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楼】竹山书院:盐商所建,五世一品(下)

 真友书屋 2016-02-17

曹家在雄村的后人没有继承曹操那不可一世与吞并天下的宏大志向,但是曹操的文学才能却在后裔的血脉中有流传。比如曹文埴,他在乾隆二十五年成为进士之后,就在南书房行走,而后做了刑部、兵部、工部、户部四部的尚书,这可是真正的当朝一品,并且他还是《四库全书》的总裁官之一。乾隆皇帝特别欣赏他的才干,曾赞誉他说:“文埴等不徇隐,公正得大臣体”。乾隆五十二年,曹文埴提出告老还乡,其实主要原因是他不愿意跟和珅做同事,那时和珅是弘历的宠臣,曹文埴的要求自然也就得到了允许,但皇帝还是觉得曹在朝中工作勤勤恳恳,也算是劳苦功高,于是就把曹文埴的上三代全部封为了一品,加上曹文埴自己,总计是四世一品。弘历特地御赐了“四世一品”匾额,这对曹家当然是无限荣耀,于是在雄村就有了“四世一品”的巨大石牌坊。

 


在这上面没有找到“四世一品”字样

 

然而我来到雄村看到的那个牌坊,上面却写着“世济其美”,没有“四世一品”的字样,在牌坊的旁边找到了介绍铭牌,原来此牌坊叫“大中丞坊”,而最为有趣者,是这个牌坊的背面有一处院落,门楣上写着“中美合作所”,而院落的影壁墙上还有着中国民国和美国的国旗。古老的牌坊跟当今的现实如此的巧妙结合,这当然让我大感兴趣,回来后细查资料,方得知这个中美合作所曾在中国历史上做过重要贡献,其贡献之大恐怕要超过雄村曹氏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大中丞牌坊后的中美合作所

 

1941127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这个成果是美国的苦肉计?还是意外的损失?我不想展开在这讨论,总之,此事之后,美国终于对日宣战。为了能够打击日本的海军和空军,美军觉得要在中国设立相关机构,因为这里离日本最近。19425月,美国海军中将梅乐斯奉命前来中国,他跟军统首领戴笠经过磋商,成立了中美合作所。


这个合作所的总部在重庆,同时在安徽的雄村开设了中美特种学员训练班,这个训练班由戴笠任主任,并在此先后举办了八期,总计受训的学员超过了六千人。而训练班也确实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他们总计截获了日军密件11万件,并破译了多种密码,而尤为重要者,这个情报所曾经收集到了日军集结军队准备再对美国海军进行突袭的情报,这个重要情报最终转给了美方,那场海站让美军得以先发制人,使日本海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让日本成为了由进攻转为防御的转折点。

 


中美合作所内的情形

 

我站在这牌坊之前,透过这古老的牌坊,端详着中美合作所,我在想象着这里当时工作人员的繁忙。在那个年代,他们秘密地隐藏在这世外桃源般的大山里,为了世界的和平而做着自己的努力,而今这一切都烟消云散了,然而这个小小寰球依然不能太平,虽然这样的感慨毫无意义,但自己的性格就会有着这样本能的胡乱担忧,这正如汪峰歌中所唱“生来彷徨”,希望自己能够渐渐变掉这种恶习吧。

 


终于看清了字迹

 


木雕细部

 


仅是县级,令我不平

 

但我还是想要找到那著名的“四世一品”牌坊,既然这40元的门票已经包含了全村的景点,我觉得自己要充分用足政策,于是就在村内寻找。果真,在一处老房子前又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石牌坊,然而牌坊上却没有什么字迹,走近细看,终于隐约地看到了“四世一品”字样,看来那个时代的荣耀一直遗留到了今天,不知曹家后人是否还以此为傲。但中美合作所的设立对雄村的曹氏也有很多的影响,因为他们跟这些军人的接触使他们更多地了解了外部世界,所以本村人后来大多去了香港和台湾,把曹氏的枝脉散播到了更远的地方。

 


后面的古建没有铭牌介绍

 


檐牙高啄

 

但这个牌坊后面的古建是什么名称,我却未找到说明牌,从建筑的手法及精美程度上看,我猜测这里应当就是曹家祠堂,可惜找不到佐证材料。这个牌坊上贴着一个小小的金属牌,称此牌坊为歙县文物保护单位。我替此牌坊大感不平,因为竹山书院是国家级的文保单位,而这里却突然降低了好几个档次。

 


手下的小狮子跑了

 

其实曹文埴还是给文化做出了挺大的贡献,比如有的文献上称,曹文埴是中国京剧的鼻祖。乾隆皇帝80大寿时,曹文埴特地赶到京城给皇帝祝寿,他同时带去的还有自己家的戏班子——“廉家班”,这个戏班子在京城演出了《水淹七军》、《奇双会》等八出戏,这些表演让京城的皇亲国戚们看后大呼过瘾。而后经过各个戏种的吸引与结合,渐渐形成了当今的京剧,但不知为什么,我对京剧始终难以投入。十余年前,琉璃厂的老书商魏广洲先生特别喜欢看京剧,而他有位朋友的夫人就是京剧界的名角,那个人时常送票给他,而老先生也时常拉我去坐陪。我硬着头皮坐在剧场里,看着这些老先生们摇头晃脑地深情投入,也渐渐看懂了京剧里的一些门道,但我还是不明白台上的演员为什么咿咿呀呀地唱了老半天,其实那点事几秒钟就可以说清楚。

 


应当把“四”字改成“五”

 

但我觉得这个“四世一品”牌坊应当把“四”改成“五”,因为曹文埴的儿子曹振镛后来也同样是当朝一品,而曹振镛在朝中的重要地位甚至盖过了他的父亲。曹振镛是乾隆四十六年的进士,他也做过工部、户部、吏部尚书,到了嘉庆年间成为了军机大臣。他历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从政时间长达53年,古代的官员中少有这么长时间的为官时段。曹振镛也对文献做出过贡献,比如《大清会典》、《清实录》、《皇朝文颖》以及那著名的《全唐文》,他都是总裁官,尤其到了道光时代,他成为了皇帝的心腹。某次皇帝外出,就命曹振镛代替皇帝来处理朝中事务达三个月之久,这样的殊荣,绝少听闻。曹振镛去世时,道光皇帝给了他很高的评价。

 

但不知什么原因,历史上对曹振镛的评价却一直不高,并且对他有很多的讽刺之词,比如《瞑庵杂识》上有这样一段话:“曹文正公(指曹振镛)晚年恩遇日隆,声名俱泰。门生某请其故,曹曰:'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于是“多磕头、少说话”就成了后世人嘲笑曹振镛的最主要话柄。当时还流行着一首《一剪梅》,以此来嘲讽曹振镛的为人:

 

仕途钻刺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丰。莫谈时事逞英雄,一味圆通,一味谦恭。

大臣经济在从容,莫显奇功,莫说精忠。万般人事要朦胧,驳也无庸,议也无庸。

八方无事岁年丰,国运方隆,官运方通。大家襄赞要和衷,好也弥缝,歹也弥缝。

无灾无难到三公,妻受荣封,子荫郎中。流芳身后更无穷,不谥文忠,也谥文恭。

 

这样的讽刺堪称毒舌,但曹振镛真的这样不堪吗?这对此表示怀疑。当今人都知道,伴君如伴虎,当官自古至今都是高危行业,能够在朝中为官53年,步步高升而不受任何挫折,只靠多磕头、少说话就能实现的了吗?这把天下人也看得太不堪了吧,更何况在他朝中为官的那些年,也历经了危急时刻,曹振镛都能平稳地维持住局面,不让事态恶化。

 

还有一些事情能够说明曹振镛为官之清廉。那时两江总督陶澍想整治两淮盐政,我们前面说过,曹家就是从盐商而发达者,所以他们家有大量的亲戚在扬州做盐商,这种高度垄断行业,陶澍要将其取消特权,任何盐贩都可经营盐业,这样的改革当然极大伤害了曹家的亲属们,他们纷纷向曹振镛投诉,希望曹能阻止这个改革的实施。那个时候,陶澍也担心这件事伤及太多的人,于是他事先写信给曹振镛,想听听曹对这种改革的态度,而曹竟然表示赞同,而对于曹家经营盐业的亲属,曹振镛说了句“焉有饿死之宰相家?”


这句话平息了曹家亲属的怒火,由此可见,曹振镛是一位能够照顾到大局的人物,更何况他的门生中有状元潘世恩,而另一位更有名者,则是林则徐。曹能有林这样的弟子,也能间接地看出他为人的姿态,因此后世把曹振镛评价为一个鄙俗无能之人,这太过断章取义。这么说来,曹振镛才是雄村曹家最有成就的一位人物,可惜道光皇帝没有再赐一个“五世一品”的匾额,否则的话,我应当在雄村就能看到更大的一个石牌坊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