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学习:乳腺导管扩张症

 caoyujie2007 2016-02-23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并不少见的良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 50~60 岁。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被误诊为乳腺癌。

现结合宾夕法尼亚医学院的 James 博士在 auntminnie 上发布的病例来对该病进行介绍。

病史

54 岁女性接受钼靶筛查。

影像学检查


图 1 乳腺钼靶右乳


图 2 乳腺钼靶左乳


图 3 乳腺钼靶右乳


图 4 乳腺钼靶左乳

影像学发现

钼靶示双侧乳晕后方见对称性分枝状管状略高密度影。余可见少量散在良性钙化灶,未见线状、分枝状或不规则等恶性钙化灶。未见肿块及结构异常。与之前的检查相比,以上表现较前未见明显改变。

鉴别诊断

导管扩张,正常变异,泌乳性改变,浆细胞性乳腺炎,输乳管鳞状化生,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血栓性静脉炎。

诊断

乳腺导管扩张症

病例要点

乳腺导管的正常解剖:输乳管,直径通常为 0.5 毫米到 1 毫米,汇聚在乳头旁形成更大的收集管道。

导管扩张症:导管直径大于 2 毫米,或壶腹部分大于 3 毫米,扩张主要累及乳晕下导管,较小的周围导管很少受累。

发病年龄在 30 到 70 岁,中位年龄为 55 岁。病变大多数累及 3 到 4 条导管。扩张的导管内可有液体、粘稠的分泌物或碎片等成分。

病因及病理过程尚不明确。导管周围炎症、导管肿物堵塞、腺体萎缩或引起分泌物瘀滞的情况均有可能引起导管扩张。

吸烟(可以导致输乳管上皮化生,并可导致导管扩张),高催乳素血症是导致乳管扩张的危险因素。体重、酗酒和哺乳并不会增加导管扩张的风险。导管扩张并不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与其他乳腺肿物(良性或恶性)没有相关性。

大多数病例无症状,多为钼靶时偶然发现。自发性或非自发性乳头溢液,溢液从透明到奶白色到血性。乳晕后方可触及管状结构。

影像学特点

一般特点:双侧对称性乳晕后方导管分支扩张。

钼靶:乳晕后方管状分支状放射状高密度影。高密度影由乳头向四周放射状分布,若分布不对称则需要警惕乳头状瘤或导管原位癌(DCIS)的可能性。

良性分泌性钙化可发展为导管扩张。其他可疑的钙化,如线性、多形性或无规则性钙化灶则需要仔细评估恶性疾病的可能。

编辑:刘芳

回复「 0107 」,获取答案。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影像时间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