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如人生重来,我会提醒自己的7件事...

 潺潺流水银光闪 2016-02-24
播放GIF
Elaine:
当时年轻气盛,曾觉得自己总是对的;理解是万岁的;努力总是有回报的;时间是不应该被浪费的;人生应该是精彩每一天的。
但现在看来,非但自己有可能错;理解也并不解决实质性问题;努力还要看平台和机会;只要你自己愿意,被浪费的时间就不算是浪费,人生总是好坏交错着来,平淡才是主旋律。
庄子中说到: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之以非也。意思是蘧伯玉活了六十年,一直随着年月而变化着,未尝没有当初认为对的东西而后终于觉得是不对的。视角广大和承认一切皆有可能是一个人成熟的一个方面。
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对未来的自己和年轻你的人或许有些裨益。
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

据说,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一个人无论他现在多大年龄,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以前的日子,只不过是在绕圈子而已。新生活的第一天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在我19年的职业生涯中,曾经做过5份工作。第一份职业中学语文教师,1年半,第二份职业广告公司销售经理,2年(这份工作挖掘到我的不屈性格和销售潜力),当时还兼职做一家艺术公司公关经理1年(这份工作比较有趣,当时做了不少媒体活动),第三份职业在朋友的广告公司做销售总监1年(这份工作纯赚钱,不赚能力),第四份工作在一家港资贸易公司历任市场经理、销售总监、首席代表(这份工作给我很多满足感,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家公司)、最后一份工作在一家欧洲集团公司任市场经理、销售经理(是我目前事业的基础),做了6年,之后自己创业6年。从一个语文老师到咨询公司总经理,我走了12年。但我回想过去,我依然遗憾地认为,在过去10多年中,我更多时候只是满足于把当前的事情做好,做到比别人更强大,但很少有时间想一想,这些事情和未来的我想要拥有的事业有什么样的关联?或者说,我只是在一条我偶尔走上的路上表现得比别人略好而已。但如果当时的我有更明确的目标和眼界,我可能会在金融或创意领域吸收更多的养分,而拥有不一样的精彩。

你从平台得到的,都不能带走,你为平台付出的,才是自己的。

前一阵,我的微信圈里有人转刘润老师的话: 我真的很幸运,能够很早的时候就站在微软的平台上,认识那么多牛人,学到更多。最后还能保持清醒的认识,哪些是平台的,哪些是自己的。你从平台得到的,都不能带走,你为平台付出的,才是自己的。

这番话深入我心。很多年轻人一毕业就进好公司,在大公司的光环下步步生辉。但孰不知,这些公司稳健运营多年,系统完善,流程周全,换个其他人也一样可以做到不差,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做出来的业绩就是代表自己的能力。真正的能力表现方式是你给予平台的,而非你从平台得到的。想想进公司之后,你为公司做了些什么?而这些事情又带来什么样的贡献?公司得到的是贡献本身,而你得到的是能力和经验。所以,客户、市场、订单都不是你的,但由此延伸的人脉、判断力、思维方式、勇气与智慧却成为你的可贵财富。

顺境赚钱,逆境赚能力。

港片《岁月神偷》曾赚取我不少眼泪。其中吴君如扮演的“侠盗罗嫂”给一双鞋分别取了名字,叫做“一日难,一日佳”。人生总是一日难,一日佳,难一日,佳一日。从来不存在一帆风顺的人生,从来不存在事事顺利的公司,顺境和逆境交错着来才是真实的人生。但过去的因为已经过去,总归是好日子。顺境赚钱,逆境赚能力,难道这还不够好?

我不敢说我有面对绝境不放弃的信念,但在我天生的性格中,就已经带有“不信邪”的基因在里面。不信邪就是遇事多想想还有什么其他可能性,不信邪就是相信凡是和人打交道的都不是定论,一定有可通融之处,不信邪就是到了最后一刻也不放弃。

早点学投资,规划财政很重要。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由的各种变体,如财务自由,时间自由、心灵自由。而你的经济情况在某种情况下意味着你的部分自由度:你可以选择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当你没有这种财务自由,则我们必须在被迫的情况下做许多并不愿意做的事情。

在这个方面,我觉悟得比较晚。很多年以来,我一直和投资理财没有太多交集。唯一的投资就是在04年房价还不是很高的时候买了房,这意味着我当时的投资在10年后翻了大约8倍。这当然不是一个好例子,只是因为中国市场的特殊性,使几乎所有的买房人都不会失利。

我真正想说的是:只知道努力工作的人,其实是丧失了另一种赚钱的机会。所以,无论你的工作多么忙,生活多么无聊,都要花一些时间去学习一些投资和理财的知识,在摸索中渐渐成长。在投资方面,你起步越早,你的收益就越大,因为你可以用较少的资金来摸索出最适合你的投资理财的方式,而在有了较多资金的时候就可以享受这种方式给你带来的便利和价值。统计收入和规划支出是你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多和圈外人交往。

人都喜欢小圈子,似乎圈子越小,越精英,越高大上。其实圈子给人带来的感觉更多是舒适感。因为大家是圈内人,说的都是熟悉的话题,聊的都是熟悉的人事,发发感慨,交流心得,看上去很美好。

但是你要知道,世界上有“眼界”两个字。我们所看到的,构成我们的所有世界,我们所讨论的,决定我们的所有行为。因此,如果你不打算和你圈子外面的人聊聊,你就是一只自认为眼界很开阔的井底之蛙。一个所有朋友都是来自于工作关系的人,人生无聊度可想而知。

我建议所有的朋友都要建立自己的几个不同圈子,如果觉得实在精力有限,至少不少于2个圈子。一个圈子是所谓的工作圈子,同行交流,一个圈子是所谓爱好圈子,志同道合。此外还要养成和不同行业的人交流的习惯。未来的成功基础是奠定在专业能力和资源整合之间。

做人真诚、义气。

做人真诚、讲义气是总是好的。虽然有时会受些骗,受些伤,但总体来说,有更多朋友会因此信赖你、喜欢你、帮助你,会有很多真正用心来对你的朋友。做事大气,愿意吃点亏,尊重他人,不斤斤计较,输得起,这才是人人心目中的好兄弟,好朋友。在工作中也是如此,无论是同事、客户、供应商,不要太计较,更不应太刻薄,太咄咄逼人,能帮一把是一把。你要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念情感恩,是善良的人。

所谓20岁靠勤奋赚钱,30岁靠能力赚钱,40岁靠仁义赚钱。除了富二代,高富帅,年轻时候努力是唯一出头机会,越努力,你越有机会,到了30岁,就靠能力和经验赚钱, 有了一定基础,节奏可以稍慢,但结果不会变差,在40岁上下的时候,就一定是靠机会和人脉赚钱。

保持终生自省和学习的习惯。

教育家陶行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的时候,要求全校的学生养成每天自省的习惯。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做到每天四问,第一问,你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你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你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你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每天自省,方能有所进步。学习是我们探索世界、更新自我的方式。而我尤其喜欢梁文道先生说的那段话:我们的学习不需要别人来告诉我做的好不好,甚至不是为了将来要做学问,做学者,出论文来证明学得怎样,那种乐趣本身让我觉得自己很快乐,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在增长。这种能力的增长与其说是功成名就的能力,倒不如说是以一种喜欢。这是一种终身的STUDY,在学习的时候获得报偿和快乐是立即的,直接的,甚至带给你一种人生的意义。但是在今天,我们讲得更多的是下班以后去念MBA,考证书的学习,这种LEARNING 与前者的区别在于它通过一种能力来获得物质的回报,报偿是间接的。

这真是太好的表述。我希望所有看这篇微信的朋友都能拥有前一种学习的快乐。

人生苦短,来日方长,愿大家都快乐地实践自己理想。

上海高趣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 | 资深职场专家 | 交通大学MBA | 国家一级商务策划师 | 二十年营销管理经验 | 曾任欧洲最大咨询集团Mercuri International 高级顾问 | 培训辅导学员超过10万人。
快快点击报名参加美女老师讲课视频~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一点资讯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