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药故事

 朱1971 2016-02-21

相传,南宋有位郎中(官名)叫陈亚,为人诙谐,又爱好文字游戏,曾以中药名写诗百首。

有一年大旱,陈亚和友人蔡襄在路上看到一个和尚求雨,赤膊自晒,殊为可笑,陈亚随口念道:“不雨若令过半夏,应定晒做葫芦巴。”

蔡襄见他讽刺过分,便道:“陈亚有心终归恶。”

陈亚应声道:“蔡君除口便成衰(‘便成衰’为中医学‘泄泻’的别名)。”

此事传到民间后,陈亚名声大振,人们认为他不但熟谙药名,也通医术。后来,常有学医者以读陈亚“药诗”为乐事,郎中也渐渐成为中医师的代称了。



大夫和郎中都是古代的官名。

在古代,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谏议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称号。

自宋代徽宗政和年间改订官阶时,医官开始置大夫以下官阶,一共分为七级,官职有22种之多,如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保安大夫等。因此,从那时起人们就把医生统称为大夫,至今北方人仍沿称医生为大夫。

郎中亦为古代官名,始于战国。汉代沿置,属光禄勋。管理车、骑、门户,并内充侍卫,外从作战,分为东郎、户郎、骑郎三类,长官没有车、户、骑三将,其后类别逐渐消除。

自隋唐至清。各部皆沿置郎中。分掌各司事务,为尚书、侍郎,丞以下之高级部员。

称医生为郎中,乃南方人的方言,始于宋代,从此沿用至今。

古人称医生为大夫或者郎中,也有对医生职业的崇敬之意。医生虽没有官位,却掌握着人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如同官居高位之人。古代有“宁为良医,不做良相”的有志于医学的贤达人士做榜样,古代的医生被人们当作行走在人间,救命的活菩萨。因为对这个职业的尊敬,所以古人将医生冠为“大夫”“郎中”,认为医生虽不穿官服却如高官。


探讨中医理论,传播中医文化
发展易数中医,追求精准中医



去伪存真,求真中医
欢迎订阅杏庐医话,欢迎分享
订阅号:杏庐医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