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疗需要秩序!——百年挂号规矩

 昵称13975006 2016-02-21

这两天,北京部分医院开始实施门诊不限号,备受瞩目。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门诊挂号这件事儿。


我收集了近现代各个时期的很多门诊挂号券,从中可以窥见,百年来中国门诊挂号的规矩。


1   预约看病——北京同仁医院

1954年12月,一位60岁的女病人,开始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看病。每一次就诊结束,医生都认真地写好下次复诊的时间。


2   复诊必须预约——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友谊医院)

1953年的一张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门诊证,这是当时北京最高大上的医院。“注意事项”第一句话就是:凭此证不得来我院挂号。什么意思啊?继续往下看,你就明白了。复诊必须预约。第二张照片就是该院专门的预约单。



3   请严格遵守预约时间——中央人民医院(北大人民医院)、上海广慈医院(瑞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

中央人民医院说:请按照预约日期时间来院在就诊科室门外候诊,过期失效。


广慈医院说:按照预约券挂号,须严格遵守指定时间挂号,误时作自动放弃论。


鼓楼医院说:过时不候。



4   预约服务——上海第二公费医院、北平儿童医院

上海第二公费医疗医院的预约单很温馨,不但写明时间,还画上对应的时钟。上面说:同志如果你不能按时前来,请提前电话通知我们。



电话预约,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建国前,北平儿童医院就可以电话预约,叫做“电约”。


5   为保障医疗质量,必须限号——北京协和医院

50年代,北京协和医院的门诊券说:本院为审慎起见,各科门诊时间及所诊病人多少均有限制。


6   门诊需要休养生息,医生也需要假期——北平协和医院、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华山医院)

1929年,北平协和医院说:星期日停诊,急诊随到随诊


1937年,华山医院说:星期日、例假日一律停诊,急诊不限时间

  


7  优先号——山东省立第二医院

1955年,山东省立第二医院的优先号。

无论什么时代,都有优先号。不过“优先”得有“优先”的规矩,不然老百姓们不服。


脑补当下可能的一幕场景吧——

保安拉住一个要插队的病人,说:“先生,请排队。”

病人不服,说:“有些大领导不用排队就能看病,你咋不管呢?!”

保安傻眼,只能呵呵:“那个啥,今年春晚挺不错的,你说对吧...”




8   有信仰,有规矩——上海西门红房子妇孺医院(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

1950年红房子医院的挂号券印着上帝...

有信仰,就不太会胡闹。医院不会胡闹,民众也不会胡闹。


9   结语:我们渴求秩序


平时做医患关系讲座的时候,我常会给同道们展示下面的黑白照片。那是1948年杭州广济医院(浙医二院)的眼科门诊,病人很多,但是非常规矩地候诊。这就是我在读医科大学时理想中和谐医疗的场景,这就是“有序”。

而当下,医疗界的“无序”景象,比比皆是。规矩坏了。


我们渴求秩序。

有规矩,才有秩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