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天恩师是刘筠

 无为洪建国 2016-02-22

合肥出了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包拯,这位老乡是合肥人的骄傲。很少有人知道,在合肥,在包拯的少年和青年时代,他曾有过一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榜样——他的恩师,两度庐州知府刘筠。

不苟合于世

合肥出了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包拯,这位老乡是合肥人的骄傲。很少有人知道,在合肥,在包拯的少年和青年时代,他曾有过一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榜样——他的恩师,两度庐州知府刘筠。

刘筠(971~1031),字子仪,河北大名府人。二十七岁时,考中进士,走上仕途。同时,他也是一位诗人、学者,刚刚出道,就被著名诗人杨亿欣赏举拔,以一后学,很快就与杨亿齐名了,世称“杨刘”。后来又被选为翰林学士,参与皇家最重要的文化工程:编修《图经》、《册府元龟》等。北宋特别注重文化事业,这可不是有背景有后台就能干的,必须是当世公认最有学养的文人,才会被委以重任。

宋史上对于刘筠的记载:“凡三入禁林,又三典贡部,以策论升降天下士,自筠始。性不苟合,遇事明达,而其治尚简严。”解释一下,禁院就是翰林院;贡部是主管科举的部门,刘筠三次主掌贡部,对科举制度做出一个空前而重大的改革。他认为科举目的是选拔治理国家的人才,不能只关注文墨。必须打破唐代以来进士考试侧重诗赋的传统,改为以考策论为主。这个改革,给宋代社会政治带来很大进步,为国家选拨了许多优秀人才,比如后来的包拯、三苏父子、王安石等宋代的良臣,都得益于此。

看起来,刘筠一生算得官运亨通吧?才不是,你想想,所谓“三入三典”,必须是有出才能有入,有离职才能就职。他这个人,虽才学高,能干,受皇帝赏识,但性格倔强,是非原则上很难搞。都知道,做京官好呀,身处权力中心,飞黄腾达大有机会,京城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都那么丰富,倒了霉才会被外放出去当地方官呢。而刘筠,就外放了三次,他跟人家有点不同,人家大多是被迫的,他是自己积极主动要求的。

香花墩前,青眼识才

刘筠两次要求外放的地方,都是庐州府。第一次来,是在宋真宗年间。宋史上著名的“奸臣”丁谓当上了相爷,势焰极盛,打击异己,刚刚成功排挤走了抵抗契丹入侵,订立“澶渊之盟”的功臣寇准,朝中人人不满,却敢怒不敢言。只有另一位副相李迪,敢为寇准鸣不平,亲自动手,用朝笏把丁谓打了一顿,又跑到皇帝面前痛斥丁谓是奸臣贼子。丁谓这个人,也是百年难遇的聪明才子,学问很好的,就是心术不正,史书上称“多希合上旨,天下目为奸邪”。因为善于逢迎,宋真宗很喜欢他。看看闹得不像话了,就各打五十大板,命令刘筠起草诏书,把丁谓和李迪都从丞相位子上赶下来了。

没几天,真宗皇帝就后悔了,又叫刘筠来起草诏书,诏丁谓官复原职。刘筠很生气,笔一扔,不写!皇帝没法子,就叫晏殊来写。晏殊后来也当宰相了,这人文才好,心地好,人缘好,就是胆子小了些,大概就是正常人的胆子吧。起草完诏书,从翰林院出来,和气呼呼的刘筠正好对面碰上,晏殊把头一低,脸一侧,招呼也不打,就溜边走了。

宋真宗久病,朝政大事由丁谓独揽。刘筠在家里跺脚叹气,说奸人当道,这地方乌烟瘴气,一天都呆不下了!于是上书请求外放,丁谓也很讨厌他,那正好,你老实呆在外面别来添乱吧。

刘筠也是幸亏走了。像那个愣头愣脑的李迪,被贬到很荒蛮地带了,丁谓还派人去迫害,左右劝丁相爷,“把人真整死了,天下读书人会怎么说?”相爷邪魅狂狷一笑,“那些书呆子,大不了回头写史书,加上一句‘天下惜之’呗!”

由此可见,刘筠虽然刚直,却也是知道韬光隐晦的,不会重压之下一味死磕。他来到庐州,属下治民中就有个年轻的包拯,当时还在香花墩埋头苦读。刘筠职业习惯,极重教育,他在全州学子中发现这个小包真不错,就经常地鼓励他,点拨他。一个穷乡僻壤籍籍无名的农家子弟,竟然得到一位翰林学士,知名大学者青眼相待,对于包拯,这也是难得的因缘际会。

前面说过,刘筠的科举思想是以策论为重,包拯在他影响下,当然也写得一手思辨滔滔的雄文。宋仁宗朝,天圣五年,包拯参加进士考试,恰巧碰上刘筠第三次担任主考官,包拯一举上榜,名列前30名。熟悉“潜规则”的人可能要问了:这里刘筠有没有对包拯额外照顾呢?答案是不太可能。不仅是两人的品行已经过历史考验,更重要的是,与历代相比,宋朝科举想徇私是最难的,有层层落到实处的制度与人事的监控。倒是在无所不在的舆论压力下,作为主考官,往往要“避嫌”到杯弓蛇影。欧阳修有一回当主考官,看中一张卷子,心想,写得这样好,天下还有几人,肯定是我那得意门生曾巩写的!可惜他是我学生,要是点了状元,没事也成了有事,还不给人骂死……就给改了第二名——他这一“徇私”,结果是害了苏轼,那张卷子原来是苏轼写的,他和兄弟,两个川娃子,千里迢迢从眉山老家赶来,二十啷当岁,满腹才学,满胸志气,只还未有一点名气。

师生情长,终老庐州

宋仁宗即位那年,刘筠又被召回中央,依旧做翰林学士,旋又拜御史中丞,进龙图阁直学士,同修国史——这不是咸鱼翻身,又发达了吗?但刘筠呆不住,他想养老了,他厌倦仕途了,想念庐州了。他惦念在庐州府庐江县,他亲眼看人盖起来的那所房子,里面收藏有大批宋真宗赐给他的书籍和墨宝。他便以此为由,向皇帝请求再次外放庐州。

刘筠第二次来到庐州,又碰上了得意门生包拯。包拯考中进士后,被派到江西建昌当县令,他挂念父母年事已高,父母在,不远游,就辞官不做,在家呆着奉养双亲——注意,历史上的包拯和民间故事、戏曲里的那个老包是不一样的,他并非孤儿,不是被寡嫂带大的,他有父母双亲的!而且脸也不黑,是个白面书生。

包拯还没有正式走上仕途,刘筠却已经饱经风霜。一老一少很多相处的时光,淝水之滨,杨柳树下,院落宁静,包拯从严肃豁达的恩师这里学到了很多。后来书写历史的人,对他们的盖棺论定,赫然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刚正不阿,性不苟合,临事明达,治尚简严,勤政爱民,生活简朴……包拯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号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清官。

三年后,刘筠病死在他热爱的庐州城。生前,他似乎已经预感到了什么,为自己营造了冢墓与棺木,并自作墓志铭,做出了终老是乡的打算。

刘筠膝下只有一子,不幸早夭,他去世之后,家里的田产房屋因无人继承被官府没收。包拯此时已经身为显贵,知道后,特别向朝廷奏请在刘家宗族内择人为恩师的后人,并将资产还给了他家。

■链接

刘筠一生以道德文章立世,为人们景仰。但在《宋史》上记载,晚年的刘筠因替同乡一位富人向朝廷奏请恩典,使人们对他的清议有损。其实以一般人情世故来看,不过是难却同乡情谊,做个顺水人情,算不上什么污点。这则记载,一方面,可知古代史家执笔的严格。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宋代社会,士林清议——也就是读书人的看法,对于官员们的监督作用。

刘筠诗歌选摘

【柳絮】 半减依依学转蓬,班骓无柰恣西东。平沙千里经春雪,广陌三条尽日风。北斗城高连蠛蠓,甘泉树密蔽青葱。汉家旧苑眠应足,岂觉黄金万缕空。

【汉武】 汉武天台切绛河,半涵非雾郁嵯峨。 桑田欲看他年变,瓠子先成此日歌。夏鼎几迁空象物,秦桥未就已沉波。 相如作赋徒能讽,却助飘飘逸气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