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遍布全国的山西会馆2015-11-17 10:23:30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华夏五千年文明,地上看山西,这首先应该看的就是晋商文化。明清时期,晋商四海称雄,富甲一方,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富裕之后的晋商在故里修建了一座座大院;在其所到之地,也修建了一处处宏伟壮观、富丽堂皇的建筑——晋商会馆。明清辉煌之时,晋商曾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约400座山西会馆,就连西藏、新疆等地都有其存在,“凡商贸繁华处必有晋商,有晋商居处,必有会馆”。 所有山西会馆的共同特征有二:一是都拜关公,有关帝庙或关公殿;二是都有戏楼。山西会馆是明清商人会馆的典型代表,其内在的商业议会、资本运作体制等等对今天的商会、商人会馆等等的运作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身为山西人的你,有没有因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而感到自豪?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那些遍布全国的13个山西会馆,快来为我们辉煌的晋商文化点个赞! 1、内蒙古多伦县山西会馆 内蒙古多伦县山西会馆 内蒙古多伦县山西会馆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由山西籍商人集资兴建,原名伏魔宫,又称关帝庙,是当年晋商在多伦地区聚会、娱乐、议事的场所。当时为内蒙古地区唯一的外省会馆,遂被称为“塞外商埠”。该会馆是多伦保存比较好的清代古建筑,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原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现存只剩下一半,但基本属于中轴建筑。该会馆有房间百余间,主要建筑有大山门、大戏楼、下宿、二山门、三过殿、东西长廊、耳房、正大殿等。大牌楼高达数丈,东西两侧各有小牌楼一座,雕梁画柱,颇为壮观。 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辽宁省海城市山西会馆 辽宁省海城市山西会馆 “山西会馆”。 位于兴海管理区东侧,原为清代庙宇建筑,康熙二十一年(1682)重修扩建后改为山西会馆。民国三年重修后又改为关帝庙。一九八七年划规海城市文物保管所使用并开始维修。由于受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该建筑东西配房、戏台等破损严重。 一九八九年公布为“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建筑由山门、钟鼓楼、前殿、后殿、东西配房、戏台组成。山门前有立体石雕大狮子两尊,守卫在门前。整个建筑群占地约3000平方米。 该山西会馆建筑群从建筑规模到建筑风格以及建筑技术等方面看,都是海城市目前仅存的几处清代庙宇建筑群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3、安徽亳州山西会馆 安徽亳州山西会馆 亳州山西会馆建于清顺治十三年 (1656年),行贾于亳州的一批山西富商,看中了涡河之阴破旧的关帝庙,立刻筹措资金,招聘名匠,进行修复;同时增建“花戏楼”,作为“山西会馆”和聚财金库。该管在乾隆五年得以重建,乾隆四十九年对大关帝庙重修一次。会馆大门为三层牌坊架式,仿木结构,水磨砖墙上镶满砖雕,有人物、车马、城池、山林、花卉、鸟兽等,琳琅满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