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懂学生,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功

 linbnuhhu 2016-02-26
李华 绘

    编者按:读懂职校学生心理,是职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阶梯,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逻辑起点。读懂职校学生心理,职校教师要以积极为价值取向,用心培育积极心态、培植积极心智、培养积极心灵,做积极职业教育实践的“有心人”和开拓者。本期的几篇文章,从现实操作层面,反映了积极职业教育实践对职业学校师生的正向影响。

    高端视点

    做积极职教实践的“有心人”

    崔景贵

    读懂学生是当下职业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读懂学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起点和开端,只有真正读懂学生,才能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读懂职校生心理,需要认识和把握三个问题:一是重点读懂学生哪些心理或群体心理,二是读懂学生心理的标准是什么,三是如何能真正读懂学生心理。读懂职校生心理,主要是读懂心态、读懂心智、读懂心灵、读懂心力、读懂心结、读懂心声,尤其是要读懂特殊特别的青春期,读懂00后的语言、思维和文化,读懂职校生的个性特征和自我意识,理性认识代际间的心理冲突。只有读懂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特立独行方式,读懂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职业倾向,读懂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情感态度,职校教师才算真正读懂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未来。

    读懂职校生心理,读的方式方法与专业视角至关重要。职校教师要善于做学生心理世界的关怀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积极而专业地解读、研读和精读心理,学会倾听与沟通。激励赏识教育是解决职校生问题行为的积极策略,而不能搬用沿袭惩罚、训斥与奴化的消极教育方式。倡导心本管理是引导问题学生的积极心理策略,包括无限关爱、充分尊重、相信潜能、赞赏鼓励、希望期待、宽容耐心和坚持不懈。

    读懂学生心理是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功。一些职校教师总习惯用成年人的目光去看学生,在他们眼中,职校学生也许是不求上进、不够成熟、不谙世事、无聊无助、消极颓废、另类异常的个体。其实学生的心理世界是一个变化变幻而多元多样的复杂系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现实的境遇是,许多职校教师不愿意去研读,或者自以为是地推断臆断,表现出急功近利、实用至上的教育观念,毁人自尊、伤害人格的教育语言,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师生关系,简单生硬、严厉严酷的教育管理,忽视个性、无视差异的学生评价。

    能够真正读懂职校生心理的教育才是最优质、最适合的现代职业教育。读懂职校生的心理,职校教师也就掌握了打开学生心门的一把钥匙,也只有读懂学生的心理,职校教师才会真正理性“认识”学生,了解问题学生的特殊表现是“因何而起”,个别学生的异常反应是“何以如此”。只有读懂了学生,职校教师才能因时而化、因势利导和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的认知思维、职业能力、情感态度、人格特征等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充满生机活力,教育管理服务才能务实高效。职校教师要树立积极的学生发展观,善于从积极职业教育的视角,读懂青春期、心理需求、问题行为、语言文化、师生关系和生命状态,走进心灵、理解心态、启迪心智,从心出发、用心而为、走心行动,努力做理解学生、专业卓越的职校好教师。

    读懂职校生心理,就是要读懂现代职业教育的精髓和实质。现代职业教育要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就要倡导、实践和深化真正卓越的积极职业教育。积极职业教育是一种追求理想的教育信仰和实践范式,是促进和引领职校生成长成人成才的“希望工程”。它从职校生的各种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入手,使职校生所具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充分发挥;它主张从积极的视角认识职校生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帮助职校生自主解决这些困扰自身发展的心理问题。

    “为积极而教、与阳光同行”,应该成为职校教师共同的教育信念。做积极职业教育实践的“有心人”,就要建构人本生本的教育价值观念,建构积极乐观的教育情感体验,建构理性平和的教育文化环境,建构和谐民主的教育人际关系,建构正向引导的教育教学方式,建构快乐幸福的教育管理服务。做积极职业教育实践的“开拓者”,就要走近转型发展大局,走进学生心理世界,走秀教学改革创新,走向积极实践范式,走入校本行动研究,走出卓越教育人生。(作者系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研者视界

    积极职业教育,化解教师“成长的烦恼”

    刘翠英

    有人用一首打油诗来调侃职业学校课堂上师生的表现:老师唾沫飞溅,学生睡倒一片;老师苦口婆心,学生漫不经心;老师慷慨激昂,学生吊儿郎当;老师勤勤恳恳,学生麻木不仁;老师掏心掏肺,学生横眉冷对;老师满面红光,学生两眼无光;老师神采飞扬,学生冷若冰霜。

    这样的课堂生态,难免使教师生出职业倦怠,影响专业化成长。为此,职校教师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读懂职校生心理,对学生要做到关心、关爱、关怀、关切、关注;同时要注重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做到专心、专意、专业、专务、专注。

    专业化成长路上困难重重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一直笼罩在消极的阴影中,在这一阴影下的职校教师专业化成长道路困难重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招生体制上,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总是分数最低的学生不得已选择进入职校。鱼龙混杂的各种招生名目扰乱了招生市场,使得本来就步履维艰的职业学校更加雪上加霜。生源越来越少,生源质量越来越低,职校教师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

    二是从师资队伍上看,缺乏良好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那些既有较高毕业文凭又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员进入职校教师队伍。现有的职校教师对于校企合作、项目教学、实践教学、过程化指导等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和校内的实训室,教育成效不显著不突出,职业成就感低,工作动力不足,职业倦怠现象屡见不鲜。

    三是各种检查评估层出不穷,职业学校疲于应付,无心无力去潜心于学校内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发展。“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件头等大事往往不得不放在各种检查和评估的后面,本末倒置。这种现状也给职校教师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

    四是从职校教师自身情况看,随着职业教育学制的变化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有针对性,职校教师存在着专业化成长道路上的共性问题,那就是:工作压力大,取得成绩小;情感耗竭多,精神补偿少;教育理念新,教学观念旧;社会期待高,自身地位低;知识更新快,自我发展慢。

    提升综合素养和能力的途径

    职校教师要加速专业化成长的步伐,首先,要广泛阅读、厚积薄发、积累教学智慧。广泛的阅读与思考不仅是职校教师专业化成长必不可少的环节,也应该成为职校教师积极的生活方式。其次,要树立与时俱进的职校学生发展观念,立足实际,扮演好多重角色,做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支持者、激励者和促进者。再其次,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善于寻求最适合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调动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潜能,获得发展。最后,要善于反思,有问题意识,不断批判自己已形成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通过反思,改善自身教学理念和行为,提升教学自觉意识。

    职校教师要摆脱惰性的心理区域。心理舒适区,是指人们习惯的一些心理模式,是人们感到熟悉、驾轻就熟时的心理状态。对于职校教师而言,走出心理舒适区,是个人成长的需要。要成长和进步,就必须设定新的目标,离开原有舒适区,挑战原有能力结构、资源范围、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这样原有的心理舒适区被扩大了。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长和进步,进入到新的心理舒适区。

    职校教师要追求理想的教学境界。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应当体现在课堂上,一个优秀的职校教师应当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如沐春风,不断被激励和唤醒,应当让自己成为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重要他人”。

    职校教师要打造迷人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示范、熏陶、启迪、激励作用。从品质层面上,教师要充满智慧、行事独立、自我控制、意志坚强;从情感层面上,教师要培养丰富的爱心、温和的性格、和谐的人际交往、驾轻就熟的幽默感;从精神层面上,教师要将真善美的精神品格贯穿整个课堂。

    职校教师要探究真实的学生心理。从积极层面看,职校生单纯淳朴,有向上向善的积极愿望和要求,有强烈的正义感和爱国情怀;求知欲望强烈,对新事物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探索的意向;观察敏锐,勤于思考;关注自我,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富有爱心,关爱社会,关心他人,热爱集体,喜欢参加各类活动;社会意识开始形成,渴望与人交往,向往和谐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从消极层面看,职校生自信不足,自我效能感欠缺;动机不强,行动不足,毅力不够;习得性无助感充斥整个学业生涯。职校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读懂学生心灵这本书,理性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了解学生的需求,分析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发心理潜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欲望,使学生在职校集体中快乐、自信、乐观、幸福地生活。

    积极追求教育人生的幸福

    积极职业教育是在积极心理学的启发下,反思职业教育现实和传统观念的基础上建构的一种职业教育理念和范式。在职业教育中,积极应当是贯穿职业教育全过程的核心价值和主线,使每一位教师、每一名职校生都能获得发展与提高。

    职校教师要注重提升职校生的心理资本。帮助职校生提升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促使职校生进行积极归因,培养乐观的心理品质;提高职校生的抗挫力,促进学生积极成长;激发职校生积极动机,努力实现预定目标。

    提升职校生的心理资本要求教师首先要提升自身的心理资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类的幸福,积极职业教育应当是追求幸福的教育,职校教师要努力修炼自身,提高素养,读懂职校生心理,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享受教育的幸福,让职校生享受幸福的教育。

    职校教师要确立“做幸福的教师”的目标,要践行“幸福地做教师”的行动,要体验“尝到教师的幸福”的甘甜,要追寻“教育人生的幸福”的意义。职校教师要做到:用心工作、承担责任、自信乐观、掌控情绪、意志坚定、选择快乐、心中有爱、胸怀梦想、充满情趣、读书思考;要努力读懂职校生心理,倡导积极职业教育,提高职业幸福感,做幸福的职校教师。(作者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经贸分院公共基础部主任、教授)

    案例透视

    青爱工程,使积极德育落地生根

    梅暖英

    中国青爱工程是关于青少年“爱的教育”,重点是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2013年,江苏江阴中专申报成为青爱工程江阴基地的首批试点学校。

    学校建设青爱小屋,让爱的教育梦想起航。建成心理咨询室、宣泄放松室、沙盘室、阅读室和团体辅导室,购买了心理测试软件、团体辅导工具箱、沙盘治疗系统、宣泄系统、头部音乐按摩仪等设备。设置了学生成长发展指导中心,组建了专业的心育教师队伍,目前有二级心理咨询师3名,三级心理咨询师9名,定期为学生提供个体咨询、沙盘治疗、情绪宣泄、减压放松和团体辅导活动等。

    学校开展青春期性教育,为爱的教育保驾护航。邀请华东师大心理学教授给全体教师作《中职生青春期心理》培训,邀请青爱工程首席顾问为全体教师作《解读中职生青春密码》讲座,提高全体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掌握实操方法。

    学校实施幸福教育项目,让爱的教育渗透传递。该项目是由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办并提供专业指导支持的全免费公益项目。依托这一项目,一方面通过幸福教育的课程,引导、激发师生的积极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幸福教育的实践活动,训练、内化师生的积极动力。

    学校搭建家校育人平台,让爱的教育形成合力。建立健全了家长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组建了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规范家长学校的管理。自2015年3月家长学校开办以来,共举办12期大型活动,参加家长培训学习的家长达4000多人次。

    学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爱的教育源远流长。自编《晨读》教材,收录《弟子规》《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经典之作,学生通过每日诵读经典美文,明理修德。通过“周行一孝、月行一善”,关爱父母,服务社会,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孝善成为每位学生的自觉行为。(作者系江苏江阴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处副主任)

    感恩责任教育,切合学生实际的德育途径

    张虎

    有效的德育能对学生精神体验与生活实践产生正迁移影响。传统德育模式下,职业学校德育的途径与方法过于单一,游离于学校教育的其他工作。教育者往往较多关注学生问题行为的矫正,忽视美德的培养,这种消极德育的取向在职业学校尤为突出。

    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用最切合学生实际的积极德育理念指导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德育的要务。

    江苏省阜宁中等专业学校以感恩责任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切入点,让学生学会识恩、知恩、报恩、施恩,提高责任意识,锻炼责任能力,养成责任行为,形成责任品格,实施效果显著。

    学校实施感恩责任教育,主要内容有:一、感恩父母,尽责家庭。教师们定期为学生布置爱心家庭作业,如:必做的五项家务,包括打扫卫生叠被、帮厨洗碗、洗衣物、给父母、客人敬茶、随父母探望长辈亲戚等;组织开展“我的成长足迹”“算算亲情账”“回味感动的瞬间”“收集成长的见证”等各种主题活动。二、感恩老师,尽责学习。组织学生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通过自选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这“五个一”,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组织“老师的一天”讨论,使学生了解老师一天的辛苦,尊重老师的劳动,将老师的关爱转化为学习动力。三、感恩他人,尽责互助。开展以“爱心”为主题的征文竞赛、演讲比赛,建立帮学对子,开展“日行一善”活动、“今天我值日”活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心集体的道德情感,知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处事哲学,引导学生在帮助别人时体验到快乐。四、感恩国家,尽责社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唱红歌、缅怀革命先烈等活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组织学生收集“祖国之最”、祖国的世界之最以及祖国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等文字图片资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举行18岁成人签字仪式,唤起学生为家庭、为家乡、为祖国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关爱弱势群体,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接触社会、回报社会。五、感恩自然,尽责环保。开展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活动,要求学生主动植一棵树、养一盆花、保护一片绿地,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使“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作者系江苏省阜宁中等专业学校校长)

    实践者说

    用爱读懂每个学生的心

    张旭

    教育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要我们用爱用心去阅读,一定会读懂每一个学生的心。

    走进心灵,尊重个性。真正的教育应该是针对学生个性的教育,这必然要求教师具备发现、发展学生独特个性的技巧与艺术。因此,教师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敏锐感受学生的变化。面对学生多点沉稳,面对困难多点冷静,面对失落多点坦然,不断激发灵感,创造出富有成效而又个性化的工作方法。

    读懂需要,学会沟通。学生在心灵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需求——需要尊严、需要宣泄、需要肯定、需要磨难、需要自由、需要包容、需要梦想。因此教师要善于洞察,理解学生的需求,读懂学生的需求,努力为学生的成长营造宽松的积极的环境,让他们在成长中学会交往、学会沟通、学会生存。

    自主成长,适应社会。一个人的成长是一个自主的过程,教育就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教师的关爱会激发学生前进的信心,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还会帮助他们扬起远航的风帆,增强责任感,真正感悟生命的价值。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教育的效果就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作者系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

    职校生和谐心理的重建

    杭国金

    面对职校生,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读懂他们的心理,发现并放大他们心理取向中的积极因素,比如性格开朗、思想解放、好奇心强、个性突出、乐于交往、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等;找到并扭转心理取向中的消极因素,比如方向感不明、自卑感严重、存在感缺乏等。然后通过积极的教育实践,帮助职校生重建和谐心理,最终促进职校生幸福健康成长。

    重建职校生和谐心理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基础,它要求职业学校必须树立积极教育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职校生心理取向中的积极因素,有效激发职校生的主动发展力,让每位职校生主动用积极的眼光审视生活,用积极的态度发展自我,用积极的心理迎接未来。

    找到方向感,给职校生不一样的成长目标。学校要让学生喜欢并很快适应职校生活,开展人生职业规划的制订工作,支持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和专业比赛,整合社会资源,开门办学。以上几点,解决了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和未来社会需要什么等一系列成长中的问题,让职校生很快喜爱上自己的专业,并找到了自我成长和发展的目标。

    消除自卑感,给职校生不一样的活动体验。学校是学生心灵的成长空间,学校承载着培育学生向美心灵,引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任。根据艺术类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培养要求,在不断丰富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主成长理念,整合和开发活动资源。组织参观学习、主题教育、专题培训、专业展示、技能比赛、综合实践、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等活动,全面搭建学生活动平台,确保学生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欣赏、自我评价等目标的实现。由学生社团组织的多项活动,可以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不一样的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让他们在各种快乐的活动体验中获得机会、尊重和成功,逐步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找回成长发展的信心。

    活出存在感,给职校生不一样的校园生活。着力打造适合学生幸福生活的校园,使其在闲暇时间能拥有快乐的体验,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吃、住、学三方面。学校需要对就餐环境进行全面设计,如桌椅墙壁的颜色搭配、兼顾亮度与舒适度的光源选择。学生宿舍不是简简单单供学生居住的公寓,要拓展它的功能,让它成为一个学生成长的平台,要像一个社区(虚拟的社会)那样去运作。(作者系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副校长、副研究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