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胰岛素治疗3 大要点:起始时机、控制目标、治疗方案

 医学文摘拾遗 2016-02-24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高,糖尿病患者总数约为 1.14 亿,但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仅为 10.24%,糖尿病的管控任重道远。


1 型糖尿病,也称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需要胰岛素来控制血糖。2 型糖尿病往往在诊断时胰岛 β  细胞功能已丧失 45%,若不进行有效干预,随病程进展,每年 β 细胞损失约 4-6%。


所以,长病程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与 1 型糖尿病患者类似,内源性胰岛素也是缺乏的。因此 2 型糖尿病患者在任何阶段都存在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的问题,最终也需要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因、病程不同,低血糖发生情况也不尽相同,因而每位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目标以及所采取的胰岛素治疗方案也会有所区别。胰岛素个体化治疗在血糖控制达标与低血糖、体重增加以及合并症风险的平衡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胰岛素个体治疗的3大要点:胰岛素起始时机、血糖控制目标、胰岛素方案。


胰岛素起始时机


一个纳入 7 项研究、共 893 例新诊断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对新诊断患者早期进行胰岛素治疗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 β 细胞功能。


国内一项纳入 382 例新诊断 T2DM 患者(基线 HbA1c 7.5-12.1%)的多中心随机对照平行组研究显示,与口服药治疗组相比,新诊断患者早期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助于 β 细胞功能维持,并可长期获益。


指南推荐对于 HbA1c>9% 或空腹血糖 >11.1mmol/L的新诊断 2 型糖尿病患者可使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3种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详解


血糖控制目标


UKPDS、ADVANCE 和 ACCORD 等多项研究提示我们需要对糖尿病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目标。


个体化治疗目标的决定因素包括:患者的治疗态度和付出、与低血糖或其他严重事件相关的风险、疾病持续时间、预期寿命、重要合并症、已知血管并发症、资源和社会支持系统。


相对来讲,若患者治疗态度好、愿意付出多、低血糖风险小、病程短、预期寿命越长、没有合并症(尤其是没有心血管并发症)、资源和社会支持良好,则个体化治疗目标和策略就应该相对严苛和积极,反之则需要相对宽松。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各国指南推荐在不同临床情况下的血糖控制目标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案


常用的胰岛素分为餐时胰岛素、基础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不同的胰岛素种类满足不同的临床实践。同时,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和持续时间在个体之间也有较大差异。


1. 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


预混胰岛素每日 1-2 次(预混人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或 基础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人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2. 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 3 次注射 或 基础+餐时胰岛素每日 1-3 次注射 或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


综上所述,在临床实践中,糖尿病治疗应该充分尊重患者间的差异,结合具体病情以及患者经济能力,选择安全有效、符合成本效益的药物。


更多详情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或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观看于淼教授精彩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