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维坦按:《疯狂的麦克斯》不太有名的前三部,以及去年这部《狂暴之路》,按照导演米勒的话说就是,其实“是个非常简单的寓言故事,几乎都是围绕在西方的车轮上”。在《疯狂的麦克斯》里,除了人物的装扮和场景设定,让人最为激动的莫过于里面的狂野机车了:XB拦截者(The X-B Interceptor),亿马千军号(The Gigahorse),武装运输车(The War Rig),电音花车(The Doofwagon)……而主角麦克斯,则在这个混乱无序的世界中,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着意义。 下面是去年5月《连线》采访米勒的文章。“至于为什么这些电影之间的时间间隔如此之长,原因是此期间我完成了其他两部《疯狂的麦克斯》的脚本。如果这次(指《狂暴之路》)尝试成功了,我会继续拍另外两个故事”。《疯狂的麦克斯》续集名称定为《疯狂的麦克斯:废土》。米勒曾一度传出他不再执导续集,但于今年1月的采访中他澄清,之前的话受记者误解,自己仍会执导续集,但不会马上进行。 文/Logan Hill 译/土豆同学、鹊踏枝 校对/凤梨 原文/www.wired.com/2015/05/mad-max-fury-road/#slide-x
约四十年前,乔治·米勒执导了于1979年上映的《疯狂的麦克斯》。这是一部低成本惊悚片,具有世界末日的启示录风格。主演梅尔·吉布森饰演一个穿着皮衣,冷酷坚毅的坏蛋,是世界末日的幸存者。这部热门电影的续集,《疯狂的麦克斯2:公路勇士》(1981年)以及《疯狂的麦克斯:勇破雷电堡》(1985年),加速了下一代高速动作电影的发展。米勒如今已经70岁,承诺继续执导电影的最新一部,《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并且由汤姆·哈迪、查理兹·塞隆,尼古拉斯·霍尔特联袂主演,将他主张的反乌托邦世界进一步推向未来(译者注:电影已于2015年5月全球上映)。 “三十多年来,”米勒这样说,“不仅是世界在改变,电影院也在改变,我们体验电影的方式也在与时俱进,我也在改变。”他也曾经执导了《紫屋魔恋》,《快乐的大脚》和《宝贝小猪罗》。 米勒相信观众们想要比以往更加壮观的动作场面,但同时他们对影视绿屏特效已经麻木厌倦了,据报道,米勒将会在这部电影上投资1.4亿(注:此文章发布于《狂暴之路》公映前),并说“这几乎是一场接力赛”。影片大部分场景实景拍摄,工作人员超过1000人,还有货真价实的18轮拖车与巨轮卡车,在纳米比亚沙漠上战斗。“我们不能采用人工合成,”米勒这样说,“我们决定以原始方式来完成这部电影。”下面就让我们一睹这部电影史诗般的创造历程。 图源:弗兰克·奥肯菲尔斯 《连线》:麦克斯在1979年首次登上银屏。为什么他可以一直作为这样的标志性人物? 乔治·米勒:他是我们所有人的增强版。在这个混乱无序的世界,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意义。而麦克斯,他拥有一个本能的信念——生存。《疯狂的麦克斯》的第一部上映后,我们前往日本,日本人这样评价:“我们了解这种人物,他是位冷血硬汉,如同武士。”在斯堪的纳维亚,人们称他为孤单、徘徊的维京人。对于其他人,他则是一名典型的美国西部人物。 1979年《疯狂的麦克斯》
《连》:为什么汤姆·哈迪是接替梅尔·吉布森的最佳人选? 乔:因为我曾在《宝贝小猪罗》这部电影中与动物们合作过,我发现汤姆·哈迪和梅尔·吉布森都有巨大的磁场:两个人拥有相同的、动物一样的品质。他们很温暖,容易相处并且很可爱,但性格里却存在着危险性。无论他们表面上如何巍然不动,在他们眼睛的深处仍有强大的力量——仿佛藏着一只猛虎,能一直往死里抓挠你。 《疯狂的麦克斯5》中接替梅尔·吉布森的汤姆·哈迪 《连》:有一点我很难理解,你是如何从《疯狂的麦克斯》的后世界末日风格,转变到儿童电影如《宝贝小猪罗》、《快乐的大脚》那样的类型,然后又重回原来的风格?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乔:内容的讲述和表现技巧的发展总是相辅相成的。在将《宝贝小猪罗》拍摄成电影的10年之前,我便买下了版权。我当时思索着:“如果动物真的能够对话……”《快乐的大脚》灵感迸发的过程也如是。 《连》:现在计算机动画技术(CG)突飞猛进,但你却在《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中尽量使用了实景拍摄的镜头,来呈现最真实的效果,为什么这么做呢? 乔:这不是一部科幻电影,里面没有龙和飞船,它是一部非常接地气的电影。每个人疯狂的行为皆源于这种极端、世界末日后的原始世界。我们需要尽可能地让它像现实的一样。 《连》:你是如何定义这种现实的? 乔:所以我们在新闻中读到的灾难性事件——如金融危机,电网崩溃,全球气候变化,地球另一端的核冲突——仿佛就在下周三,所有的事情都会发生。然后我们跳到45年后的未来。在那里,我们几乎退化到了一个人类行为中世纪化的世界。现代只有人工产品存留下来。举个例子,我们现在的车辆,严重依赖电脑,是不会在这个后世界末日的世界存在的。但是改装的高速汽车和大功率中型车不仅能生存下来,还几乎成为那时人们的追捧对象,仿佛宗教神器。 《连》:但你不是技术恐惧者,你使用了一些1979年没有的先进工具,来拍摄《疯狂的麦克斯》,对吗? 乔:通过多种途径,技术使电影中的这个世界更加真实。比如通信技术,数码相机,视频剪辑技术。最重要的是完善的安全装备。小时候我看着那些西部片的打斗场面,替身演员在火车上做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特技。他们必须非常小心地行走——稍稍滑一步就会命丧黄泉。现在我们能够使我们的演员吊威亚在高速车辆上完成特技,即使是跌倒也不会死亡。使用计算机动画能够轻易地抹去那些威亚的痕迹。 视觉特效公司为《狂暴之路》制作了1500多个特效镜头 一种使高速车翻转的新方法 在《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的开头,麦克斯驾驶着改良式的1973 XB GT 福特猎鹰轿跑车——这系列电影里颇为经典的“拦截者”号——高速行驶在沙漠中,被飞车党追逐着——直到他的车被炸弹击中,最后翻动撞毁。米勒让他的团队把这个场面打造得“尽可能地壮观”。在空旷的沙漠中,一个管状坡道显得突兀,氮气驱动的杆炮可能会射出危险的巨型木头,伤到尾随的车辆。所以该团队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更安全的方法:“鳍翻转”。 步骤1:特技替身演员诺里斯驾驶“拦截者”号(Interceptor,男主的坐骑)并飙到了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 步骤2:当车轮在沙地里碾出痕迹,诺里斯猛地打方向盘,并且按下按钮触发氮气驱动的扁钢刀锋,这块刀锋拨开沙子然后收缩,让车子快速旋转。 步骤3:“你甚至能切身感觉到汽车一次又一次撞击地面,”诺里斯说。在一次测试中,他实现了8?次的翻转,“这是电影史上的世界纪录。”在实际拍摄中,他的翻转达到了 5?次。
《连》:在成为导演之前,你曾是一名医生,你是否因此对安全问题比较敏感? 乔:在《疯狂的麦克斯》第一部里,我执着于安全问题。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我见过太多太多这样的事故。在澳大利亚,我们有着宽阔绵长的公路以及与之对应的惊人行驶速度,然而,我们并没有为这种情况所准备的安全气囊和安全带。到我长大成人的时候,我有两个朋友已经在车祸中失去了生命。另一方面,我又单纯地热爱动作片。对我来说,影院里最通用的语言及最纯粹的文法都来源于动作片。 《连》:在汽车追逐战方面你开创了低角度拍摄方法,这一直被后来者所模仿。你在这部电影里有进一步完善这一方法吗? 乔:准确地说,关键是低镜头感。我们改进过的福特锐界(Edge)SUV,是一个外形怪异的,将传统技术和新技术结合起来的完美典范。这部电影有不少巨轮卡车及超大车辆疾驰穿越荒野的情景。有了锐界,我们可以让摄像头置身其中,甚至无比接近车辆,随之舞动。 拍摄过程中的福特锐界(Edge)SUV可以让摄像头无比接近车辆 《连》:在电影里我们能看到更多丰富的内容吗? 乔:至于为什么这些电影之间的时间间隔如此之长,原因是此期间我完成了其他两部《疯狂的麦克斯》的脚本。如果这次尝试成功了,我会继续拍另外两个故事。 其中一幅故事板(2012年,华纳兄弟娱乐公司) 1.分镜头故事板 米勒并没有写文字剧本,反而是和艺术家马克·赛克斯顿一起创作了1465页分镜头故事板(共3454幅图)。在创作过程中,他会坐下来与团队各带头人(视觉特效、特殊效果、美术设计以及制片人)讨论,把故事板一页页地看一一并问过他们:“我们应该怎么拍呢?” 2.灵感 乔治·米勒说:“这个故事是围绕打斗装备展开的:一个被钉刺包裹的巨大油罐车。我必须去思考人们怎样乘上这辆车,就像海盗登上船。我之前目睹过演员在活动杆子上的完美表演,就像在风中摇曳。于是我想到,‘噢,这真是一个避免钉刺的的好办法。’”这就是为什么一半以上的动作都需要在高达25英尺(7.62米)杆子的顶部完成。 3.八轴飞行器 环境调查无人机嗡嗡作响,装载着佳能5D照相机。
4.“杆猫”汽车 起初米勒认为,让人在行驶的车辆上腾空而起的风险太大。“接着盖伊给我发了一个视频:‘我给你一个惊喜。’这些家伙不仅仅在晃动的杆上安然无恙,而且这些汽车也在移动,而且是疾驰。这让我热泪盈眶,我知道要是在30年前我们压根没法这样做。” 5.Sensefly无人机 拍摄图像来合成选址模型,以便用来绘制场景。 6.命中目标 杆猫的骑手戴着耳机接收音频信号。但是如何能在移动中击中目标呢?汽车和巨大的油罐车上安装了激光指示器,作为视觉标志,指示特技骑手要站到指定位置从杆子跳到车上。 7.杆结构 最初杆子都由液压驱动,但是为了创造一个更自然的动作,团队研究出了一个平衡力系统:电缆连接到两边的杆。杆连接重物(巨型卡车发动机缸里灌满铅),这样一来,推动重物会导致杆子顶点晃动一下。再用点力推,这杆子晃动的幅度更大。 8.特技替身人员队伍 盖伊·诺里斯曾对数以百计的表演者进行面试,他还说曾向“一个和太阳马戏团很熟的好朋友”征询,有没有体操运动员能在杆子上表演。 9.电脑修图 “我们没有对杆猫做任何修图,”视觉效果总监安德烈·杰克逊表示,他的团队主要致力于去除背景上的车轮轨道,擦去安全吊带和安全索的痕迹。 10.摄像机 为了拍摄高速动作,米勒部署了带26英尺长臂铰接式起重机的四轮全地形车,来运载摄像机。摄像机的卡车能在其他车之间迂回出入,每小时可达100英里的速度。 警告信号 如果有任何地方出了差错,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有权举起拳头来要求停止拍摄。 杆子 为了制作杆子,工作人员研究了很多材料,从竹子到跳高撑杆所用的碳素纤维。最后他们确定了使用高强度钢,非常结实,而且又具备足够的弹性。 稳定性 杆子轴承的车辆安装有极宽的轴,以免它们翻车。 驾驶舱 电影里看起来像是演员驾驶着大型车辆,但实际上是特技驾驶员在连接的驾驶舱内驾驶。
安全装置 特技检修工负责检查所有的安全带和电线,这是至关重要的工作。米勒说,他们必须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工作上,即使已经很疲惫,这就像“登山者”一样。
疯狂的工作量 如果一个人来做,整个工作量需要15000天来完成。 特技人员感觉如何 特技演员塞巴斯蒂安·迪金斯(《金刚狼》、《星球大战:西斯的复仇》)有三十年专业体操运动员和杂技演员的从业经历。在7.62米高的空中,在一个杆上以5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移动,他表示:“这就像荡秋千,只是轴不是在头顶,而是在脚下。” 最后,再来重温一下《狂暴之路》的精彩片段吧: 强烈期待2017年的《疯狂的麦克斯5:废土》(Mad Max:The Wasteland) “利维坦”(微信号liweitan2014),神经基础研究、脑科学、诗歌、小说、哲学……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反清新,反心灵鸡汤,反一般二逼文艺,反基础,反本质。 投稿邮箱:wumiaotrends@163.com 合作联系QQ1575711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