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链家涉嫌设套诱导购买者高利率购房的真实原因

 昵称21921317 2016-02-24

房地产中介链家,涉嫌故意布局,诱导购买者买下被抵押的房产的新闻让人毛骨悚然。

想起链家的一个广告“我错过一单生意,他们却留住了一个家”,这句话多温暖,然而花了大把银子做了那么好包装的链家,一夜之间就被媒体撕的赤裸裸。而这则丑闻,也彻底将整个中介行业拖入万劫不复的社会舆论中,消费者与中介的矛盾也再次激化。


今天链家大面积撤消了上海地区门店内部橱窗广告。




就在链家个案的背后,房产中介行业也在上海房价飙升的背景下备受质疑。2月23日上午,上海市消保委召开上海市房产中介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发布会。

调查结果显示,消保委在消费体察中发现,消费者对房产中介行业“不满意”的占52%。而购买过房产中介服务的消费者遇到问题的比例高达84.8%。其中,71.1%的消费者遭遇电话骚扰,34.4%的消费者发现中介虚标房价,15.2%的中介不让交易双方见面,还有15.1%的消费者发现其隐瞒房产真实信息。


其实,房产中介面临的这一场信任危机,是常年病灶积累的一次总爆发。


>>>>不择手段:促成交、获佣金、抢房源、抢客源


中介的名声不好,这是普遍的认同。

中介机构在网上挂出一些看似非常诱人的房源,吸引到购房者,购房者打电话要求看房时,中介再推销其他房源,这就叫做钓鱼。是中介行业惯用手法,目的是通过增加客流的提高转化。



这两年,房产行业出现新玩家,移动互联网大潮下的房产O2O平台异军突起。这些平台没有线下门店、有的没有经纪人、没有实力包袱,主动承担“真房源”的巨大工程。


房多多、爱屋吉屋都做起了真房源,前者通过房东挂牌、地推上门验真确保真房源,后者也通过可视化的方案把房源搬上网。不同的是房多多的房源审核是采用前置方案来解决假房源的,相对比较先进也比较有效。爱屋吉屋则在广告宣传的投入上规模较大。


受此影响,中介也开始通过转型给自己洗白,从而争取更多的客流。

尤其是链家,不仅提出真房源服务,还说假一赔百,但像新闻发生的那个案例一样,链家也最基本的产调都不好好做,真房源的可信度降低冰点。


同时,中介继续力推“签赔服务”。但是,2015年签赔事件,中介又成为了制造高房价的始作俑者。这一次中介是要骗取房源,他们用签约独家迎合了卖方的心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房价的上涨,造成垄断。这其中为抢到更多独家房源,中介甚至将独家房源签约情况与员工收益挂钩。


而这一次,链家高利率借贷的事件就更可怕了。

为了快速促成交易,拿到佣金,链家高利率贷款给用户,明目张胆的踩着法律的红线置购房者的资金安全不顾。最后出了问题,链家给出的又开始模棱两可,捣糨糊。今天东方网报道说,从上海市住建委获悉,链家公司相关门店存在不规范经营行为,上海市住建委已展开调查,涉事门店及相关经纪人员的网上签约资格即日起被暂停。



话说回来,当初链家刚进入上海,优质的服务,客户数据保密以及无购买意向客户标记并不再骚扰确实标新立异。

但是,在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压力下,在房多多这种的新生力量的促动下,行业巨头链家发现自己行动上已经有垂垂老矣之相。

危机感让链家失去了理智,其扩张的决心和力度,令人咋舌,2015年一夜之间链家占领上海的每条街道。但是扩张的风险隐藏在这种一夜春风的速度里,很多客户开始无止尽地接到链家的骚扰电话,即便你明确告知他你不想买房,他们依然如狼狗一样追逐着你。


管理的滞后,服务的稀释,链家已经被糟蹋了。



>>>>促成交易落袋为安 谁还管你是死是活


有人说,流氓会武术拦也拦不住,这句话形容中介真的挺切帖。

中介靠佣金养活自己,它的根本性质是以销售为导向的。

很多统大型品牌中介公司一直以来都对外宣称,他们对经纪人有着比较严格的梯级培训培养体系,在后续服务保障方面,他们有包括过户专员、贷款专员、风控专员等交易保障团队。但事实是,中介公司的一切目标是快速成交、签约以及完成交易快速收佣。



在以交易为导向的思维模式下,中介门店、中介办事机构更像是信息贩卖集散地,并不在乎服务,要想将买房卖房后续的风险隐患预防做到前置是很难的。

就像新闻提到的案例,链家的目的是促进成交,至于上家的信用下家的还贷能力,以及房屋抵押的情况,他是不管的,他们有律师团,也有野路子的中介业务员只要付了中介费,其他的债权债务问题都是上下两家的事。

表面上,
链家天天对外称自己是大平台,其实正真的平台从服务形式到服务内容及质量和传统中介有着天壤之别。

第三方平台型,输出的是服务,一切以用户思维为导向,保证用户的利益,给客户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及体验是平台发展的核心。
第三方平台本身都没有销售人员,好比房多多,它没有自己的经纪人,买家卖家的交易行为透明自由的。为了让平台高速健康运转,平台只履行自身的监管和服务职能,而且为了规避风险,一切服务都是前置的,比如房源审核以及风险担保、专业委托服务。


很多人以为搞一个网站搞几个APP就是转型成平台了,其实真正的悲哀他们根本没意识到。中介就是中介,无论它披着什么样的外衣,背后的理念才是关键。



>>>>信息和知识壁垒正在瓦解 第三方交易平台更透明


即使被千夫所指,中介依然能在市场上如鱼得水,尤其是去年很多经纪人赚的盆满钵满,虽然服务差,钱到不少挣,原因就是房产中介佣金是和价格挂钩的,而不与服务挂钩。

之所以不挂钩是因为,行业有很高的信息壁垒和行业知识壁垒,房源信息长期掌握在中介手中,经纪人之间更大程度上拼的是谁的信息壁垒更高,壁垒高就容易垄断资源,这是抢占市场最古老的方法。除了信息壁垒,二手房市场的交易流程复杂,牵扯到很多很复杂的专业知识、法律知识,金融知识,很多购房者一时间很难弄明白,而
这一切都让中介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这时候谁还会好好最服务。




但是,笑得了一时,笑不了一世,长期看,中介已经无药可救。移动互联网正在加速中介这种以信息为商品的商业模式的灭亡。如今买家卖家对其信任已经全面崩盘,矛盾和排斥已经达到顶峰,而互联网的第三方平台进行自由、透明的房产交易正在逐步形成使用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