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得到他人的背后

 江山携手 2016-02-20

一位年轻教师拿着自己写的一篇随笔找到我,让我给提提意见。虽然当时正有许多事情要做,有几项任务还很紧迫,但当看到他期待的眼神时,我还是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认真地和他一起把文章修改好,并对他的成长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同事感到很不理解,工作这么紧,为什么非得帮一个并不认识的人修改文章?这个疑问其实很好回答,我们可以试想,一个年轻教师,从渴望得到别人的指点,到踏进平时极少来的教体局大门,再到敲开一间陌生的办公室,面对一个陌生的人,直至说出自己的请求,这得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在平时,我经常收到请求帮助修改文章的邮件,也会有熟悉的朋友要求帮忙,但我很少像指点这位青年教师那样花费那么多的时间。究其原因,或许正是因为我能够感受到他背后的这份勇气。

前些日子,曾经和过去的同事闲聊,当聊起我刚毕业那年被学校领导“遣送”校办工厂刷洗编织袋的经历时,我说自己当时感到低人一等,见到熟人就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没想到同事说:“我倒是记得你的这段经历,但是并没有想过这件事会对你产生这么大的压力,我们那些人是没有什么感觉的。”

人真的就是这样,很少有心情绕到别人的背后,去体谅他人的困境。更多的时候,我们只会以自己的方式去感觉这个世界。人行路上,旁边飞车超过,大多时候我们会因为自己受到惊吓而愤怒不已,很少会想也许他在赶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公交车上,旁边有人体味极重,似有多日未洗澡之嫌,我们想到的或许是懒惰,或许是修养不够,但更有可能,他在条件极其艰苦的地方夜以继日,今天恰是要赶回家休息。

当老师的更是这样。当学生气喘吁吁地跑到教室门口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批评他的迟到,却不会想想或许他有不可逆转的原因;当学生有一次没完成作业,我们更多的是在谴责他的慵懒,却很少会考虑他是不是遇到了什么无法摆脱的麻烦;当学生问了我们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往往会觉得他实在是笨的无可救药,却很少去想他可能从昨天晚上就在鼓起这份勇气……

人,应该习惯看得到他人的背后,教师更是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