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无话可说,怎么办?

 tnj660630 2016-02-18

尊敬的杨老师:

  您知道吗?其实我很喜欢语文,可是我并不会写作,每次写作文只能写两三百字,而初中生的写作要求是六七百字。别人写出的文章,总是那么好,而我就是这么差。

  抄作文吧,别人的作文写得再好,但那毕竟是别人的。有一段时间,我开始背作文。可是作文并不是那么容易背,一个小时才背一小段。从此,我对语文不再那么感兴趣了,渐渐地离语文也越来越远。

  其实,除了写作文,我还有一个困惑,就是背诵。我的背诵能力极差,一句话别人三四分钟就背住了,我却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刚背住的东西,过一会儿又忘记了。

  自从您教我以后,我便有了信心。因为,是您教了我写作和背书的方法。之后,我的写作和背诵能力便没有以前那么差了。

  祝老师身体健康,开开心心!

                     您的学生:奇 伟

                    2016年2月16日



奇伟同学:

    你好!看到你的变化与进步,老师真的为你感到高兴!这一切,竟然有这么神奇啊!其实,只要专心学习,掌握正确的方法,每个孩子都可以很优秀。

  你说,你以前不会写作文,背作文也很艰难。自从老师的孩子上小学后,老师也发现小学有个现象,就是喜欢让小孩子们背作文。这一点,我是很反对的。我从来不让孩子背作文,因为越背越难。背作文的弊端至少有两点,一是不懂得修改完善自己已经写好的作文;二是怀疑自己的背诵能力,从而失去信心。背作文导致许多小孩子不会写了,不会背了,这种做法肯定不可取。

  每次我家孩子在老师布置作业,要求誊写作文时,我从来不让她背诵后默写下来,只让她用自己的话把读到的东西转述出来就行了。这样一来,既不用那么辛苦地去背,又可以轻松地写完自己的作文。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轻松学习,从而喜欢上学习。

  在这里,老师再和你交流一下写作与背诵的方法。这些内容老师在课堂上都讲到过,现在就解说得更详细一些吧。

  先说说写作。要想把作文写好,须注意三点: 

第一,善于观察生活,做有心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无论是发生在班级、学校,还是家庭、社会上的事情,都是我们写作的素材。如果你善于观察周围的天气变化,景物的四季更迭,你就会在文章中进行景物描写;如果你善于观察人物的高矮胖瘦、穿着打扮,你就会在文章中进行外貌描写;如果你善于观察人物的一举一动、说话内容,你就会在文章中进行动作、语言等描写;如果你善于观察人物的眉目表情,善于揣摩人物的内心思想,你就会在文章中进行神态、心理等描写。如果你能用心地观察生活,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非常生动,能吸引读者;如果你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再多多用心思考,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有深度,会给读者带来思考。  

第二,经常练习写作,做勤奋人。

要想写好作文,离不开经常练习。俗话说得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观察生活,多进行写作,才会下笔如流水。越是经常写反映自己生活的文章,越是会感到作文其实很简单。我想,这一点你应该已经感受到了。相反,越是抄作文,越是不练习真正的写作,就越是不会写作文,越是会觉得写作文很难。关于写作,其实并没有什么技巧,就是要常写常练。写作的次数多了,自己就能感悟出许多好的写法。只有自己感悟出来的东西,才是最有用的。关于练笔,一是平时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的写作方法;二是要坚持写周记,每周至少写一篇文章,多多益善。这样,平时多多练笔,再加上课堂的写作训练,写作水平一定会越来越高。 

第三,反复修改作文,做细心人。

好文章是反复修改出来的。在每次的作文训练中,老师总会让同学们重新修改并誊写自己的作文,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修改前,老师会评讲同学们写作中的优点、亮点,也会就同学们写作中出现的问题给出改进意见。所以,在修改誊写作文时,要根据老师在全班讲的共性问题,以及老师给自己作文中批注的个性问题,细心地进行完善。我们只有平时多修改文章,才能一点点地积累更多的写作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其作者曹雪芹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才写完,然后又前前后后修改了五次。大文豪鲁迅先生也很重视修改,他曾说:“我做完之后,总要读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名人尚且如此,我们就更应该重视这一点。

  再说说背诵。关于如何提升背诵能力的问题,老师经常强调一点,即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你说,你以前的背诵能力很差,这肯定是过去背作文遗留下来的后患。死记硬背,当然很难。不理解的背诵,就算背住了一点知识,也会很容易忘记。背的过程很难,背后又很快忘记,渐渐地就对自己没了信心。但是,如果我们掌握正确的背诵方法,先理解,再联想,背起来就很快了,而且这样背住的知识还不容易忘记。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看到一段文字,先花点时间理解一下,再去背,效果会更好。理解后再去背的同学,肯定会比看到某段话就死记硬背的同学要背得快。越背得快,就越有信心,越喜欢背诵了。

  例如,在背诵《〈论语〉十二章》时,在老师带领大家理解后,同学们背得很快,背得激情四溢。第二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分别讲述了曾子从谋事、交友、学习三方面进行的反省。这样一理解,很多同学不到一分钟就会背了。

  希望老师的这些话能对你有用。

  祝你学习进步,天天开心。

  爱你的杨老师

  2016年2月17日

  (湖北 杨顺琴)

注:以上内容选自《作文指导报》,欢迎广大微粉阅读、收藏、转发。



《作文指导报》创刊于1985年,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41—0086,为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教育部主管)会报、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会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优秀少儿报刊。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