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书法的题跋和求跋!

 七秒的鱼 2016-02-25
                    

跋历来是文人墨客的一种雅集形式。在古代,求跋和题跋均非一般书画工匠所为,而是具有较高身份和地位的文人之间的一种文化行为。也即是说,求跋者让题跋者写跋,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和艺术行为。


题跋者,一般均是当时文人圈子里具有较高威望的名流或贤达,品行恶劣者一般是不会让题跋的。而题跋本身也是检验题跋者文化底蕴和书法功底的体现。


在书画史上,明清文人题跋者较多,但明清文人的题跋一般均是当时的收藏家对所藏书画藏品的鉴赏跋或收藏跋。因此,在书画鉴赏中,跋语也被作为书画鉴定的重要标尺。

如被收入清乾隆年间的《石渠宝笈》就是一部收藏有历代书画珍品的著名著录,近年来屡次上拍并被拍出高价的书画珍品,其中大多即出自《石渠宝笈》。《石渠宝笈》之所以被作为当今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一个标杆,其中主要一点就是,其是乾隆皇帝的御藏文物,且每幅藏品上均有乾隆的题跋。但近年来也有专家不断指出《石渠宝笈》中所录藏品的真伪性。

此处且不管《石渠宝笈》所著录藏品的真伪,单说乾隆的题跋。

乾隆是一个有些才华但才华平庸,却又喜欢附庸风雅的皇帝,他一生钟情诗文书画,写了五千多首诗,但几乎没有一首流传,他到处题字,翰墨无数,但乾隆的书法用专业的书法审美标准来评价,可以说几无格调和气息可言,也缺骨少力,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肉乎乎的”。但乾隆的书法为什么一再受到当今拍卖市场的追捧,原因并不在于他写得有多好,而在于乾隆的帝王地位以及其在拍卖市场上的人气。

乾隆不但喜欢写书法,而且喜欢题跋。几乎所有他收藏过的书画珍品,他都题过跋,而且有些还题了好几次。以乾隆的才华,小小跋语的文学价值当不在话下,但其书法功底却不敢让人恭维。乾隆收藏宏富,按理说其鉴赏功夫当属一流,然颇让人疑惑的是,其书法却功力平平,而且打眼的藏品亦不在少数。

题跋与纯粹的书法创作相比,难度更大,更见书者书法、文化和文学功力。有些书法家字写得很不错,但是由于文学和鉴赏功底很差,所以所题之跋水平拙劣,缺乏文学价值,有些题跋者跋语内容尚可,但书法水准欠缺,也影响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

当然,乾隆的书法水平一般,不等于古人题跋水平就一般。在过往文人收藏家中,不乏鉴藏高人,如古之赵孟頫、董其昌、傅山、王铎,近之张伯驹、梁启超等,都是大藏家,又是大书画家,经其过眼之历代珍品成百上千,且其题跋水准亦属一流,可资今人借鉴。

今世之书家或名流,喜附庸风雅者甚多,但大多只是粗通文墨,甚至不通文墨,却又喜欢到处题跋,结果闹出不少笑话。要么所题之跋毫无文学功底,要么喜欢胡吹乱侃,要么书法粗糙,张牙舞爪,毫无审美可言。当今之画家不善书,那么,题跋似应是书家之专利。然当世之书家由于不谙文墨,其所题之跋缺少文化内涵和文学修养。但收藏家题跋也未必称精。

今日之收藏人士,堪称家者寥寥,且收藏家善鉴不善书,看的功夫尚可,若论笔头功夫,却未必在行。所以,有时我们看很多古代书画珍品,一看藏品很精到,但再看其后之今人鉴藏题跋,却已然格逊一筹甚至多筹,与藏品本身格调相去甚远。可以想见,一幅古代书画珍品,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跋语,则如画龙未点睛,终一憾事也。

总体来说,题跋者必须具备书法功底、文学功底和鉴藏功底三种知识素养。而这其中,又是多年人生阅历与审美积淀之结果。当今书家中,真正懂题跋者,少之又少,而题跋堪称精道者,则更为寥寥,总而言之,主要还是文学功底和鉴藏功底欠缺所致。

相比之下,收藏家的题跋水平当较高一筹,但正如前所述,由于当今收藏家善鉴不善书,故题跋称精者亦乏善可陈。而画家则更等而下之了。

当今书家之所以不善题跋,或题跋不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展览影响,追求短平快和平面化的展厅效应和视觉效应,不读书,少读书,缺少文化内蕴,而且不喜写小字,或者说写不好小字,而跋语相对于正文而言,都比较小,正因其小,才更要在笔力上追求精妙。

但当今很多书家都是靠展览获奖出身,本身文学修养欠缺不说,他们喜写大字,或者一味求新求变,求怪求奇,或者是将自己刻意地置于创作的状态,而这种创作很多时候成了一种做作,却忽视了对书法本质的追求。

但现实往往不会按我们预定的方式去呈现。很多时候,一些人往往越是水平拙劣,却越是喜欢到处题跋。在求跋者与题跋者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有意无意的共谋,即求跋者往往需要在题跋者那找到一种提升自己的途径或方式,通过题跋来抬高自己身价;而题跋者也能通过题跋的方式对求跋者的作品指点一二,这样也可显示其文化身份。

如是正当合理的行为,这当然无可厚非,因为好作品终究需要被推出,终究需要伯乐,但问题的关键是,当今的很多题跋,往往充斥着太多伪情感、纯功利、非艺术或非文化的因素。

一般来说,外行人找内行人题跋者甚众,乃是因为,外行人往往借助内行人的话语权,来增加自己作品的文化和学术含量,从而提升自己的市场价值。但更有甚者,很多外行人竟然也为内行人题跋,这就成了当今书坛画界之一怪现状。

内行人求外行人题跋,往往看中的并不是其法书水平或专业水准,而是其艺术之外的权力。这种情况容易在圈子里闹笑话,很多艺术水准低劣之作,也被题上了跋语,而这样的跋语竟被堂而皇之地展示于众,被当成了精品。外行人借助内行的话语权,混淆了公众的审美,并在市场上招摇撞骗,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忽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