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线设计全攻略,学会它,商场能不火吗?

 昵称30793809 2016-02-19


在商业地产中,动线就是商业体中客流的运动轨迹。动线设计于商业物业而言,就好像是人身体内的血管一样重要,上、下、左、右都必须保持畅通,不能有任何堵塞的地方。


什么是好的商业动线?



一般而言,好的商业动线具有以下三个条件:


有效增强商铺可见性


可见性在商业物业动线设计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一个商铺的可见性强弱决定了这个商铺所在地段的租金价值,一个商铺被看见的机会越多,位置就越好。我们在设计中就是要提高整个商场内商铺的可见型。


有效增强商铺可达性


可达性和可见性是有联系的,可见性是可达性的基础,只有“可见”,才会有“可达”。因此,在可见的基础上,经过最少道路转换的路径可达性最高。


具有明显的记忆点


如果顾客在购物中心中无法确立自己的位置,就会迷失方向,而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找到自己想要去的商铺,同时,很多商铺也减少了被逛的机会。难以找到位置感的购物中心是不受顾客欢迎的。在设计中,通常的做法是提高动线系统的秩序感,从而提高顾客的位置感。


可见性回环度计算公式:=最大回环线(单边)/走完所有商铺的线路(单边)

可达性回环度计算公式:=最大回环线(双边)/走完所有商铺的线路(双边)


回环度越高,商铺的可见性和可达性越高,动线设计就越优秀


右图:可见性回环度B=红线/红线+蓝线×100%

左图:可达性回环度A=红线/红线+蓝线×100%


深国投广场嘉信茂购物中心


内部动线



确定垂直动线数量



1、确定自动扶梯数量的3项内容


①商业建筑内人员流量分析


Q= V*M*(3600s/h)*B


  • Q--通过主通道单位小时内的人数,按照通道在最拥挤程度下最大的客流来选择

  • V--顾客行走的最大速度,一般取值0.5m/s

  • M--每平方米人数,每人所占800mm半径的圆面积,即2人/m2

  • B--主通道宽度


②考虑乘客搭乘舒适度原则


③要与自动扶梯实际运输能力匹配


理论运送能力


C=3600×k×v / 0.4


C--理论输送能力、K--系数、V--额定速度


自动扶梯理论运送能力(人/h)


2、确定自动扶梯数量的3项内容


升降电梯数量根据层数、楼层营业厅面积、电梯速度、承载人数来确定。



外部动线



联系外部动线系统主要包括:联系外部道路、停车场进出动线、行人动线系统、货/车动线系统。


联系外部道路


大型购物中心的联外道路在规划联外道路系统时,应考虑该项目周边道路现有的交通状况,主大门及广场可面向主道,这样才能吸引人流及方便行人进出,此外侧门最好是另有其他的联外道路,且尽量避免以过境交通量很大的道路作为其唯一联外道路。


停车场进出动线


一般规划停车场进出口时,应注意的有以下几项:


出入口应设于交通量较少的非主道路上。若一定要设于较大车流量的道路上时,必须在出入口处向后退缩若干距离以便车辆进出。


应配合道路的车行方向以单进单出,避免进出在同一个口。


采用效率较高的收费系统以节省车辆进出时间,收费点尽量不要设在上,以避免司机进出麻烦,斜坡起步。汽车、摩托车操作特性不同,进出口应尽量予以分开。


行人动线系统


如果购物中心附近有较大型的停车场,其一般可以作为购物中心的有益补充,就要设计出从停车场来购物中心的动线,遇到交通量较大的过道时,应以立交或地下通道方式加以解决。


同样道理如果附近有地铁站或公交站的也要用同样方法加以解决,这样才能增强购物中心的易接近性。广州天河城之所以有巨大的人流量,就是因为消费者自驾车、乘公车、搭地铁都可轻松到达。


货/车动线系统


一般要尽量与一般消费者的汽车及行人动线分开,避免互相干扰,让客人看不见走不到的才是合理设计,实在没有地方的,大宗物流的配送要利用非营业时间进行,这样能在动线上进行时间上的分隔。


商业动线设计的原则与技巧



商业动线设计的原则


商业动线设计在大体量商业物 业中作用越来越明显,其设计一般有六条原则:


商业动线设计的技巧


商铺围绕主力店排布


狭长型地块适合采用U型动线,一条主动线贯穿全场,商铺围绕主力店排布,使得商铺可达性与可视性最大化


哑铃型布局


将主力店设置于购物中心的两端,将一般商户设置于购物中心的中部,这样在两大主力店的拉动下,中间的一般承租户就能享受更多的人流,实现资源互动,人流共享的目的。


停车场设置


不把停车场只放在负一层,而是将停车场进行多楼层设置,进行人流引导。不仅仅可以创造更多停车位,并且顶层停车场的设置利于带动顶层商业价值,解决顶层人流不易到达的问题


中庭采光


在中庭设良好的屋顶采光,具有将购物者的视线引导向上的效果,对于吸引购物者上楼选逛有良好的推动力。在此既是商品展示的舞台又是公共活动及休息的场所。中庭挑空直达屋顶,人们在中庭留步,各楼层扶梯联系动线一览无余,增加了店铺可见性,很好地体现了动线交汇点的特征。


化解商业死角


在水平动线规划中,应在容易出现死角的区域设置垂直通道,化解死角。如果在水平动线设计中,不得已出现射线,则必须设置垂直通道,且要个性化。


弧形动线设计


图为 弧形动线设计


弧形动线设计不同于使客流一眼就能从头看到尾,感到乏味,失去购物兴趣的直线型动线设计。能很好地满足商场内部空间设计的可视性和交通组织的引导性两个要求,透过圆弧形动线能让顾客视野的延伸性更强、可视性更强,单店的能见率更高,便于顾客到达店面。更为重要的是,方便顾客知道自己所在位置,起到了很好的交通引导作用。同时,这一设计也使得商铺的展示面积增加,商品陈列的技巧性增强。


景观、功能节点设计


如果商业街长度过长,将会增加购物者心理负担,对客流购物兴致造成一定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应在街区设置景观节点,减少其心理感受距离,方便顾客知道自己所在位置,丰富购物者视觉感受,增加其逛街的兴趣。


图为 景观、功能节点设计


在百货商场内若无中庭及景观节点规划时,可在次通道或商场冷区设置功能节点,包括:多功能服务室、休息区、收银台、洗手间等,在这些地方设置功能型节点既不占用主通道或商业价值较高点,又解决了冷区人流不易到达的问题。


动线角度的处理


在平面动线的设计上,如需变换角度,钝角优于直角,锐角不要出现,给购物者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角度过小会给购物者一种强迫的感觉,降低其购物兴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