,首推之一便是SEA&SEA,所以当我看到Mono这篇文章时,就商量了下拿来给准备玩水下摄影的朋友们分享下。当然,索大好要给每一个愿意让转发的基友们打广告,所以索大好喜欢水下摄影的朋友们可以关注下Mono的公众号: Mono水下摄影 康曦(Mono),水下摄影师,PADI水肺教练,TDI技术潜水员。作品《大海狼》获得中国第三届水下摄影大赛第一名。现居泰国。 经过漫长的等待,SEA&SEA为A7R2开发的防水壳组件终于到手,目前已经使用两周。天天泡水里,智商真的会降低,所以长篇累牍的开箱文就饶了我吧,这里主要说说使用心得。 SEA&SEA无疑是我所用过做工用料最好的相机水下套件(没用过的不在列),当初在我等待SEA&SEA A7R2防水壳面世的漫长时间里,很多水摄朋友都等不及,直接购买了别家壳体,但机智(guimao)如我还是坚持等下来了。用过好几款防水壳套件后,经验告诉我,选SEA&SEA不会错。 官网图: 这段时间我所生活的涛岛正好是雨季,大风大浪,水质真的一般般(很差)。好在正好去普吉出一趟差,顺路Phi Phi,Lanta玩了一路,正好试试新机器。 第一次带着A7R2下水心情好激动!9月买好机身镜头,花儿都等谢了,到跨年1月才等到防水壳,终于能下水,能不激动吗? 准备下水! 说重点:
整体外观: A7R2整个机身加壳体比起D810、5D3之类全幅单反,明显小了一大圈,重量也有所降低,陆上搬运倒是省力一些。壳体小了,水下比D810等壳体更偏负浮力一些,使用广角镜头及广角罩时需要两个inon小号超浮灯臂加两块Stix Jambo浮力块才接近中性。如果使用微距port,再加装机顶的对焦辅助灯,则需要用到两个inon M号超浮灯臂才接近中性浮力。 连接前后壳体的扣具比较传统,比起nauticam等厂家的旋扣,缺乏点新意和高级感,使用上倒是中规中矩。 键位操作: SEA&SEA A7R2壳体比起D810等简约了许多,大量的按键被精简成单向拨杆/双相拨杆,机背尤其明显,除了5向键及删除键外,其余按键基本都由拨杆代替。操作更方便更直觉之余,整体视觉效果也更干净整洁。又得益于A7R2多个自定义功能键的设计,拨杆对应的Fn1~Fn4键位都可以自定义功能,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定义出最适合自己的按键编排,这点相当人性化。我尤其喜欢快门速度/光圈拨轮,两个大而顺滑的拨轮恰好分别安置在拇指/食指位置,调节起来相当方便,不像其他一些厂家,要么键位别扭,要么拨轮太小手感差。 大部分按键和拨杆都保持了SEA&SEA顺滑舒服、阻尼恰到好处的传统,除外5向键,手感略显粗糙生涩。 装机便利性: 打开位于防水壳两侧的扣具,就可以把防水壳前后部分分开,装好相机底板,别忘了取下取景器眼罩和热靴盖,这时机身就可以装载进去了,这部分中规中矩,但是镜头部分的安装,不是那么便利,有点反人类。
要装入16-35这颗镜头,需要用到这么些组件:
由于SEA&SEA for A7R2壳体定位属于MDX系列微单型,壳体口径用的是较小的ML接口。可是由于A7系列属于全画幅机身,镜头需要足够大的相场才能满足需求,那就意味着镜头体积/直径不可能太小。问题来了,在SEA&SEA的系统配对表格里面,除了仅有的几款SEL系列非全画幅镜头(说白了就是NEX系列用的镜头,用在A7系列上绝对会有不小的黑边,而且画质可想而知,谁会在A7上用奶昔头呢?)可以直接使用ML系列小型镜头port之外,其他镜头都需要用到转矩(ML-NX Convertsion Ring 30),使用成本增高不说,实际使用上最大的问题是,几乎目前所有的A7适用的全画幅SEL镜头,都无法通过机身壳体与镜头port连接处的卡口。所以装卸镜头,只能从前方,而不能从后方连机身带镜头一起抽出。可能说到这里各位看官未必能明白,“从前面拆装就前面呗这有什么难还需要特别说明?”,请先别急,下文中说到电池续航问题时,我再详细解说。
安装镜头port组另一处不方便在于变焦加长接环(Extension Ring 46 with Focus Knob)处。变焦/对焦齿轮无法与机身上的变焦/对焦齿轮环一样抽起,安装时特别不容易使镜身上的齿轮环与接环上的对位,一不小心就容易把镜身齿轮环顶错位,安装时需要特别的技巧。只有在安静的不受干扰的场合才容易顺利安装。 水下实操: (SONY AS200V视频截图) 水下使用过单反系统的朋友应该都有体会,使用Live View取景时,对焦速度简直慢到发指!但是如果使用光学取景器取景,对焦速度是上来了,可是本来就并不算大的取景器倍率,再加上水下有防水壳和面镜的阻隔,要用原生取景器对焦,简直对到斗鸡眼......要想改善这个问题,只有花重金(人民币6000左右)购买防水壳原厂选配45度或90度、180度放大取景器。
A7R2的显示屏取景则完全不会有这个问题。本来这就是一台没有反光镜的微单,没有复杂累赘的光学取景及对焦结构,显示屏对焦操作可以类似小卡片一般方便,再加上A7R2令人称道的399点高速相位对焦,当使用广角/鱼眼镜时,只要光线不算太暗,A7R2都可以做到一瞬间对焦,只要食指开始半按快门,基本上就已合焦,爽度满格! 但是作为SEA&SEA这样的厂商,壳体设计还是有需要向其他厂家学习的地方,比如眼平取景器与LCD取景器的切换。nauticam用了一个挡板人为去选择性“干扰”取景器上的距离传感器,需要切换取景器只要在防水壳体上的相应拨杆拨动一下就行了,在SEA&SEA的壳体上并没有这功能,如果需要切换取景器,不好意思,只能进功能菜单。 显示屏角度是垂直的,如果能像Nauticam一样有一定倾角,那么低角度取景时候会更方便些。 这样一台各项硬指标都超越市场上绝大多数单反的这么一台逆天全画幅微单,水下环境使用也不会有明显的弱项,得益于前文中提到的多个自定义功能键,水下操作便利性一点不亚于单反相机。惊喜地发现A7R2居然内建水下模式,这在索尼机身上并不多见,笔者猜想这应该是和奥林巴斯深度合作之后的移植产物,然并卵,作为自诩“PRO”的人,岂能用这种很“LOW”的自动化功能? 电池续航: 众多参数几乎无敌的A7R2,在续航能力这块是它的大软肋。一方面电子取景器比单反的光学取景必然耗电量大增,另一方面A7R2电池容量确实偏低(1020MAh)。LCD取景器常亮的状态下,一潜下来电池剩不到50%,满电状态上船,最多支撑两潜就得换电池。偏偏这防水壳换电池相当麻烦!上文提到由于防水壳给镜头port部分设计的卡口直径太小,想要从防水壳背部直接整台机身连镜头抽出是不可能的,要想取出机身,必须找个不受干扰不会被水花溅到的地方,先擦干身体,再擦干防水壳,拧开镜头port,取出镜头(注意方向别滴到水,别污染到cmos),找地方放稳镜头盖好盖子,防水壳翻个面打开后盖,然后取出机身(这时候cmos是暴露状态的千万要小心),然后才能换电池、换SD卡,然后再反过来重新装好防水壳和镜头port组。试想,如果你在一条拥挤的快艇上,当天水况一般有点浪,船身摇摇晃晃,同船的潜水员忙着换气瓶把通道挤得水泄不通,而你相机没电了,电池到底换还是不换呢?换,意味着你要冒着各种相机被滴到水,拆下来的镜头滚落地面的风险,手忙脚乱地完成上述一系列步骤外加变焦齿轮对位;不换,意味着你将失去下一潜的拍摄机会,相当尴尬。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A7R2机身支持micro usb口的直插充电,笔者正在研究DIY小型充电宝作为对A7R2电力的补充,有成果了再与各位分享) 一些广角片子,微距还没来得及试 总结一下: SEA&SEA壳体配合A7R2这一炙手可热的全画幅微单新贵,整体表现可圈可点,实际使用上还是比较顺畅。A7R2对焦速度让人惊艳,快门反应灵敏丝毫不拖泥带水,除了电池续航太弱,并没有太大的硬伤。壳体的做工、按键拨轮的顺畅度和恰到好处的阻尼都维持了SEA&SEA的一贯水准。如果打算入手一款中高端水下摄影器材,A7R2搭配SEA&SEA壳体,会是很好的选择。 优点: 1、LCD取景拍摄广角很方便,对焦迅速准确 2、做工优良,壳体操控方便顺畅 3、对比单反较小较轻便 缺点: 1、电池续航能力太低 2、更换电池困难 3、镜头壳体安装不便利 4、LCD取景器角度垂直,切换不便利 A7R2神机炙手可热,各水摄周边的大小厂家都争相推出供其使用的防水壳套件,其中不乏SEACAM、SUBAL等知名大厂,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产品线更新最快的国货当自强Nauticam,早在A7R2发布不久迅速推出相应壳体抢占市场。那么多的壳体供选择,希望能有机会一一体验,与各位分析各家优缺点。国内水摄发展比较晚,相关资讯非常难取得,还希望各位谁手中有稀罕壳体的朋友们不吝分享心得体会。 We Are 伐木累!索大好不想只做一个我从这尴尬的说着,你从那无聊的看着的公众号,而是希望是一个交流的平台,大家一起在一起吹个大的牛x!来吧,加入我们,We Are 伐木累! 索大好变成目前索大好-器材(1群)已满、索大好-摄影(1群)快满,所以建立了索大好-器材(2群),可以先加我的微信:guzhuzi,我再将各位拉入到索大好不同的群中(加我好友时注明想加入的群)。 索大好新书开售 京东、亚马逊、当当、天猫 搜索: ![]() ![]() 侯月光 林铭述 或 《索尼a7/a7II/a7R/a7RII/a7S/a7SII微单摄影完全宝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