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

 0004xiaolin 2016-02-21

 

    金代针灸家马丹阳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十二个经验效穴。

    《针灸大全·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


 

    三里:

    归经:足阳明胃经;

    定位: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疲劳羸瘦;

    操作:直刺1-2寸;

    特定穴:大肠经合穴;

    附注:有强状作用,为保健要穴。


    内庭:

    归经:足阳明胃经;

    定位: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口歪,鼻衄,胃痛吐酸,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热病,足背肿痛;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特定穴:大肠经荥穴。


    曲池:

    归经: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踝连线的中点;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瘰疬,瘾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

    操作:直刺1-1.5寸;

    特定穴:大肠经合穴。


    合谷:

    归经: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操作:直刺0.5-1寸;

    特定穴:大肠经原穴。

    附注:孕妇不宜针。

    别名:虎口


    委中: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腘横纹中央;

    主治:腰痛,下肢萎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

    操作:直刺1-1.5寸,或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

    特定穴:膀胱经合穴。


    承山: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

    主治:痔疾,脚气,便秘,腰腿拘急,疼痛;

    操作:直刺1-2寸。


    太冲:

    归经:足厥阴肝经;

    定位: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歪,胁痛,遗尿,疝气,崩漏,癫痫,月经不调,呕逆,小儿惊风,下肢萎痹;

    操作:直刺0.5-0.8寸;

    特定穴:肝经输穴、原穴。


    昆仑: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外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痫,难产,腰骶疼痛,脚跟肿痛;

    操作:直刺0.5-0.8寸;

    特定穴:膀胱经经穴;

    附注:孕妇不宜针。


 

    环跳:

    归经:足少阳胆经;

    定位: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

    主治:下肢萎痹,腰痛;操作:直刺2-3寸。


    阳陵泉:

    归经:足少阳胆经;

    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胁痛,口苦,呕吐,肢萎痹,脚气,黄疸,小儿惊风;

    操作:直刺1-1.5寸;

    特定穴:胆经合穴,筋会。


    通里:

    归经:手少阴心经;

    定位: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

    主治:心悸,怔忪,暴喑,舌强不语,腕臂痛;

    操作:直刺0.3-0.5寸;

    特定穴:心经络穴。


    列缺:

    归经:手太阴肺经;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主治: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嘴歪斜,齿痛;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

    特定穴:肺经络穴。

    八脉交会穴:通任脉。

 

    …………

    按照五行学说,肺、大肠属金,心、小肠属火,肝、胆属木,脾、胃属土,肾、膀胱属水,心包、三焦也属火。

    某条经络上的穴位,一方面同属于这条经络的属性,如肺经的穴都有肺经的金性;另一方面,每条经还依五行(金、木、水、火、土)各自构成五个特定穴(井、荥、俞、经、合),叫五输穴。输就是传导的意思,古人最善比喻,把经络的传导比喻为水流从小到大,从浅入深的变化过程。下面简单说一下五输穴各自的含义。


    “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如肺经的少商穴和脾经的隐白穴。就是水的源头,井之为义,汲养而不穷


    “xing)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脚掌)趾关节上,如肺经的鱼际穴和脾经的大都穴。的意思是迂回的小水,像山溪细流。


    “”(shu)穴多位于掌腕或跖关节部,如肺经的太渊穴和脾经的太白穴。是灌注的意思,像山泉的瀑布,倾泻而下。


    “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如肺经的经渠穴和脾经的商丘穴。是主道,像宽广的江河,畅行无阻。

 

    “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如肺经的尺泽和脾经的阴陵泉。喻做江河之水汇入大海。

……………………………………………………………………
    马丹阳金道士。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原名从义,字宜甫,更名钰,字宫宝,号丹阳子,山东宁海(治今烟台)人。擅针灸疗法。大定七年(116年)与妻孙不二同拜王重阳为师。后开全真遇仙派。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赠封为丹阳抱一无为真人,世称丹阳真人。著有《神光璨》、《洞玄金玉集》等

 

    (转自《光年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wei00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