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长越丑竟是嘴巴惹的祸?这个刷颜值的时代,全天下的家长都要看

 惠飞歌 2016-02-25

最近,网上盛传:“张嘴睡觉的人越长越丑!”,并给出了非常直观的对比图。

越长越丑竟是嘴巴惹的祸?这个刷颜值的时代,全天下的家长都要看

(左图:女孩6岁时;右图:女孩9岁时)

但随后,有些媒体却发声表明:“张嘴睡觉会变丑” 并无科学依据。

越长越丑竟是嘴巴惹的祸?这个刷颜值的时代,全天下的家长都要看

越长越丑竟是嘴巴惹的祸?这个刷颜值的时代,全天下的家长都要看

那么,

张嘴睡觉到底会不会影响孩子日后的颜值呢?

别急,袋鼠小编这就为您解答。

其实,网上盛传“张嘴睡觉会越长越丑”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人变丑的原因并不是张嘴睡觉,而是导致张嘴呼吸的腺样体肥大

什么是腺样体肥大?

在人鼻咽后壁的一群淋巴组织,叫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它对人体有一定的免疫功能,从外观上很像半个剥了皮的橘子,表面凹凸不平,有5~6条纵形沟裂,这些沟裂易存留病毒和细菌,常引发上呼吸道感染。

正常情况下,腺样体自出生后即开始发育,6~7 岁发育至最大,之后逐渐开始退化。如果孩子小时候,腺样体因为反复发炎,炎症的反复刺激就会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而孩子的鼻咽部比较狭小,腺样体肥大时会引起鼻塞,孩子便只能靠嘴来呼吸。

腺样体肥大为何会使面容变丑?

长期张口呼吸对儿童面部生长发育及牙列的咬合都会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夜晚睡眠的时候,呼吸的气流不断冲击硬腭,就会使硬腭变形,向上高出来,久而久之,就影响了面部的发育,出现 “腺样体面容”,即上唇是短厚而翘起的,下颌骨下垂,鼻唇沟消失,硬腭高拱,牙齿排列不整齐,上切牙外露,面部缺乏表情等。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孩子时期,除了腺样体的问题,还有一个原因是孩子的骨骼结构还稚嫩,更容易改变,如果不是因为呼吸不畅,就算有张嘴呼吸,也只是偶然的,但被腺样体堵住呼吸道的孩子,却是必然的,长期的。

腺样体肥大还有哪些不良影响?

1、易患口腔及呼吸道疾病

鼻腔的作用之一就是过滤空气,用口腔代替鼻腔呼吸,很容易将未过滤的空气吸入体内,而且口呼吸使孩子不能及时将分泌物排出体外,对细菌的抵抗力下降,很有可能导致口腔和呼吸道疾病,其中,咽喉炎是最常见的。长此以往,还可导致孩子口腔粘膜变得干燥,严重的还会影响到肺泡。

2、影响精神状态和智力

儿童长期用嘴巴呼吸,氧气吸入量不够,睡眠质量变差,易造成头部缺血、缺氧,出现上课不专心、精神萎靡、头痛头晕、记忆力不好、反应迟钝等表现。

如果孩子在睡觉时还会打呼噜,这个时候就一定要治疗了。因为缺氧影响了脑子的功能,和孩子身高直接相关的生长激素的分泌也会减少,身高甚至智力都会深受其害。

孩子腺样体肥大该怎么治疗?

1、保守治疗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可使用抗生素加局部用药(滴鼻或雾化吸入)的方法或者采用中药进行保守治疗,急性期可配合使用少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2、手术治疗

腺样体摘除的手术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全过程不超过15分钟。不过,腺样体属于免疫器官,过早切除可能影响孩子的免疫功能,因此一般先考虑保守治疗。但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1)一般如果经药物治疗无效,影响到宝宝的呼吸睡眠,腺样体鼻内镜检查堵塞III°以上(堵塞鼻咽部上部50%以上);

(2)腺样体肥大导致中耳炎长期反复发作;

(3)有明确的扁桃体和(或)腺样体肥大 III°以上者,影响学习、生长发育的,短期内药物等其它治疗无法改善的;

(4)对于年龄>3 岁的儿童,当鼾声长期持续存在(3 个月以上),结合睡眠监测呼吸紊乱和(或)呼吸暂停的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手术。

Tips:目前,除了传统的切除术,现在临床上应用了微创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这一技术可以明显减少伤口出血并减轻疼痛。

延伸阅读:如何纠正不良习惯导致的张口呼吸?

如果只是孩子单纯的不良习惯(用嘴呼吸),则可通过以下方法来纠正:

方法一:通过练习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呼吸习惯

比如:年纪小一点的儿童,可以用低敏透气性好的口腔专用胶带粘住上下唇,使其能够闭口呼吸。而年纪稍微大一点,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肌功能训练器进行唇舌肌的锻炼。例如家长可以在孩子的口腔上腭贴一块口香糖,训练孩子的舌头放在正确的位置,强化记忆,并且用鼻子进行深呼吸等等。

Tips:4周岁开始,孩子就可能有用嘴巴呼吸的迹象了,家长务必要注意他们这些异常的小举动。

方法二:平时,让孩子经常闭口鼓气

可以通过让孩子吹口哨、吹小喇叭、吃棒棒糖、嚼口香糖并吹泡泡等方式,训练孩子闭口呼吸,并且通过舌头和脸颊的运动促进口腔和牙齿的清洁。

方法三:运动时要提醒孩子用鼻子呼吸

运动的时候,孩子都习惯于用嘴巴呼吸,大口喘气,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密切关注,鼓励孩子用鼻子呼吸,长此以往,便能改变孩子用嘴巴呼吸的习惯。

精彩阅读:(直击标题可阅读)

烫伤后要抹牙膏、酱油?千万别被这些谣言忽悠了

警告!再不纠正这样的“动作”,孩子就惨了

宝宝生病要不要去医院?学会这些你就能判断

获取更多大牌专家第一手育儿资讯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医知袋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