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唱年戏

 圆角望 2016-02-16

  儿时我的家住在内蒙古东部金界壕以北的乡间,那是个很大的老村,叫红旗社。一连几场大大小小的雪,就把人们带进红火而热闹的腊月了。这时节,经常有草台班子来演评剧,叫唱年戏。他们走乡串镇,要从腊月一直唱到来年二月二。

  别看草台子是由民间艺人组成的,但生、旦、净、丑角儿都有,做、念、唱、打的功夫都到位。乐队比较简单,只有板胡、二胡、三弦和锣鼓,可伴奏起来也挺有气氛的,戏装、道具、幕布、气灯等样样齐全,都是整套的。所以请草台班子来唱年戏时,都要赶着大马车接送。

  村子里有个六间的大筒房子,平时用于开会,腊月就在这里唱年戏。屋子中间一连串置放四个铁炉子,烧得都快红了,暖烘烘的。家家早早就吃完了晚饭,男女老幼陆陆续续赶来找个好位置坐下,相互唠家常、谈年景,欢欢乐乐,热热闹闹。有些孩子骑到梁柁上,一边啃着萝卜一边四下看;后面的人干脆站到板凳上,伸着脖子往前瞅;来晚了找不到座位的人则站到窗台上,一拥挤,齐刷刷地掉下来,惹出一阵喧闹。维持秩序的村干部看人齐了,就登台说千篇一律的拜年话:年到了,春来了,看看年戏,添添喜气,祝福大家过上好日子……

  三通锣鼓过后,戏开演了。先是老段子、小节目,或说或唱,都有趣,都逗乐子,让人们笑得前仰后合,热烈鼓掌,真的快乐至极。接着演正戏,正戏大多富有喜剧色彩,如传统的《小借年》《双婚配》《棒打薄情郎》《王汉琪偷亲》,等等;还有现代的《大拜年》《王小赶年》《相亲》……演得逼真生动,唱得声情并茂,台下不时响起叫好的声音。看年戏,乡里乡亲欢聚有乐,心心相近,又受教益,便形成文明村风。那年头,村里没有打架的,没有离婚的,没有丢东西的,大事小情家家户户都是相互帮助。有首童谣:“看年戏,大团聚;都亲近,真欢喜;红旗社,人心齐……”这样的年戏一唱就是三夜、五夜,直到人们过足了戏瘾,才把剧团送到别的村去。

  现如今日子富了,生活现代了,家乡人却不满足于看电视、看电影,依然钟情年戏。我回老家探亲,发现村子里不但有过年迎春的秧歌队,还组建了红旗社农民剧团。他们自编自演,在宽敞明亮的农民俱乐部里唱四出年戏:《打工归来》《老瓜头网上卖瓜》《过年》和《年货风波》。这些独幕评剧都是表现本村的人和事的,充满乡土气息,台上台下都觉亲切,融为一体,自然演不完、看不够了。剧团团长是我的本家老叔,他说唱年戏喜气盈盈,快乐自己,也快乐大家,当然情趣盎然了。他还得意地告诉我,前两天镇长来了,安排我们到全镇巡回唱年戏,再添几分年味儿。说着说着,他来了兴头,唱起他新编的戏词儿:

  过大年唱年戏情爽志壮

  锣鼓响歌声亮喜满家乡

  中国梦增力量团结发展

  新农村奔小康遍地春光

  ……                                  本版题图摄影:苗 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