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的判断标准

 昵称14979747 2016-02-16

  作者简介:

  李扬,深圳大学法学院 深圳 518060; 许清,北海道大学法学研究科,日本 札幌 0600908 李扬(1968- ),男,湖南隆回人,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许清(1986- ),男,湖北京山人,北海道大学法学研究科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西安)2015年第20151期第128-137页

  内容提要:

  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在判断是否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时,存在主观和客观双重判断标准,因而造成司法不统一的现象,这亟需《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统一标准。然而,《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草案送审稿第13条第2款第3项除了将现行著作权法关于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规定进行简单合并外,并无任何作为。虽然日本有关保护作品完整权的立法构造采取了严格主观标准,但从日本的学说和判例已经出现超越严格主观标准的种种迹象来看,并不值得我国借鉴。综合考量《伯尔尼公约》规定及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著作权法关于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水准以及著作权保护和作品利用之间的利益平衡,我国宜采客观判断标准,以客观上损害作者声誉为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的要件。

  In Chinese judicial practice,there are two standards in judging infringing right of integrity:subjective judgment standard and objective judgment standard,which has caused the phenomenon of judicial disunity,this situation makes it urgent for the Third Revision Draft to Copyright Law of PRC to unite judgment standard.However,the Third Revision Draft did nothing but to combine Section 3 with Section 4 of Paragraph 1,Article 10.Because Japanese Copyright Law adopts strict subjective standard,the doctrines and judicial precedents have almost abandoned the strict subjective standard,the Japanese practices are not worthy of reference.Reference to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right of integrity of the Berne Convention and copyright law of most countries and regions,and considering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copyright protection and the use of work,the article advocates that the Copyright Law of PRC should adopt objective standard and add the limitation of being“prejudicial to author's honor or reputation”as a requirement of infringement against right of integrity.

  关 键 词:

  保护作品完整权/修改权/歪曲/篡改/权利限制/right of integrity/right of alternation/distortion/mutilation/restriction on right

  文章编号:1674-5205(2015)01-0128-(010)

  中图分类号:DF523.1 文献标识码:A

  保护作品完整权是著作人格权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其采何种保护水平和侵权判断标准,对于正确处理作者著作人格权保护和作品利用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遗憾的是,该问题虽然是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之一,却并未引起我国学者和立法者足够的重视,这对完善我国著作权法保护作品完整权的立法十分不利。本文在比较分析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送审稿和《伯尔尼公约》、英国等国家著作权法在保护作品完整权侵权判断标准差异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只能采取保护水准较低能够促进作品传播和利用的客观判断标准。本文的最终目的在于,就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的判断标准提出具体修法建议,以期对我国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提升有所参考,特别是对《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在这一问题上的完善有所裨益。

  一、混乱的司法:亟需《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统一判断标准

  从现有的案例来看,我国法院在现行著作权法体系下如何判断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存在两种不同的做法,呈现出司法不统一和混乱的局面。一种做法是,认为只要违背作者意思对作品进行了改变,不管客观上是否损害了作者声誉,即构成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这种做法实质上是将“违背作者意思对作品进行修改”或者“未经同意对作品的修改”等同于“歪曲、篡改”作品行为本身。本文将这种标准称之为“主观标准”。另一种做法是,认为只有对作品的“歪曲、篡改”客观上损害了作者声誉时才有可能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本文将这种标准称之为“客观标准”。

  (一)主观标准

  从判决来看,我国法院对于主观标准中“违背作者意思”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一部分法院将“违背作者意思”理解为“违背作者不希望对作品进行改变的意思”。按照这种理解,只要行为人未经作者同意对作品本身进行了改变,不管客观上是否损害作者声誉,其行为就侵害了作者的保护作品完整权。本文将此种观点称之为“严格主观标准”。比如,在张敏耀与长江日报社、武汉一心广告营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鹦鹉花园开发置业有限公司案二审中,法院认为“不论作品以什么形式发表,对作品本身的修改需经著作权人同意。本案中长江日报社授权一心公司对张敏耀作品的修改是显而易见的,且该修改未取得著作权人张敏耀的同意,应当认定长江日报社侵犯了张敏耀保护作品完整权”①。同样,在北京陈幸福玩具设计中心诉上海声像出版社、普天同庆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纠纷案一审中,法院仅仅基于“被告普天同庆公司未经原告陈幸福中心许可……且有1幅涉案陈幸福兔形象被裁剪了约一半”,就认定被告侵害了原告的保护作品完整权②。在这种理解的前提下,有些法院常常不对修改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进行区分,认为被告侵害了修改权也就当然地侵害了保护作品完整权。比如,在谢艾香诉林松阳等侵犯著作权案一审中,法院在否定了涉案作品属于合作作品进而否定了被告合作作者地位的基础上,判决“被告林松阳未经作者及其继承人的许可,擅自修改该剧本的内容和名称,侵犯了刘青地的作品修改权和作品完整权”③。

  而另一部分法院则将“违背作者的意思”理解为“违背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原意”。按照这种理解,只要行为人未经作者同意对其作品进行了违背作者原意的改变,不管客观上是否损害作者声誉,其行为就侵害了作者的保护作品完整权。本文将此种观点称之为“相对主观标准”。比如,在羊城晚报社与胡跃华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二审中,法院认为,“判明是否侵犯保护作品完整权,则应当从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的内容等方面进行审查,即应当查明被控侵权作品在整体和细节上究竟是否为作者的陈述,其作品是否受到歪曲或篡改。但作者的声誉是否受损并不是保护作品完整权侵权成立的条件,作者的声誉是否受损仅是判断侵权情节轻重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法院判示,“羊城晚报社·新闻周刊社刊登《女文》时,虽然没有对胡跃华人格或感情进行曲解和丑化,客观上表现为对作品内容的改动,但对该作品创作背景、内容及在整体和细节上违背了胡跃华真实思想表达,从而在整体上破坏了其作品的表现形式,是对《女文》作品完整性的破坏”④。同样,在朱桂庭与青岛市楹联学会著作权纠纷案二审中,法院认为,“只要青岛市楹联学会发现应征对联所写之字存在模糊不清、难以辨认现象时,即应认真核对且确保无误,而不应简单推测,否则若擅自改动作者作品,违背作者原意,即构成对著作权人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侵犯,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⑤。在这种理解的前提下,有的法院明确根据“主观标准”的两种理解对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进行了区分,将修改权控制的行为理解为“违背作者不希望对作品进行改变的意思”对作品进行的改变,将保护作品完整权控制的行为理解为“违背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原意”对作品进行的改变。比如,在林岫与北京东方英杰图文设计制作有限公司、国际网络传讯(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纠纷案二审中,法院认为,“在创作时,为作者所考虑的书法字体位置的排列、字间大小、对应比例的选择及章法布局均是影响书法美观、效果的决定因素。作者对其作品施以的不同笔墨技巧和章法布局所最终体现出的艺术效果均是该作品的独创性之所在。现被告未征得作者许可,擅自改变涉案作品的字间比例和相对位置的行为,构成对原告的作品修改权的侵害。该行为所带来的客观后果破坏了林岫作品的整体完美与和谐,违背了作者在创作之初所要表达的作品美感与追求,亦违背了作者的意愿,最终破坏了原告对其作品享有的保护作品完整权”⑥。

  (二)客观标准

  与上述采主观标准判决相对,有的法院基于现行法对修改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分别规定的构造,从客观上是否造成作者声誉受损的角度对“歪曲、篡改”进行了解释,进而判断是否侵害了保护作品完整权。比如,在沈家和诉北京出版社出版合同纠纷及侵犯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纠纷案一审中,法院首先认定原告授予了被告对作品进行修改的权利,即“根据合同约定,为使作品达到出版要求,沈家和同意北京出版社对3本书进行必要的修改、删节。这表明,沈家和通过签订合同,已经将自己作品的修改权授予北京出版社,即北京出版社有权根据出版的需要,对沈家和的作品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删节,但最终定稿应由沈家和签字认可”。但进而认为,即使授予修改权,若被告对作品的改变造成了原告声誉的下降,则仍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即“《闺梦》一书存在着严重质量问题,该书在社会上公开发行后,必然使作为该书作者的原告沈家和的社会评价有所降低,声誉受到影响。故被告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有严重质量问题的《闺梦》一书,不仅构成违约,同时侵害了沈家和所享有的保护作品完整权”⑦。显然,这种解释是基于现行法体系下对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二元化理解做出的,但该判决中对于“歪曲、篡改”的客观化判断值得肯定。此外,在王清秀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侵犯著作权纠纷案再审中,最高人民法院也曾就保护作品完整权作出过判示。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即使认定公安大学出版社更改书名及相应的内容未经王清秀同意,但由于公安大学出版社没有歪曲、篡改王清秀作品,故王清秀认为公安大学出版社侵犯其保护作品完整权不能成立”⑧。虽然最高法院并没有对“歪曲、篡改”的含义进行具体解释⑨,但从其表述中明显可以看出,其倾向于将保护作品完整权控制的“歪曲、篡改”行为理解为客观上导致作者声誉或者作品声誉受损害的行为,而不仅仅是“未经作者同意的修改”行为⑩。

  从对上述有关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的案例进行的简单梳理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于如何判断保护作品完整权并没有一致的态度,局面较为混乱。一方面,有不少法院采严格主观标准直接将“歪曲、篡改”等同于未经作者同意对作品的修改,将侵害修改权的行为也当然地视为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行为,从而在被告未经许可对原告作品进行修改时直接认定其侵害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另一方面,不少法院也尝试对“歪曲、篡改”进行解读,但标准不统一。其中既有采相对主观标准将其解读为“违背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原意所进行的改变”(11),也有采客观标准将其解读为“客观上损害作者声誉的改变”。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司法严重不统一的局面呢?本文认为,除了不同的理论观点分歧之外,主要还是因现行《著作权法》将修改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分别立法造成的。也就是说,在需要对“歪曲、篡改”进行解读之前,早已有“修改权”以“严格主观标准”控制着未经作者同意改变作品的行为了。著作权法这种先入为主的做法使得司法机关不得不对何为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作出各种解释,因而导致出现上述相互矛盾和冲突的判断标准。这种局面亟待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在这个问题上有所作为,对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的判断标准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