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释义“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心海拾疑 2016-02-18

师兄:请师父开示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师父: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我们首先要明白“离一切相”是什么情景是什么境界,既然谈到“离一切相”是什么境界,我们就应该先谈离的是什么相?佛经说相就是两种:有和空,就是离一切可见可想之相,这一条很多修行人很容易做到,但是离空这一条啊很多人就是搞错了,就是我什么都不管,以为这就是真空,其实那是顽空,真空就是见有离有,有空不二这才是真空。

一般人老是将这相看做是有形有相的东西,离了这个有形有相的东西,也就是说我眼不看色,耳不闻声,舌不感知味道,鼻子不嗅香臭,身体不接触东西,也就是眼耳鼻舌身,这个五根不去接触五尘,这个时候我的意根就清净了。那么好,不接触五尘,什么都不接触,意根是真清净了吗?意根还是不清净,意根还有什么染着呢?意根还是着于空,也就是说着于无,这个就比较抽象了,这个再讲深一点就是“能”“所”还是二:什么是能,我的心意是能;什么是所,外边这个五尘——眼耳鼻舌身,色身香味触这个虽然离开了,但是你的心还是落在一片空荡荡的漆黑一团这个境界里边,这个叫做空,这个空是空无一物的空,昏昏沉沉的空,和外界一切客观事相脱离之后那种孤立孤独的那种空,很多修行人修到这个境界,以为这个是最高境界了,其实这个是一个空的境界。进了这个境界的人他有个标志,就是说人很喜欢安静,很喜欢离俗、离群,但是这种人内心还有一些担挂、忧愁,甚至因为离群孤独,造成脾气也不好,因为孤独造成智力、记忆力、忍耐力都不好,所以这些人脾气往往反而是很孤僻,这就是落入顽空;

真正证得真空妙有的境界是怎么回事?他住于烦恼,而不受烦恼所干扰,身处于闹市,对一切情景历历分明,而心里如如不动,一样是在人世间处世为人,但是他善恶分明,应对事情都恰到好处,同时没有产生特别抱怨和贪着的心,也就是说永远有清净的心态,对一切事情得失他都能够顺着因果之理,就是说没有特别的爱憎的分别,也就是一视同仁,刚才说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就是离了有和无两边,也就是证得中道,这个境界就是佛经所说的证得根本智,证得根本智,也就是说证得心量广大包容一切,而没有被我包容的感觉,也就是明心见性,既然证得明心见性了,也就是说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句话,我们再重复一下就是说,证得这个境界就是明心见性的境界,明心见性的境界你就能够悟得万法唯心生,万法唯心灭,所以你就对一切事相的来龙去脉就了了分明,所以面对着什么事情你都能够应付自如,处理任何事物你都能够因实际情况而设种种方便,因为你的心已经非常客观,你对一切事物都能够洞察分明, 所以也就是得一切法,也就是说得一切方便善巧之法。所以这个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就是在说这个道理,离一切相就是得根本智,即一切法就是说你能够明白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能够按照实际情况设种种方便善巧之法去化解种种事情,也就是解脱自在的境界。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