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是针对A.K.E公司生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应用指南,正确使用锂电池,可以获得最佳的电池使用性能和最可靠的安全性。
1. 充电 1.1 不要在无人看守时使用快充模式(2C)。充电时,建议将充电器和电池均放置在室外。 1.2 必须使用锂电池专用充电器充电,禁止使用镍氢/镍镉电池充电器对锂电池进行充电器。 1.3 充电前养成检查充电器各项机能是否正常的习惯,发现任何异常,应立即停止充电。 1.4 应在电池组的温度和室温相同时再充电。 1.5 充电电流:充电电流不得超过规格书中规定的最大充电电流(一般情况下为0.5C-1.0C 或以下,高倍率锂电池组的快速充电电流可以是2C 以下),使用高于推荐值电流充电可能引起电池的充放电性能、机械性能和安全性能的问题,并可能导致发热或泄漏。 1.6 充电电压:充电电压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制电压(4.2V/单体电池),4.25V是每颗电池单体充电电压的最高极限。对串联电池组,必须采用平衡充电(串压充)或者每只电池单体独立充电(分压充)的方法,任何时候必须保证加在电池单体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4.25V。严禁采用串联充电,否则可能对电池过充电而使电池漏液、涨气、起火甚至爆炸。用户由于错误使用电池产生的后果自负。单体电压超过6.0V,可能会引起锂电池组燃烧! 1.7 充电温度:电池必须在产品规格书规定的环境温度范围内进行充电,否则电池易受损坏。当发现电池表面温度异常时(超过50℃),应立即停止充电。1.8 反向充电:正确连接电池的正负极性,严禁反向充电。若正负极接反,将无法对电池进行充电。反向充电会使电池受到致命的损坏,甚至导致发热、泄漏、起火、爆炸。 2. 放电 2.1 放电电流:放电电流不得超过规格书规定的最大放电电流,过大电流放电会导致容量剧减,并导致电解液气化,造成电池过热膨胀。 2.2 放电温度:电池必须在规格书规定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放电。当电池表面温度超过70℃时,要暂停使用,直到电池冷却到室温为止。高温环境下使用锂电池(如夏季),应该缩短飞行时间,可以有效避免锂电池涨气。 2.3 过放电:过放电会导致电池损坏,当使用1C 放电时不得使每颗电池单体的电压低于2.75V。当使用更高倍率进行放电时,不得使每颗电池单体的电压低于3.3V。当电压低于2.75V 时,负极集流体会被溶解并产生气体,造成电池膨胀。 2.4 避免过放电:过放电分为“深度过放”和“累积过放”两类,深度过放是指放电电压低于2.75V,一次性可令锂电池涨气直致损坏。累积过放是指单次使用短时过放或处于过放临界点上,头几次一般不会造成电池涨气,但是使用数十次后,涨气现象越来越明显,随之容量大幅度下降,放电性能也随之降低。累积过放是锂电池的慢性杀手!在锂电池使用中应严防深度过放、杜绝累积过放。累积过放一般是玩家贪图飞行时间造成的——飞到没有动力了或者电调保护了才停飞,就会造成累积过放。 2.5 放电时间:放电时间是由放电电流和电池容量决定的,不要当感觉得到电池没电了才停止放电,这时很可能已经过放电了。450/500/600电直的一般航线飞行7-10分钟为安全时间(视电机、电调和直升机状态而定),一般飞行超过10 分钟则存在累积过放的可能性。3D模式下,极限飞行时间不得超过4分钟,否则存在累积过放和深度过放的可能性。Lama类电直,一般飞行时间在6-7分钟左右,若超过7分钟,则有累积过放的可能性。不论什么电动模型,飞到没有动力了再停飞,锂电池就会处于过放状态(一般电调的保护电压是3.3V或3.0V),在大电流放电情况下,在放电曲线末端的压降非常快,因此当你感到飞行无力时,虽然电调起了保护作用,但是在你降落的过程中,电压已经低于3.3V甚至降到3.0V 以下,从而造成过放的情况。 2.6 电压研判:电池电压分为有负载电压和无负载电压,这两种电压是不一样的,所以你一定要搞清楚你测量的是哪一种电压,再去对照测得的电压是否属于正常值。比如一颗电池在无负载时的电压为3.9V,那么当有负载时(进行飞行时),它的实际电压一定会低于3.9V,一般可能降到3.6V以下。对于不明白这个概念的用户,飞完测电压都能看到电压在3.0V 以上,以为没有过放。实际上飞完测量电压若低于3.5V,则在有负载时,电压很可能已经低于了3.2V(因为电池有内阻)。要知道:在负载电压3.6V 以下放电时,电池内阻上升较快,加之空模为大电流用电器,在大电流放电情况下,电池温度很高,易造成电解液气化,形成涨气现象。如果长期持续低于3.6V 大电流放电,就会造成累积过放,使电池寿命缩短,并造成涨气现象。正常的情况应为:飞完落地后测电压(即测量无负载电压),电压值应为3.7V-4.0V。若低于3.7V,则存在累积过放的可能性。若低于3.3V,则表示存在深度过放的可能性。飞行过程中测量电压(即测负载电压,一般使用飞行记录仪来测),正常情况下,电压不应低于3.3V,若低于3.3V 则存在过放的可能性。负载电压建议在降到3.5V 时停飞,这样可以保持锂电池最佳的性能和服务周期。 3. 存放 电池应放置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长期存放电池时(超过3个月),建议置于温度为10-25℃且低温度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电池在长期存放过程中每六个月应补电一次,以保证每个单体电芯的电压在3.6-3.9V 范围内,不可将电池充满电或放完电后长期存放。电池应放置在安全的地方,避免儿童接触。 4. 当电池处于撞坏的模型内部时 4.1 将电池从模型中移走。 4.2 仔细检查电池组上的主电源线和充电插口是否有短路的现象。如果不确定,应切断所有引线。 4.3 将单体从电池组中拆下来,进行单体检查,将有破裂的单体挑出来进行销毁,不可再使用。 5. 如何丢弃有问题的锂电池组 5.1 放电:将电芯或电池组拿到安全区域,连接一个用电器到电池上,放完剩余的电量(此时电池会发热,是正常的)。 5.2 丢弃:刺破电芯的铝包装,放入盐水中数小时,经过处理后的锂电池组就可以放入不可回收垃圾桶中了。 6. 其它使用注意事项 * 小心放置和运输锂电池组,短路将产生极大的电流,造成火灾或人身伤害。 * 不要企图用不同的电芯单体重新组合成新的电池组,当使用不匹配的电芯进行组合、单体被破坏、充电异常、采用不正确的充电参数时,锂电池组可能会燃烧或性能下降。 * 由于电池采用软包装,其铝箔包装材料很容易被划伤,因此禁使用尖锐物品碰撞电池。 * 禁止坠落、冲击、弯折电芯,以避免引起火灾。 * 禁止将电池正负极直接短路,否则可能导致电池严重损坏,甚至引起火灾。 * 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拆卸电池,否则会导致内部短路,进而引起膨胀、着火。 * 严禁将电池投入火中,以免产生危险。 * 严禁将电池侵入液体中,如水等。 * 严禁在汽车内或汽车引擎室内充电。 * 严禁在有易燃物的环境内充电。 * 在运输过程中防止剧烈振动、冲击或挤压,在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且电池必须使用柔软包装物做好防护。 * 避免阳光直射。 7. 锂电池涨气的成因 (1)漏液,空气中的水分进入电池内部与电解液反应产生氟化氢; (2)低电压,当电压低于2.75V 时,会发生化学反应,负极集流体溶解产生气体; (3)大电流放电,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温度较高,电解液气化; (4)多次循环后,和人一样,会老的。 8. 正确的观念 多备电池,勤充电。计时飞行,不贪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