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苕上拾穗(74):朱氏宗祠·徐中行墓

 流金岁月757 2016-02-25

苕上拾穗(74):朱氏宗祠·徐中行墓

                                      文房养眼图(9,来自网络)

    3月7日,晴。

    嘉兴“采菊”昨下午驱车来南太湖畔拍“放‘食藻鱼’”,但只剩“空空荡荡”。此前上午湖州友人转告她“下午继续有放,来一车放一车”。

   “采菊”后对湖州友人说:“拍不到放鱼,我就拍堤坝。越拍越伤心。上次我来太湖边时,还看到边上有很多大树,长得很粗,这回给全砍了,心痛死了。”“我以前常骂苏州无锡那面,太湖没我们湖州保护的用心,但现在让我无话可说。这么好的护堤树,为什么要砍去?”“我不会白来,什么感兴趣的都拍。因为今天拍了,说不定明天就没有了。”“长兴弁山碧岩寺,上山的道,以前都是历史上留下来的青石板,很有味道。上次我再去,伤心死了,全改成了水泥板。”

   “我老家在湖州,对湖州很有感情。我感觉湖州的人文比嘉兴厚,但年轻人喜欢这块、搞‘田野调查’的人太少了。”“如果有个小圈子多好啊。现在有数码相机,私家车,调查起来很方便的。”

   “采菊”告知湖州的朋友,她准备花十年的时间“跑太湖”,它的形成、历史文化风俗等,“然后再出书”。

   近些年,“采菊”和她的“老师”、民间摄影家黄才祥一起,“创办了《嘉兴日报》的人文地理版”。有多篇图文“田野考察”刊发于《华夏地理》等国家级相关期刊。有自编花卉作品集。

   “采菊”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所学专业与今日热心的“文史”无关。

 

   在外办律师事物所的朱力勤昨再回长兴白溪村“寻根”。朱近年热心研究传统文化,对长兴土著、血脉所系的白溪朱家一直不懈寻根问祖。朱这次寻根有了重大收获:一位管理重修后的朱家祠堂的朱氏后人,将花费数千元扫描的朱氏宗谱在电脑里拷给了她。

   朱力勤再次参观了朱氏宗祠(牌额由浙江书协主席、朱氏后裔朱关田题写),拍了诸多照片,询问相关情况。朱力勤对陪同的友人说:“太开心了,回去写文章。”

   朱力勤获得的朱氏宗谱,为“白溪朱家祠堂12卷《紫阳宗谱》”,1920年编撰。近年在当地朱氏后人朱汉良家发现。世家年谱刊有历代朱氏名人画像68幅,“济物利人”和“富不骄,贫勿贱”等规制考18例。朱氏紫阳宗谱共12卷,从始祖至今已有文、思、承、景、懿等12支宗派。1997年福建省永泰县编篡朱氏族谱来此寻根问祖,考查人员专程两赴长兴白溪村,为永泰县朱氏新谱寻找定位依据。 

     根据记述,朱氏一世祖朱熹居江西婺源。长兴白溪朱姓始于南宋时期,是大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朱熹之孙朱钰,落户长兴散布的一支朱氏后裔。朱钰曾任长兴县令,卸任后于南宋末年定居于白溪。

   朱氏《紫阳宗谱》的白溪祠堂,建于南宋端平年间(公元1324年),明嘉靖(1532年)由隐士朱升重建,双名“画庄”。据1920年版(中华民国九《白溪紫阳朱氏宗谱》记载:明嘉靖时(公元1522—1567年)朱氏第十一世祖五溪公朱时忠在原宗祠旧址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9年),朱宏轩又重修宗谱和白溪宗祠。

苕上拾穗(74):朱氏宗祠·徐中行墓 苕上拾穗(74):朱氏宗祠·徐中行墓 苕上拾穗(74):朱氏宗祠·徐中行墓
苕上拾穗(74):朱氏宗祠·徐中行墓 苕上拾穗(74):朱氏宗祠·徐中行墓 苕上拾穗(74):朱氏宗祠·徐中行墓
                 朱氏宗祠资料照片
 

 

    朱氏宗祠主体建筑坐北朝南,由中路和东路两组建筑组成,占地面积约为1265平方米。中路自南到北分别布置有门厅、正厅、披屋、东西两厢及西附屋,东路由门屋、中厅、后厅及连廊等组成。
      朱氏宗祠自2005年10月开始保护性维修工程,目前一期修复工程已经结束。

 

    长兴白溪村位于长兴县城北、现行政中心东侧。当地文史爱好者周柏年曾在一篇文章中如此记述白溪村:“村里的名胜古迹有圣旨庙、圣旨桥、朱家祠堂(原名白溪画庄)。圣旨庙、圣旨桥在毛家浜,现为村文化中心,学校、村办公室驻地。据传,长兴下箬人南朝陈武帝(霸先),未做官时,一天在此干完农活后休息,梦见一老人走来,对他说,你当大贵。当陈霸先当了陈朝皇帝后,回忆起梦里老人的话,便下圣旨,在此建庙、造桥,以纪念这位老人。现圣旨庙已圮,遗址尚存;圣旨桥为三孔石桥,现保存良好。”

   “圣旨庙原地名为陈家浜,系陈氏所居。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占领陈家浜,并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因当地人称太平军为‘长毛’,故后来把陈家浜改名为‘毛家浜’。”

    周的文章里也细介“朱家祠堂”:“为明末隐士朱升所建,名白溪画庄,系歇山顶砖木结构,形似北京大和殿。内有木柱4根。大殿与两面廊屋基本完好。祠堂前面,原有一对大石狮,高围2×1.5米,为县内罕见之物,毁于‘文化大革命’之中。朱升世居白溪,8岁能文,9岁补诸生,时明怀宗(崇祯)需才,亟命大司成合,较国学12000人,只拔朱升等6人。后有人阻挠而放归乡里,过隐居生活。朱升论古有独到见解,尤工书法,钟王笔意,筑白溪画庄,隐居教授,卒年66岁。善谋略,多远见,博学多才。且是研究茶叶的专家,著有《茶谱》四卷、《最乐堂》诗文三集等。”

   说起长兴“文革”期间毁弃的名人墓,应有不少。道人有记得“本家”徐中行的墓也在其中。

   查《长兴县志》,果有记载:“(徐中行)墓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

   百度搜索:徐中行(1517—1578),明代文学家、字子舆、一作子与、号龙湾,天目山长兴(今属浙江)人。美姿容,善饮酒。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出为汀州知府,改汝宁。后谪长芦盐运判官,迁端州同知、山东佥事、云南参议、福建副使、参政等职,累官至江西布政使。

   历史记载徐中行为奸相严嵩所害:“广东贼萧五来犯,御之,有功。策其且走,俾武平令徐甫宰邀击之,让功甫宰,甫宰得优擢。兵部武选司杨继盛上疏弹劾奸相严嵩,被囚系狱,中行不顾牵连,公然探狱,赠送食物。继盛被害后,又为其料理丧事,引起严嵩忌恨,被贬为长芦盐运判官,迁阳州同知。”在另位形徐的本家徐阶当政期间,他“迁湖广佥事,积贮粮,救活饥民万余。在福建任上,省城西湖滨隙地,为豪右湮塞侵没,下令修复,并捐俸筑堤创阁,闽人立祠纪念。”

    嘉靖四十五年,因母丧徐中行回长兴,与吴承恩结为挚友。隆庆初年,吴承恩在长兴蒙受冤狱,经徐中行营救获释。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明“后七子”之一。著有《天目山堂集》20卷、《青萝馆诗》6卷,传于世。

    徐中行“卒后葬于雉城东河泊所,王世贞撰墓志铭”。墓志铭题词为:“屈指流年醉里论,清溪如旧泪痕新,也知不乏追随客,谁是当时共济人?龙湾北岸骨堪栖,漠漠愁云片片飞,一种印出寒食地,白公坟畔酒成泥。”

    “美姿容,善饮酒”的徐中行徐中行

—————————————————————————

附搜索的其他相关资料:

徐中行-诗词特点

 

 

徐中行苕上拾穗(74):朱氏宗祠·徐中行墓
明代七律范本
徐中行为后七子之一。他一生到处为官作宦,诗歌多能描绘各地的山川风貌和社会习俗,并寄寓到处奔波的无限感慨和怀念乡土的悠悠情思。如《初入滇关》写“白日开南缴,青天豁大荒”,概括滇疆的景色,笔力苍劲。贵州人陈田认为,后句“非至滇境者不知其妙”,实为会心之论。《盘江驿舍阻雨寄汪惟一》,勾勒了“春早蛰龙蒸赤水,夜深山鬼啸青林”的盘江驿舍,同时表露出“谁怜妻子累,实恐衰年瘴疠侵”的惆怅。《暮发滁阳》写“悬崖青欲滴,芳草绿堪迷”的美景,同时发出“洵美非吾土,翻然忆故溪”的感喟。徐中行善长七律,“闳大雄整,卓然名家”(胡应麟《诗薮》),如《山陵道中风雨》、《答孙侍御秦中见怀之作》、《送莫廷尉之任南都》,都是苍然爽健的作品。其中“北上萧关太白高”、“建业心青法署高”、尤为人们称赏。

 

徐中行-诗词评说

徐中行的诗内容总的说来不够丰厚,且看得出在刻意学杜甫,但摹仿有迹,缺少杜甫诗雄浑沉郁的情致。他的散文创作更是有意矫揉,成就亦不高。

徐中行-作品赏析

 

徐中行明代滇南建筑苕上拾穗(74):朱氏宗祠·徐中行墓
明代滇南建筑
[得滇南除目戏作]

 

余昔四十时,秩已忝金紫。
弃捐垂十年,仅乃复其始。
故璧则犹是,马齿加长矣。
顷失曾不忧,今来亦何喜。
未能免俗缘,栖栖聊复尔。
终当拂衣去,相从鸱夷子。

 

[暮发滁阳]

荒城一骑出,落日万蜂西。
涧水流人影,松阴散蹄。
县崖青欲滴,芳草绿堪迷。
洵美非吾土,翻然忆故溪。

 

徐中行苕上拾穗(74):朱氏宗祠·徐中行墓
旗亭

 

[董体仁送余至固节旗亭饮别赋此贻之]

自古销魂地,经过复此亭。
布衣交自重,尊酒眼偏青。
柳色春堪惜,骊歌老倦听。
因君怀旧侣,落落叹晨星。

[入桐江]

奔流千折下,峭壁两崖分。
樵径冲江雨,渔舟宿岭云。
布帆林杪见,水碓月中闻。
独有披裘客,千秋不可群。

徐中行-并称"后七子"

 

嘉靖、隆庆年间(1522—1566)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名称首见于《明史·文苑·李攀龙传》。因在前七子之后,故称后七子;又有“嘉靖七子”之名。“后七子”中的王世贞、李攀龙、谢榛、徐中行与宗臣等人集聚京都,结盟“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文学流派,延请画工而作《六士图》,以张声势。因他们均与严嵩不合,引为顾忌。

 

徐中行-诗碑

 

徐中行苕上拾穗(74):朱氏宗祠·徐中行墓
徐中行诗碑
徐中行诗碑:此碑位于泰山灵岩寺内。碑高246厘米,宽99厘米,圆首方座。系明万历改元(公元1573年)春正月十三日,吴兴徐中行题书,长清县知县刘启汉立石。诗文共10行。满行l8字,字径l0×10厘米,行楷体。息驾逢初地,挥毫及早春。

 

 

铁园藏委折,银壁削嶙峋。

秀自分东岱,开应得化人。

莲奇仍类岳,松古似经秦。

壁悟移舟灵,泉知卓锡神。

笑参金粟佛,敢谓是前身。

其一:列岫围丹壑,诸天出翠微。云霞明客路,薜荔暗禅扉。御墨金为榜,神僧铁作衣。塔窥清溪上,钟袅白云飞。挥尘深玄理,忘筌学息机。乍如逢慧远,日暮儋忘归。

其二:万历改元春正月十有三日,吴兴徐中行书,长清县知县刘启汉立石。

徐中行墓诗

明代王世贞为徐中行的墓碑题词:屈指流年醉里论,清溪如旧泪痕新,也知不乏追随客,谁是当时共济人?龙湾北岸骨堪栖,漠漠愁云片片飞,一种印出寒食地,白公坟畔酒成泥。

徐中行-名人逸事 

 

徐中行苕上拾穗(74):朱氏宗祠·徐中行墓
碴蚜山
嘉靖四十三年,吴承恩被委以浙江长兴县丞。其间吴承恩结识了湖州府长兴人徐中行,两人成了莫逆之交。徐中行任河南汝宁知府期间,遍游天中胜景。当他结识吴承恩之后,听说吴承恩在写作一部奇书,名曰《西游记》,十分赞赏。徐中行多次向吴承恩讲述汝宁府境内的嵖岈山景色,特别向吴承恩讲述了自己数次登临碴蚜山的感受,并高声吟咏了自己的诗作《嵖岈仙踪》:嵖岈山上觅仙踪,石猴屹立半空中。圣僧讲经训愚顽,正果得道始大成;吴承恩听了徐中行的讲述,很有些心驰神往,尤其是听说唐僧曾多次到嵖岈山讲经,并教化石猴成为徒弟的故事。徐中行并推荐道:“写《西游记》”不可不走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可不到嵖岈山,那真是个风景绝妙的好去处啊!”

 

 

后来吴承恩因私自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被弹刻下狱。徐中行设法救吴承思出狱并劝他远行以避祸。吴承恩问行往何处,徐中行说:“可往河南汝宁府嵖岈山,—来避祸,二来可激发创作《西游记》的灵感。”吴承恩由扬州抵南京,乘船溯江而上到达武汉,再由京汉故道骑驴至汝宁府地,终于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秋天,登上了嵖岈山。面前这天造地设、惟妙惟肖的石猴形象如同黄钟大吕撞开了他酝酿创作《西游记》的艺术闸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