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天就应该是桂花的味道

 空山闻竹 2016-02-20

以桂花为线索,探寻一个院子、一间茶舍、一家餐厅和一块老字号。


文|图 夏小暖

编辑 | 阿七



桂花弄香了整座城市。


又到一年桂子花开时,清香沁肺腑。杭州第一轮的桂花已次第开放,即便在家中也可闻到漫布在城市上空的香气。总会有那么一颗桂花树,到哪里都会闻到,它就是秋天这个季节该有的味道,也是一年中我最爱的季节。


初秋的晨光照入书房,选张喜欢的CD,打开音响,烧壶水,泡杯茶,品茗从村里带回的桂花龙井,配以桂花糕为茶点。是谁说过,有时候季节告诉你的事,比调味品重要。


在这一篇,我以桂花为线索,探寻了一个院子、一间茶舍、一家餐厅和一块老字号。让空气里满是诱人的香在舌尖再次绽放,把专属于夏末秋初的花香延续到深秋及隆冬,从而也体现出城市人对于季节嬗递的妙用与珍视。


桂语山房

在最具禅意的餐厅吃一顿桂花素食宴




除了窨成茶、制成糕、酿成酒之外,桂花还可入馔。桂香令人沉醉的浓香,不易配大菜,却往往用来点缀芋艿、栗子、白果、藕粉、山药、拉糕等。杭州有一家可与台湾食养山房相媲美的餐厅叫作桂语山房,一听名字就可知这里定是“食桂花”的好去处。


一个镶嵌在蜿蜒在山腰间的餐厅,以最自然最原生态的语言诉说着什么叫宁静,两百多棵桂树在这里生长着、居住着,真的会让人想起“闲敲棋子桂花落”这样的诗句来。写意的楷书,朴素的门面,古朴之中带着丝缕禅意,清幽得仿佛隔绝了外面的纷扰世界,这便是悉心低调经营了六年的桂语山房。



▲细雨中的桂花,托着雨滴,多了几分味道


一进门便可闻到悠悠桂花香,“原来这里是真的香!”同行的伙伴激动地说。两层露台区茂盛舒展着的全是数百年老桂树,虽还未到花开最盛的时节,花苞却已然跃跃欲试。据说每年的桂花季,在老桂树下喝茶,阵阵秋风袭过,抬头低头间杯子里就会落满了桂花,再喝一口便满嘴留香。



▲露台被百年老桂树簇拥着


桂语山房以素食最为出名。


铺着宣纸的席间入座,桌上摆着一本《静思语》,打开一旁的信封,里头即是用信笺纸书写的菜单。依据二十四节气而定,每个节气均会出一款菜单,用的是当季食材,搭配从台湾日本精挑细选的食器,每道菜合谐地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只为让你品尝一口用心烹制的江南菜,考究程度不亚于怀石料理。在逐渐淡忘节气传统的当下,食材用另一种方式感知季节的变化,提醒着人们四季在舌尖的流转。


▲古朴之中带着禅意的用餐环境


餐前的桂花九曲红梅茶就有大讲究,产自灵山九曲十八弯,因而得名。本是杭州与西湖龙井齐名的上品红茶。桂花偶入茶中,桂花九曲红梅因缘而得,茶叶条纹紧密,弯如钩月,曲似蚕蚁。虎跑泉水冲泡,香气浓郁扑鼻,闻似蜜香,又蕴藏兰花幽香,细细品尝,甘味回旋,似有千言万语在唇间,启齿却难言。



▲桂花九曲红梅茶本是杭州与西湖龙井齐名的上品红茶


此外,桂花百合墩选兰州百合蒸熟,用刀碾成泥,用模具制成墩,浇上桂花蜂蜜制成;桂花薏仁香芋则用奉化的香芋蒸熟压成樱花状摆盘,撒上桂花点缀。



▲桂花百合墩



▲桂花薏仁香芋


元老级厨师长潘师傅说:“其实素食对于食材的要求更高,在烹饪时也要尽可能地保留食材本身的味道,让豆腐是豆腐的味道,茄子回归茄子的味道。而只有新鲜、有机,口感和品质俱佳的蔬菜才被选进用料。每一种食材,本身拥有的鲜香甜味,才是最大的美味,才最能打动我们的味蕾。”


人均:250 元

地址:杭州西湖风景区满觉陇路 2-1 号

Tel:0571-87977677



对白茶舍

一片山坡两种植物的味觉相逢




下满觉陇村系一片连绵的桂花林,杭州以桂花为市花,大小公园遍植桂树,而满觉陇的桂花又是杭州之最,西湖十景之一“满陇桂雨”因此得名。入秋,香闻十里,是杭人赏桂的极佳处。为了寻找杭州最好喝的桂花龙井,一大早我便满怀期待地上山了。



▲每年桂花季满觉陇路一路飘香


沿着下满觉陇路往上走,找到48号门牌号后从右边的巷子拐进去,走着走着眼前忽然出现一大片茶园,抬头看见“对白茶舍”的招牌在半山腰。沿着小石梯径直而上是一个的庭院,五棵桂花树长得遮天蔽日,再往上,被桂花树挡得严严实实却还能露出一角,吸引我上来一探究竟的木结构大房子映入眼帘。


据说这里原是村里的炒茶房,地基是用拱辰桥的石头垒成的,房子背后有一片竹林,风吹过的时候婆娑作响——“对白·风敲竹”的名字由此而来。


▲采光极好的阳光房


表明来意后,茶舍女主人热情地邀请我进大房子喝一杯茶。


来对白茶舍喝茶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因为整个过程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首先,你要去前台的一盒子玻璃管里看茶,选中自己想喝的茶之后,从一旁的小抽屉里取对应的茶叶;



▲可从抽屉里取对应的茶叶


接着开始选茶具,分别从壶、杯子、公道区域各选其一,客人可以完全自己来配,也可以要求茶舍的服务生帮忙选择。针对客人所挑的茶会有适合的茶具推荐,同时在这样的沟通中也传递一些相关知识;


然后,开始煮水喝茶。在这里,没有现成的开水直接端给你,非得要你自己悠着性子慢慢等着壶里的冷水沸了才能泡来喝,并且用的可都是从不远处的虎跑泉打来的泉水呢!通常在第一泡的时候,店里的茶艺师会亲自做演示,接下去你就可以照着样子自己品茗了哦。



▲日式的木结构茶席区


在对白的时令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桂花龙井。


不同时节的相逢,一片山坡的两种植物,一个是春天的芽,成长于地;一个是秋天的花,飘洒于天。时间以这样的方式,让它们在此处重逢。满觉陇的金桂与另一种满觉陇的知名植物西湖雨前龙井以相应比例特制,做成这一味杭州特有的茶:桂花龙井。



▲满觉陇村茶王亲制的桂花龙井


品尝桂花龙井是一种极其细密而难忘的体验。水未烧开茶未冲,桂花便已耐不住的扑鼻的香。闭上眼便可感觉秋日的阳光下桂花大肆地开,整个茶田笼罩在浮动的油脂香气中。一杯热水下去,桂花的浓郁和龙井的甘甜融于一体,如一方静湖,上层金黄,下层摇曳着青绿。只需闭上眼,就能感到江南桂月中的甜香。



▲用70度的虎跑泉注入


桂花龙井所用雨前龙井茶来自满觉陇村的茶王亲手采摘炒制,桂花则由他在村中收集。吴叔是连续五届的杭州市炒茶王,由他制作的明前、雨前龙井口碑极好。干茶的外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看,即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茶汤色澄清而香气足,口感略带苦涩,饮后又感鲜甜,且回味越久越浓。



▲出汤


此刻的我,惬意地坐在大房子里,喝着这个村子里的龙井和桂花制成的茶,打开窗,手一摸便是桂花,这种感觉怎能不让人沉醉?


人均:97元(含茶点小食)

地址:杭州西湖区下满觉陇村 256-1 号

Tel:15658817772



筑栖

栖息于栖霞岭下的最美桂树院子




沿着宝石山的拾级而下,会经过一条巷子名为栖霞岭,走出去即是岳庙。路边的矮墙上有野猫悄声走过,墙上长满苔藓,是杭州仅剩下不多的几处老民居之一,真正的“山下人家”。相传这里过去多桃花,春浓盛开时红若彩霞,故而得名。栖筑就位于半腰处。


独门大院,栖息在西湖边,四棵桂花树的清香已开始渐渐翻过门墙。平时客满的时候大门通常虚掩或是紧闭,隔绝了外头来往的看客,却也守住了客人来这里想要做一回隐士的心。



▲筑栖隐匿在栖霞岭半腰处


院子主人姓朱,“筑”即“朱”的谐音,“栖”则源自所在的地理位置栖霞岭,也有栖息之意——“筑栖”这个古色古香的名字就这样计上心来。朱小姐虽是广东人,却有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清秀明丽,长发瘦削,眉目间皆是淡定从容。自1993年来到杭州,从此爱上了这座城市,尤其喜欢待在西湖边,据她自己说,内心一直有一个中式院子的情结,而这个院子就像是她寻找和等待了多年的一场美梦成真。


这或许是杭州最隐又最美的院子。四面环山,凹陷在参天绿树之中,白墙绿瓦红门框,回归淡然的复古中式,有一种与世隔绝的孤寂,又恍惚似误入桃花源的错觉,让人心驰神往想要在这里住上一两晚。


院子里种了数十种的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依次登场。春有月季,夏有荷,秋有丹桂,冬咏梅,除此之外还种着竹子、红枫、多肉等朱小姐钟爱的品种。不由想到《幽窗小记》里面的那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中式复古的庭院中有五棵桂树


朱小姐喜欢打理院子,爱好收藏古董,学过茶道,还写小篆,活脱脱一个小说中的世外高人。这个院子原是栖霞岭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荒废许久。朱小姐根据位置和环境,诚实的反应建筑轮廓,在尽可能保留老房子构造的基础上,用原材料搭建。而空间内所有的设计和摆设都是依着自己的性子和喜好来做的。


▲客房朴素简单,家具全采用老船木


筑栖只有五间房,择了西湖十景中的五景来命名,分别为:苏堤春晓、曲院风荷、三潭印月、宝石流霞、平湖秋月,足见主人对西湖的爱。其中三间为复式结构,用的是工匠从福建运过来的老船木做成的家具,选材和实用更接近自然原素。每个房间都配备了茶器和品茶区,就连杯子都是定制款,杯壁上的“栖筑”二字恰是朱小姐的小篆笔记。



▲杯子的字是朱小姐的亲笔小篆


朱小姐说:“能够摸到木的温润,听到鸟的啼鸣,看到叶的飘落,就是栖筑希望呈现给人的一种意境。懂的人会感谢,住的人会思念,因为这个地方来之不易,所以流连忘返。”


在这里,日子仿佛一下子就慢了下来,让人不禁赞叹:“杭州竟然还有这样的隐地,好想避世隐居起来啊!”


房价:890-1680元

地址:杭州北山路栖霞岭 59 号

Tel:0571-87978859



老杭邦

杭州人心中最好吃的桂花糕



琦君曾在《桂花雨》中写道:“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


外婆用桂花和糯米粉做的桂花糕一直是我儿时至爱,香甜至今萦绕心中。尤其是每到中秋节前后,是杭州的桂花季节,总忍不住想念那块桂花糕的味道。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几乎很少会再有人在家里自己做桂花糕了,因这份老底子的味觉记忆,我走街串巷终于找到了杭州人心中最好吃的桂花糕。


位于河坊街的老杭邦创立于1933年,原为西湖茶肆,为往来的商人游客供应茶水、各式点心及休憩场所。后来,茶馆被毁,历经80余年,字号几被湮灭。直到两年前,老杭邦这块招牌终于开始了新生。



▲从店内设计便可窥探老店新生的魅力


老杭邦的掌柜执着于糕、饼之道,所创饼食独树一帜,皆以手工见长,注重食材新鲜,保持原味,制作时无加匪物。独创的酥饼、桂花高、龙井酥等口味道地,常有游人慕名而来,一度风靡杭城。其中名头最大的当属“桂花高”,起初还在疑惑这店里为何都用“高”替代了“糕”,一问才知道终究是自己孤陋寡闻了。


原来相传北宋大科学家沈括之母手做桂花糕,并用“桂花高下一般香”的诗句来激励儿子奋进,因此,在老杭邦的店里都管“桂花糕”为“桂花高”,所以“高”可不是错别字哦!



▲在老杭邦的店里都管“桂花糕”为“桂花高”


“最好吃的桂花高”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当然要亲自尝了才知道。


对于我这种“外貌协会”专业户来说,卖相和味道同等重要:淡黄色的糕皮晶莹剔透,花瓣和桂子清晰可见,口感绵软润泽,入口即化。第一口咬下,唇齿溢满芳香,细腻的糕皮和香甜的内馅在口中翻云覆雨,缠绵悱恻。随之整块桂花高便迫不及待地滑入喉咙。


闭上眼睛,细细感受,那滋味在舌头上蔓延,嘴唇包不住那浓烈的气息,于是浓香蔓延到鼻尖,荡漾在心头,久久不散,连打嗝都是愉悦的桂香。



▲连打嗝都是愉悦的桂香


而一切的秘密全在于这一味桂花——选用龙坞村天然无硫磺熏蒸的黄金桂花入糕!除此之外,桂花酥饼、桂花藕粉和桂花村卷也是店里的招牌之选。



▲桂花村卷



▲桂花藕粉


就像做菜一样,也只有最原味、最新鲜的食材,才能做出最好吃的糕、饼。这或许就是为何一家糕饼店会因为一块桂花高红遍杭州的原因吧。


“我觉得,传统的这些食物工艺是一个地方灵魂的所在,是人跟物的交流。记得小时候经常会为名不经传的小店排起长队,就为等待即将出炉的一屉鲜美。哪怕店面装修简单,包装单薄,但量足价实,手工制作,无添加剂。可是现在这样的小店越来越少了。传统的味道悄然离去,才显得弥足珍贵。我们想通过另一种手法把这些东西再次包装,重新唤回人们的记忆。”店主感慨地说。


Tel:1895802050

地址:杭州上城区河坊街 196 号

杭市上城区国货路 17 号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