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罚,也是一面爱的旗帜

 史荐精典 2016-02-25


     
 

罚,也是一面爱的旗帜

    成功的教育总是充满爱的教育,这一点毫无疑问。我们常把学生比作幼苗,是幼苗,当然需要呵护、温暖;但幼苗会一直生活在温室里吗?要是它们面临杂草、虫害的侵袭怎么办?教育的天空不可能总是晴朗的。为此,教育的惩罚和教育的关爱一样不可缺少。其实,罚,也是一面爱的旗帜。

    教育实践中,我们忌提“惩罚”,因为它极易被误导为“体罚”。当前,随着教育改革在的深入,教师的职业风险日益加大,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更是谈“罚”色变。  面对学生的上课睡觉、旷课、上网吧、考试作弊、抽烟等等,你不能罚他做清洁,因为劳动是光荣的,怎能让学生歧视劳动;你不能让他站,不能让他蹲,因为那都可能是你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罪状。更不要说还有家长的助威、告状。于是,我们的班主任只能忘记严师出高徒的可取之处;只能永远地耐心说服,永远地微笑和慈爱,最终沦为学生生活、学习中的高级保姆。我们的教育也便在这“溺爱”中走向无奈的沼泽。

    永远微笑的教育,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教育。作为第一线的班主任都深有体会。无庸讳言,教育对象中还有大量的顽石,这些学生并不象许多文章所写的,经过几次的思想教育就可以转变。这些学生早就认识了你的“博大”和“宽厚”。他们有时不是珍惜你的苦口婆心,而是践踏你的宽容。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怎么办?我们能怎么办?

    其实,我是想说:宽多数时是害,严常是爱;一味的迁就、忍让,只会导致教育的失败。宽容和纵容只是一字之差。没有惩戒的教育是缺残的教育,特别是中学生,他们处于青春发育期,犹如小树需要阳光、雨露,这些是生长的最起码条件,但小树也会走形,甚至长歪,这就需要及时矫治。当然,教育的“惩罚”全然不同于“体罚”。何为教育的“惩罚”?

    我认为,教育的“惩罚”是在关爱的前提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矫治的强制措施。这个措施首先必须确实必要;其次要有“度”的限制。应当行之有效。“罚”是爱的体现,是爱的一面旗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