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寿眼中的上海#安庆路追忆

 徐汇老寿oykxhg 2020-05-23

安庆路位于原闸北区东南部。东起河南北路,西至浙江北路。全长494米,宽12.2~13.5米,车行道宽6.0~7.0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筑,以英国外交官名命名爱而近路(Elgin Road)。民国32年(1943年)汪伪政权表示收回所有租界,同时以全国地名来命名上海街道名称,以安徽安庆改今名。

从历史来看,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虬江冰厂桥旁首建黑桥头菜市场。光绪三十一年,英国人在爱而近路(今安庆路)建室内菜市场。也就是说上海最早的室内菜市场就是在安庆路上建立的,拆迁前的安庆路菜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原有的基底上翻建的。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八月,境内爱而近路(今安庆路)130号始设邮政支局,隶属上海大清邮政局。这是上海最早的邮政局。

了解上海历史的朋友知道,早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英、美27家洋行组成吴淞道路公司,向清政府诡说修筑马路,骗取了上海道的同意。强购虹口天后宫桥至吴淞的土地。铁路于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动工,光绪二年(1876年)正月初,铁路铺至当时的徐家花园。徐家花园熟悉吗?这就是天潼路814弄的位置,而塘沽路七浦路这里就是当年的铁马路菜场,铁马路就是当年老百姓对铁路的称呼。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到安庆路出现的那些最早都是随周边铁路及交通的便利所产生的,因此尽管它已经是公共租界的边缘地带(天目东路以北就是华界),但是很多民居、里弄建筑群都是在1911年先后建造:安庆路381弄耕山里1911年、安庆路396弄庆长里1911年、安庆路409弄春晖里1911年、安庆路395弄成德里1912年等等。

从上海百业指南图录中可以看到1947年期间安庆路上商号云集,各行各业都在此开设门店及分号,因为此时位于天目东路上的上海火车站已经确立了这个时期最大的交通枢纽,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安庆路上的所有弄堂都是南北直通,可以从海宁路一端通过弄堂来直接走到火车站。

从在安庆路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居民李先生的回忆中可以了解到解放后安庆路最为兴旺的时期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安庆路是上海最早开设的马路菜场,它与胶州路、巨鹿路的马路菜场齐名,同时又由于地处北站地区,交通枢纽之地,北面过来的大闸蟹、南面过来的冬笋都是这里交易的主角。是各路商贩批发的集中地。

而从一个大的区域来看历史上海宁路北地块是名人集聚以及历史文化建筑遗存十分丰富的地区,也是各式特色历史建筑集中,建筑跨度从晚清至民国初期,也是上海仅存的早期风貌特色建筑集中区域之一。南起海宁路,北至天目东路,东起河南北路,西至浙江北路,在狭小地块现有上海市不可移动文物7处。尚存7处为钱氏民宅、均益里、潘氏住宅、福荫里12号、山西大戏院、吴昌硕故居、绍兴同乡会。

  因此在这几年苏河湾整体项目开发中对此地块的保护和利用引发了很多有识之士的关注,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主任(法定代表人)、首席合伙人。系高级律师、高级经济师、上海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第八届上海市律师协会常务理事、区政协委员会常委、区工商联常务理事、区律师工作委员会主任、党委副书记、上海财经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俞建国就撰文《保护和利用海宁路路北历史建筑文化遗存的建议》

他提到:海宁路以北,山西北路以东,李经方建造了图南里等8条弄堂,1.7万平方米建筑,计160幢房屋。安庆路208号272号李经方公馆在1993年被拆除,建造了8层北站旅馆。与李经方公馆有关的建筑,至今仅留下河南北路365弄图南里24号、26号五开间石库门建筑,以及山西北路542弄1至7号欧式连体式二层别墅,这些建筑都颇有特色。365弄图南里365弄24、26号早期五开间石库门,建造于1910年前,如窗台采用麻石台基、青砖石之间灰缝精细如同灯心草。连体式二层别墅之间廊轩连通,采用高大气势宏伟马头墙,墙面雕凿精良的石砖花卉。山西北路以西、安庆路以北的安庆路366弄和天目东路65号的均益里建筑,系洋务重臣盛宣怀于1910年建造的101幢中式石库门,屋顶采用中国传统斗拱风格,被列为第三批上海市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海宁路711弄15号太原坊是旧中国连续担任三届上海市商会会长王晓籁住所。海宁路698号是民国最大私营航运巨商、第七届上海市总商会(1924年8月-1926年6月)会长虞公馆豪宅。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建筑融合巴洛克和石库门风格。山西北路430号花园地处海宁路,是中国著名商业美术开拓者杭稺英画室和住处,在此开拓中国商业美术之巅。大文豪胡适曾居住于海宁路1132弄,和天目东路57弄长兴里以及安庆路487弄庆祥里。在这里曾出版最重要中国白话文报《竞业旬报》,也开启了胡适赴美之旅。海宁路上天保里是江北大亨顾竹轩的居所。上述这些名人在旧上海都曾有重要历史地位。

 山西北路是清末的“老街”。历史上是达官贵人和文化名人集居。山西北路561至541弄复式早期石库门建筑的潘氏住宅被列入上海第三批不可移动文物。其中551弄2号、3号、4号是复式三合院石库门建筑,墙高而陡,条石天井,采用西式彩色玻璃窗户,屋内大堂四周和顶部布满精致浮雕木刻。粱、柱、窗、栅,无所不雕,无处不刻。是卖办和会计师、律师潘土根住所。山西北路330号绍兴会馆,是建于清末的中西合璧建筑。也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长乔石解放前作为中共地下党,曾在这里绍兴中学从事地下工作。山西北路469弄(福萌里)12号建有中西风格石雕仪门,刻有著名书法家高邕“备致嘉祥”。仪门外部刻有西式石雕门楣。内部刻有中式匾额,也是不可移动文物。山西北路457弄61号是一座建于1898年西式钱氏一民宅,已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建筑。山西北路457弄12号是海派画家吴昌硕故居,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北路470号山西大戏院是上海留存不多俄罗斯风格建筑。也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

 闸北区经过多年旧区改造,名人建筑和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已留存不多了。闸北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近几年已有9处被拆迁。其中3处是没有任何批准手续情况下拆迁。还不包括陆氏民宅也面临拆除和已存部分建筑被移位或重新改建。

 闸北历史上北市繁荣,曾经名人集聚,工商辉萃,由于二次淞沪战争,大部分建筑被摧毁。随着河南北路以西,苏州河北路以北,西藏北路以东,以及甘肃路以东的旧区改造,天目西路以南,留在租界的幸存的名人建筑和特式建筑逐步减少。

 闸北区集中清末的一些特色建筑,这在中心城区是十分稀有的,十分珍贵的。阮仪三教授认为看上去破旧的清末建筑,实际是最珍贵,最稀有的建筑,将来用再多钱也无法买来的。徐汇区、卢湾区的保留建筑包括石库门建筑,大部分是法租界第三次扩张后即1916年以后规划建造的,与闸北区清晚期建筑相比,在价值上是不可比拟的。它即见证闸北的历史发展辉煌,也是上海市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和重要历史文化遗存。为此,建议保留和开发以及利用山西北路两边的建筑,建议如下:

 一、将山西北路北部区域建成高档宾馆区。建成如同思南公馆的特式宾馆区。保留山西北路542弄1至7号连体式别墅,以及山西北路561弄至541弄的早期石库门建筑。并将天目东路181弄联合新材的37幢新式里弄建筑改造成宾馆。将均益里作为整体宾馆区进行改造。还可将其他有价值历史建筑移至山西北路西边,如李经方马房(河南北路365弄24号、26号建筑)。形成风格各异建筑群簇拥的高档宾馆区。

 二、在山西北路近海宁路一段开辟文化旅游区。以山西北路457弄12号吴昌硕故居为中心,建成吴昌硕纪念馆。将山西北路457弄61号市级优秀建筑作为特色博物馆,与吴昌硕故居配套连线。将山西北路469弄福荫里12号作为特色文化旅游景点。恢复山西大剧院的俄式建筑特色,作为现代芭蕾舞演出中心以及欧剧演出剧院以及中西音乐戏剧交流场所。

 三、改造山西北路老街成为商业街风貌。如山西北路安庆路还保留老上海酱园特色建筑。并将闸北其他街区拆迁中有价值的商业建筑以及构件移至山西北路。闸北近年来大规模改造,使大批有价值的建筑构件在留失,也成了收藏家揽宝重地。一批有价值构件都被虎视眈眈。如上海历史博物馆去年分别将徐园界石碑挖去,去年12月又将二块刻制社团铭文石雕碑石收揽。

 闸北作为上海历史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地区,上海民族工商界发源地,以及历史上呈现“上河清明图”景象区域,通过历史建筑遗存保护、开发和利用,将它延续,并让人们永远瞻望以及让史实和遗存证明,这是历史辉煌之地,人杰地灵,生生不息,源源流畅。

作者:俞建国

据称苏河湾保留历史建筑逾22万平米,火车站遗址也被列入,上海新一轮沿江沿河开发重点地区之一的原闸北区苏河湾东部地区规划方案已按最新颁布实施的《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优化调整,优化调整后的方案保留历史建筑将由原来的17.25万平方米,增至22.21万平方米。保留历史建筑增加21.2%。

 为加大该地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和传承力度,闸北区(现在要称静安区了)政府放弃了一些商住楼宇项目建设规划。调整后的规划,确定保留各类历史建筑比原规划增加21.21%。

 新增风貌保留建筑主要包括北站街道内的联合新村、北高寿里(有点奇怪的是弄内建筑已经拆除)、均益里、福寿里、康乐里等旧式里弄街坊,山西电影院、上海火车站遗址、大埔旅沪同乡会旧址。其中,仅保留围合在天目路、山西北路、浙江北路内的历史风貌街坊便超过3万平方米。

 建空中连廊设观景平台

 苏河湾绿地将由原来的4万平方米扩展至10万平方米,建设面积相当于两个徐家汇公园。扩容后的苏河湾绿地,南至苏州河,西至浙江北路,北至七浦路南侧规划商办文化建筑,东至山西北路西侧规划商业办公建筑(含范围内城市道路)。

 苏河湾绿地由四个被城市道路严重分割的地块组成。为便于游客通行,闸北区将建设空中景观连廊,连接起分割地块;并在廊道与苏州河游艇码头连接处,设置大型观景平台和休闲类配套服务设施,吸引更多游客驻足观赏风景。

 5分钟到达生活服务网点

 新规划延续了外滩、南京东路的发展脉络,以浙江北路、福建北路、七浦路、曲阜路为公共活动轴线,构建了“井字结构”区域发展骨架。苏河湾东部地区立体交通网络建成后,通过空中连廊、地下通道和地面慢行路径,5分钟可到达生活服务网点、10分钟可到达轨道交通站点、15分钟可到达苏河湾绿地。

 此外,为将苏州河南北连通起来,静安区还将在西藏北路和浙江北路中间增设一座步行桥。

  当然从以上信息可以获知,安康苑土地征收还是一种商业行为,也就是围绕着苏河湾这个大项目进行的大型开发。而由此引起部分居民不愿意离开故土的愿望应该给予理解,再说了既然不少弄堂都已经成为风貌保护范围,那为啥不能留下原住民,而要清空?

由于安庆路土地征收期间摄影人士已经意识到一大片重要的上海历史街区将要消逝,于是很多摄影爱好者以及专业人士都不断的在这条短短的小路上拍摄,这样起码让我们日后可以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图像资料来回味这条有着百年历史的小马路。在此就我自己在此路段拍摄的部分画面与大家分享。

土地征收时铺天盖地的大幅标语

安庆路350弄同发里的石库门建筑

安庆路395弄成德里部分建筑拆除前的状态

房屋被征收后的居民在集中搬家。

北高寿里居民的生活场景

整理搬家物品时翻出的老照片

安庆路市民的日常生活

安庆路市井人物

设摊的崇明人

路人甲

街边小商贩的晚餐

部分街角夜景

在废墟中落幕的安庆路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喧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