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尖子生巅峰学习状态与卓越考试效能的元认知培养模式 作者:山西省实验中学 王永刚 转发:中华心理学习群523444128 一年一度的高考,既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深度考察,更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意

 中外比上 2016-02-19
尖子生巅峰学习状态与卓越考试效能的元认知培养模式
作者:山西省实验中学  王永刚   

一年一度的高考,既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深度考察,更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意志品质、情绪状态等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检验。因此,高考是进行人才选拔的全面而科学的手段之一。
我校是山西省教育厅直属的重点中学,承担着为我国乃至世界优质高校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学校坚持 “高抱负、高修养、高能力、高学识”的培养目标,学生学业目标高,学业成绩好,并且不断的追求卓越与完美。 
但是,对于这些优秀学生,到了高三第二学期的4月份,“高原现象”在部分同学身上也会明显显现。尽管学生本人和老师都在继续努力以使成绩更好,但结果却不尽人意,成绩徘徊不前甚至略有下降。在事实面前,部分学生出现急躁、焦虑、委屈、多疑、失眠、厌食等心理、生理表现,这些负面情绪及其相关生理反应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学习效率、考试成绩及其身心健康,并可能形成恶性增强循环,放大为严重心理障碍或疾病。老师、家长及学生本人处于对现实极度的紧张不安以及对未来前途的深度焦虑中。
笔者于2010年师从元认知干预技术创始人、辽宁师范大学金洪源教授学习元认知干预技术及其理论。从元认知干预技术的视角看,其中的绝大多数矛盾或问题均为学生本人意识不到或意识到了自己意志调控不了的潜意识心理现象,其本质都是典型的条件性情绪反射所致。在大多数情况下,首先是由于学生受不理想的考试成绩、偶尔的人际关系失调或其它偶然事件的刺激等产生了较高的焦虑情绪。当学生带着这种焦虑情绪进入功课学习状态时,就与功课学习情境相结合,形成条件性焦虑情绪反射。在这种条件性焦虑情绪反射形成以后,只要学生再一进入功课复习情境(S),就会自动出现高度焦躁、紧张等负面情绪(E)体验;在这种焦虑情绪体验的状态下,学生的内分泌系统的工作性质和大脑细胞的活跃状态都会处于生理低能状态下,学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大脑思维活跃程度下降、记忆能力下降而导致的学习状态低迷、信心丧失、以及学习行为迟钝、拖拉、低效等等智力和生理的反应状态(R)。这些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高三学生复习期间,因为压力过大而学习成绩下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我校2013年高考备考为例,笔者将此类型学生共21人编成一个团体辅导小组,按照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的理念,进行为期八周每周两课时的心理训练,以帮助学生自己高效干预自己的潜意识心理结构,建立关于学习考试的积极性情绪条件反射。经过五次(10课时)的训练,学生们即能够对负面情绪自我觉知、监督和调控,并达到前所未有的神经性兴奋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感知觉异常敏锐,学习效率高度提升。学生参加最重要的全太原市第二次模拟统一考试,成绩普遍超出一模成绩40分以上。第六至八次进行考场兴奋状态程序性表征训练,效果异常明显,同学们对高考充满期待并坚信能够成功。高考结束,结果令所有人惊讶,21人中有8人分别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1人考入香港理工大学;其余12人均考入“985工程”或“211工程”院校。其中考入清华大学的高海同学,以643的高分位列山西省第21名。具体的技术干预操作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培养其觉知和调控思维取向的元认知能力
觉知和调控思维取向的元认知能力,是指当人们因为某种过激情绪驱动产生情绪性单向思维时,思维者能够及时觉察自己正在因为情绪驱动而仅能产生朝向一个方向而非多个方向检索知识的思维,因此妨碍了自身态度的多元取向。例如,在出现成绩“裹足不前”和无力无助的消极情绪状态下,同学们就会朝着 “理想大学没戏了”、“如何向父母交代”、“一切努力原来皆是空”、“一切全完了”等单一的灾难性思维方向向前推演。这种灾难思维会将学生的焦虑情绪推向极高状态;而极高状态的焦虑情绪又将再度将其大脑缓解的活跃程度推向低迷,从此进入系统的消极增强循环状态,有的学生会因此导致成绩的不断大幅度下降,有的学生则会一直发展到灾难性的状态。
如何使学生摆脱这种灾难性的单向思维的束缚,使思维直接向着积极方向前进?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积极元认知能力体系,让元认知不受消极情绪的束缚,高效地克服消极的情绪性单向思维,启动积极的理性元认知思维,例如,“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只要我调控好自己的焦虑情绪和消极单向思维,继续坚持奋发向上、刻苦复习,成绩一定会有积极变化的”;“我不怕当前挫折,事物总是在曲折中前进”;“是过高的焦虑情绪导致了我如此过于注重结果和目的性过强而急于求成,这是高焦虑情绪导致的症状思维现象”……当采用心理技术手段使学生降低了焦虑情绪时,他们当时的单向思维会自动变成多元方向思维时,他就不会再把事情想得那么糟糕,也避免出现那么严重的后果。光是这些还远远不够,还要教会他们自动地将思维的知识检索方向朝向积极一方和反思自己的焦虑情绪导致的症状思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单向思维是在潜意识中自动实现的,多元思维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变得熟练、自动化、优势兴奋,才能够保证当事人今后一遇到那种场合就实施多元思维。
 
二、培养其觉知和调控情绪情感的元认知能力
由于较多高三考生大脑中存在着对各类考试过敏的情绪反应,因此当其一接触到考试刺激事件或情境(S)时,就会自动地出现高度焦躁等负面情绪反应(E),在这种情绪状态下,于是出现了思维、记忆敏捷性下降、学习行为消极、学习效果下降以及信心减弱或丧失等反应状态(R)。从该反应路径S-E-R看, 情绪(E)是刺激(S)和反应(R)的中间桥梁,它的性质直接决定R反应,那么在S不变情况下,利用情感先行组织技术建立积极E新,从而驱动积极R新,即建构新的情绪行为反应模式(路径)为S- E新-R新,使之能够替代或对抗原有的反应模式S-E-R。根据交互抑制原理,当新反应模式被足够强化的时候,旧反应模式自动被抑制。
建立新情绪行为反应模式,首先是为其进行放松训练,放松状态下学生左脑的批判过滤功能降低和消极情绪驱动消极单向思维现象消失等,调取学生既有的或者自己崇拜的成功人士的顽强、乐观、坚韧、向上的积极情绪(E新)更为容易,积极情绪更容易驱动快速、高效学习的反应行为(R新)。通过多次训练将S- E新-R新固定下来。笔者的经验为三次训练即可见效,但需要不断巩固、强化和扩展。
为了强化巩固积极情绪与行为,笔者还使用情感先行组织技术对学生的目标成绩、目标大学、目标人生进行表征强化。在放松状态下,使其充分想象和感受自己考取的理想分数,理想大学校园里的自己以及未来工作岗位上不断开拓进取光彩照人的自己,这种积极想象驱动学生学习的满足感、成就感、幸福感等积极情绪,在该情绪状态驱动下,学生产生愿学习想考试的积极行为。运用情感组织者技术向学生大脑中输入新的观念、情感反应或新的行为模式,要确保能够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实现为现实行为,即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只要一碰到刺激就能够迅速做出积极情绪行为和思维反应,一要取决于巩固的次数,二要取决于每次放松的深度,三要取决于对学生心理经验内容的组织建构水平。
 
三、培养其自塑优秀、崇高人格的元认知能力
罗曼罗兰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行动家”。可见,个性是人与人最本质的区别,一个人能走多远,能有多大的成就,根本上还是取决于个性品质。在解决了学习考试时的情绪性障碍后,专门就学生们的个性与元认知能力做了调查工作,发现学生们热爱学习的个性品质缺乏或热爱程度不够,将学习只是定位于为了考大学的狭小格局中,因此焦虑性动机过强,易纠缠于结果的得失,从而影响学习时的注意力集中性和神经兴奋性。因此,该问题既是学习观问题,又是个性品质问题,在认知调节时,我们着力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个性品质,建立更高理想目标和信念,摒弃狭隘的学习观。
培养学生的自塑优秀、崇高个性元认知能力的心理辅导训练,第一件事是要做好对学生价值观、个性观、审美观的认知辅导,即为什么要使自己形成这些美好个性?例如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和考试的个性品质时,就要和学生讲明白:热爱是一种美德与智慧,学习能够增长知识,提升智慧,增长为国家服务的本领;考试是为了检验我们知识学习的程度,高考是为国家挑选合格人才的途径,也是公平公正的竞争方式。只有树立宏大的学习观、考试观,才能将个人学习置身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伟大建设中来,才能增强学习的紧迫感、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新学习考试观的指导下,学生们更加宽容、理解、热爱学习和考试,这既是一种领袖个性特征,也是现代人才的特质,更是在未来工作岗位上有所创新所需要的个性特征,同时也是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自塑优秀、崇高个性元认知能力的心理辅导训练必须做好的第二件事,是要教会学生如何通过自我心理干预,才能够自我塑造出所预期的优秀个性品质。要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教会他们理解哪些优秀、崇高个性品质是由哪些程序性知识构成;由哪些条件性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构成;如何通过自我放松暗示练习,将这些程序性知识、条件性情绪反应和条件性行为反应被练习成为自己的自动化实现的态度、行为和思维。例如要把自己一遇到考试就厌烦的个性反应改变成为一遇到考试就自动实现热爱考试的个性行为时,首先要在成功地解决为什么要热爱考试的价值观的前提下,设计自己一遇到考试时,会在大脑中涌现一种条件反射性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行为反应和积极思维过程:带着阳光、接纳、欢迎的笑容热情地迎接考试,并期待通过每次考试,既能发现知识的漏洞,又能完成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同时,自己为自己的长大成人、勇于挑战的个性感到一种高尚、达观的美感和自豪!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干预,同学们不仅习得了尖子生学习时的情绪行为反应模式,更是学会了作为未来国家创新拔尖人才所需的积极个性思维方式和崇高个性态度与行为方式。高考的成功只是眼前的证明,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其心理结构的积极影响将是深刻而久远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