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口渴,首先想到的是滋阴,玄地冬瓜蒌,其次想到白虎汤加人参。重读仲景,发现仲景不是这样,他用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是阳明,另外他看小便不利,如饮一斗溲一斗用肾气丸,渴而小便不利,他有时用五苓散,有时用瓜蒌瞿麦丸。瓜蒌牡蛎散也治渴,由此联想到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渴而不呕。肾气丸和瓜蒌瞿麦丸共同点是山药茯苓附子,不同的是前者有生地丹皮所谓血分药,后者只是气分,就像仲景论妇人病中便血分水分一样。
冯老经方最常见是五苓散,柴胡桂枝干姜汤,玉女煎(见口中喷火案)。我有时想到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再合瓜蒌牡蛎。至于黄芩黄连撤热玉竹知母有时也用。胡老口舌干燥加石膏也是经常用。
阴虚口渴,甘草干姜汤亦复其阳(经方解释的是阳之津液)为什么没有渴的症状呢。百合病是阴虚(胡老),有渴症吗?胡老讲一般性的阴虚在百合病提到,在炙甘草汤提到。但是更多提到的是他独特的六经分类,指阴证之虚。相对阳证而言。
渴,有见重用苍术者,有用葛根者,
渴,咽干,有时是个主诉,也有拿不下的时候。我就遇到一个这样的妇女,晨起口苦口感的难受,有点痰,痰吐出后,或者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后口苦口干的现象就自消了,这个人也不多汗,二便也自和,也不是爱喝水,用滋阴的舒肝的方法最多是缓解,口干难受始终不解,当然后来我建议加生石膏,也无济于事。我想到柴胡桂枝干姜汤,黄连温胆汤,可是已经没有机会了,不来了。虽然这个人不是我治的,但是我也给过石膏的机会,所以我还是很感遗憾。所以籍此小论。
反思:你看盗汗特别厉害的热人很少主诉渴,下利很厉害的人也很少说渴,汗多,下利,甚至说小便多的,说自己很渴的人不多,即使仲景有饮一斗溲一斗的说法,可是临证中也不多见。汗多,尿多,下利都是亡失津液最多的表现,可是他不说渴,这能叫阴虚吗?如果大便应,小便少,这个渴你考虑阴虚或者停水用滋阴或五苓散利小便是有机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