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想中的图书馆

 真友书屋 2016-02-20



本文由豆友@Vamei 授权发布


画面开始播放。一个拥挤的小房间,一双手放下一本书。电视发着“沙沙”的声音,提示着无处不在的孤独。我不自主的想起,自己梦想的图书馆。图书馆不一定要大,但藏书要全。最好,这个图书馆冷冷清清,只有那么不几个人。我是图书馆的管理员,手捧一本书,在椅子里越陷越深,无人打扰。


其实我还有另一个书店老板的梦。但自从知道卖书的辛苦,我就只想着图书管理员了。


我对图书管理员的最初印象,是一位往借书证上盖章的阿姨。我还清晰的记得那栋上下两层一排落地窗的图书馆。我小学寄宿学校,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周末就在学校的图书馆消磨时光。校长大概觉得我们这些小屁孩可怜,居然准我们这些小学生随便借书。只是其他小孩儿们不怎么领情,四处撒野远胜过安安静静坐下来读书。我体弱,不爱疯跑,就喜欢窝在一个水泥砌的圆椅子上,默默读书一个下午。偶尔抬头,淡黄的夕阳斜斜照过来,我居然没来由的有些惆怅。


那时读的书,不过是《郑渊洁童话全集》、《儿童文学》、《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之类,既不谈情,也不说爱,不知为何惆怅。


到了初中,我终于能走读上学,也有了自己的书架。父母虽不甚读书,却一向敬仰读书人,常常教导我好好读书,以后当官发财。我于是有了名正言顺的买书理由,从金庸的武侠,到桂正和的漫画,再到一期期的大众软件,一网打尽。那个时间父母忙于生意,我又多病,正好一人躲在家里消化这些“宝贝”。待到初中毕业,我已觉得读书大成。除了熟读诸如刘墉和余秋雨之类“大师经典”,还因为《平凡的世界》和《野性的呼唤》生发出“人为什么活着”的哲思,就此患上文青病。


如今想来,倒不如说是一个现实世界的残次品,躲在自我的世界做精神王。


就这样做自己的精神王,一本本读下去,从《十万个为什么》到《果壳里的宇宙》到《流体力学》,从余秋雨到林清玄到余光中,从《野性的呼唤》到《寻羊历险记》到《城堡》。我也在生活中求学、恋爱、奋斗,但最紧密包围我的,始终是张得越来越大的精神网。这张网保护我避开真实世界的锋芒,却也让我与现实疏离。打开书,能坐拥宇宙,能与天才对谈,又何必在乎生活中的利益与纠葛、成功与失败、得意与失意。我自由,我快乐,我高歌……


除了那么一两刻,现实无情刺透精神网,我才看清一个现实中无处可去的自己。


2010年,我出国留学,告别那排收留过自己的书架。我好像一段失去了回调函数的电脑程序,不知自己何处会出错。后来想起2008年就已经注册的豆瓣账号,我开始在网页上一本本的记录那些读过的书,追寻旧日残影。我渐渐把这里当做自己不可或缺的精神角落。无论是自己观的影、拍的照、写的文,都在这里留下一个记录。大多时候无人问津,偶尔有人闲聊一二,像极了那个我梦想中的图书馆。


“我有时会张开双臂拥抱世界。有时,我只想一个人。” 影片中的男主角如同一个妄想狂,拥抱世界如同拥抱魔幻。然而,一路奔波,到结尾还是回到同一个的小屋,读同一本书。镜头渐远,剧终。虽清冷,却让我欣喜。



长按下方二维码下载豆瓣App

→ 和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