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有六大热点焦点事件,一直引发舆论热议,值得特别关注:一是上海女孩逃饭事件。二是哈尔滨天价鱼事件。三是财经网记者返乡见闻之村妇组团约炮事件。四是限塑令名存实亡和痛经假的真假难断。五是春晚好评。六是支付宝的“敬业福”和微信提现收费。 这些事件的出现,可以说压倒了过来春节的一些热点焦点,比如一票难求、拜年送礼、红包负担等等。不仅更加刺痛当今社会的问题,更是值得从深层次来反思当今法治建设的痛点。 毕竟这样一些问题引发了持久的讨论,这是很少见的。诸如“上海女孩逃饭”、“天价鱼”仍然在继续,有的剧情还出现了反转、再反转,甚至更加逼近更多的真相,这也许是舆论难以料想的。 为什么说这些事戳中了法治痛点呢?至少可以反思以下几点:第一,关于立法质量的问题。这从限塑令和痛经假当中可以看到,有些法律法规政策,往往想法是好的,但却执行不了,也并不实际、无法执行。就如痛经假,怎么来确定,谁来判断?还有限塑令的尴尬,特别是让超市大赚特赚,变成了卖塑令,这应该给谁一个教训。从中我们应该反思,关于政策法律的制定,该经历怎样的程序,应该如何提高质量,如何提高可操作性。像有的政策刚刚出台就不得不叫停,比如“股市熔断机制”。因此,对于立法和政策的出台,需要经过严密的程序,如果出现问题,也应该要予以追责。 第二,关于执法不严的问题。天价鱼事件应该是一个很深的教训。尽管此前已有青岛大虾,但依然挡不住天价鱼事件的出现,相信未来还会有同样的事件发生。因为在全国,像这样的宰客环境恐怕是普遍存在,这主要归因于执法环境的问题。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执法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比如宰客事件发生之后,有关执法部门不是严格依法执法,而是在和稀泥,甚至有可能在庇护;而事件被曝光之后,也往往采取护短之措施。无论其中间有权力干预的因素,还是执法本身不够严密,都暴露了当前执法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三,关于道德与法律边缘的问题。村妇组团约炮事件,首先应该只是记者的一个“过度炒作”,这不可能反映了乡村的真实写照。但其中所反映的道德、法律问题都值得深思。一个方面说明色情现象在蔓延,人的伦理道德出现滑坡;另一个方面也显示法律之无奈,仅靠法律无法治理,需要更多的文明素养和理想信仰之培育。 第四,关于互联网巨头的法律规范问题。应该说,当今互联网的一些企业已经形成巨头,最典型的当属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甚至可以说在走向垄断的边缘。如何遏制他们的垄断利益,法律恐怕不能只是旁观。就如支付宝的营销事件、微信的提现收费,有没有可能触犯到法律,涉嫌到垄断,都应该予以特别注意。 第五,关于制度的公平与法治的安全预期问题。上海女孩的逃饭事件,也许没有太多的真实性,但却深深刺痛着城乡差距的最大心结,这也由此引爆了整个春节对于乡村的炒作。这些差距,已经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贫富,还有精神上的差距,更是制度不平等的反思。当然,所有这些事件的折射,正是人们可能基于对法治预期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 应该说,在当前一个思想多元、利益多元的社会里,最能形成共识的就只能是法治,因为法治是最为底线的,最为阳光的,最有预期的。那么我们的努力方向,应该正是如此,并真正落到实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