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兵:“溪谷”与腧穴内涵探讨

 清河堂主人 2016-02-26
点击上方“本态针灸”可订阅哦!


作者简介:刘兵,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青年中医学者


“溪谷”是针灸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术语与概念。今通过考证文字,追溯《内经》原旨,参考历代医家读解等方式,对“溪谷”进行诠释、疏解之,力求还原其本义,并着力探讨其与腧穴内涵的关系(溪谷为体,腧穴为用),为腧穴理论研究及针灸临床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溪谷”是针灸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术语与概念,其不仅对于理解腧穴理论内涵具有重要意义,还有较高的临床价值。针灸推拿名家朱春霆先生[1]在一指禅治病中,即强调手法务必要“力透溪谷”,才可祛除关节痹证中的“积寒留舍”,直至病源所在,使“营卫畅通,气血流周复常”,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朱老可谓深谙“溪谷”之意,才会将其应用得如此自如。概念理解得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临床医生的治疗思路、方法及疗效。然历代医家及当代学者对“溪谷”的解读并太不一致,甚至差别甚大;而对与溪谷相关的腧穴概念体系内各名词的应用则更是含糊乃至混乱,这不利于当代针灸的规范化研究,也影响了理论指导临床的信度与效度。今依据古典文献,对溪谷及腧穴相关概念分析之,探索术语之本义,研讨腧穴之原理,为针灸临床取穴、用针提供参考。

“溪谷”是什么?
溪谷,也作“谿谷”。对于“谷”字,有学者[2]考证,在早期文字如《老子》的《帛书》本和古河上本里,均写作“浴”。《说文解字》云:“谷,泉出通川为谷,从水半出于口”。这证明谷即“浴”。《尔雅·释水》言:“水注川曰谿,注谿曰谷”。无论是溪,还是谷,均需有水,溪谷的本义即是指山间有水的河沟。中医概念里的“溪谷”最早出自《内经》,其引申义为筋骨关节之间有气血津液之流通的缝隙。大的筋骨关节之隙为谷,小骨节之隙为谿。“溪谷”一语在《内经》中多篇均有记载:“中焦出气如露,上注谿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灵枢·痈疽》)。
“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谿谷”(《素问·痿论》)。“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谿,肉分之间,谿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邪溢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腘,留于节凑,必将为败。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谿谷也。谿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素问·气穴论》)。“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素问·五脏生成》)。

《内经》认为,中焦所化营气,注入筋骨关节之间,通过渗入其内的孙络(入骨通髓),及与津液的合化,而生成血,再经过“孙脉-络脉-经脉”的道路,注入于经隧,以营五脏六腑;若经隧血满,又可通过冲脉的调节作用,复渗灌孙络谿(溪)谷。如图1所示。
图1  气血津液流注溪谷示意图


作为筋骨关节的缝隙,谿(溪)谷从结构及生理上都连属于骨节,它是荣卫血津渗灌还往、沟通内(脏腑、经脉与骨)外(皮毛与大气)的要津。病理上,若溪谷处邪溢气壅、荣卫渗灌不畅,易引起痈疽病及骨髓内消证;若积寒留止于溪谷,则易引起筋缩、骨痹之疾和肌肤不仁诸症。对于溪谷内的病邪,针灸可以祛除之。

历代医家针对《内经》不同篇章的记载,对“谿(溪)谷”作出了散在的、不同角度的阐释,如隋代杨上善认为其是“筋骨肉间”(《黄帝内经太素·痈疽》),“皆流水处也”(《黄帝内经太素·证候之一》);清代的姚止庵认为谿(溪)谷是“骨相连处”(《素问经注节解·阴阳应象大论》),“筋骨支节之会”(《素问经注节解·六元正纪大论》);清代高士宗认为“会之所在,即分之所在,分之所在,即会之所在,故肉分之间即为谿谷之会。谿谷之会,内外相通,内通经脉,以行荣卫,外通皮毛,以会大气……”(《黄帝素问直解·气穴论》)。

由上不难看出,溪谷是立体结构,由骨节和(或)筋肉“搭建”而成,外有皮肉覆盖,中间探之虚空,其内有气血津液的转输流通。溪谷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其在体表多呈凹陷状。然,凹陷只是溪谷在体表的表层显现,而非溪谷本质,也就是说,溪谷并非部位,而是结构,今人对此术语的解读多含糊其辞,有针灸辞书将“溪谷”定义为“部位名,肌肉呈现大的凹陷”[3],“肢体肌肉之间相互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4]等,都是值得商榷的。


“溪谷”与腧穴的关系
溪谷是具象的人体身形结构,腧穴则是较为抽象的、并有概念化意味的针灸诊疗切入点与关键环节。《素问·气穴论》云:“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明代张介宾对此释曰:“有骨节而后有溪谷,有溪谷而后有穴俞,人身骨节三百六十五,而溪谷穴俞应之,故曰穴会,亦应一岁之数”。可见,溪谷与腧穴关联密切。更进一步来讲,腧穴概念体系中的每一个术语,在不同层面与角度,均与“溪谷”有着微妙的关系,试析之如下。
穴(孔穴)、气穴、腧(俞,输)穴、穴位等,是腧穴概念下的主要术语,现对其一一考察之。穴(孔穴),《说文》“穴,土室也”,《玉篇》:“穴,孔穴也”,古人将“穴”“孔穴”引入论述人体,是想说明人体亦有类似“土室”“孔穴”之处,内有“某某”可居。而“气穴”一词的出现,则明确了穴内所居的内容,即“气”。腧(俞,输)穴,对于“俞”字,《说文》谓“空中木为舟也”,这里面蕴含两层意思:一是舟的空心性(与“穴”义相类),一是舟的运输功能;而“输”字则更强调了运输、输转之力,即对“气”的转输;“腧”字从俞从月(肉),强化人体属性,明代医家马莳在解读《灵枢·本输》篇名时说:“输、俞、腧三字,古通用。输者,以其脉气之转输也。俞者,从省。腧从肉”。“穴位”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太素》别本注文“经络旁一寸以下穴位取之”,本义是指腧穴位置或部位,为体表取穴定位所设,非腧穴本身,一些专业类出版物有时也较含糊,将穴位与腧穴等同,这是不妥当的。“腧穴”这个术语是腧穴概念体系中的标准称谓,且能较全面反应腧穴的本质特征。
以上术语内涵与“溪谷”的关系如下:①《内经》对腧穴定位(穴位)描述多是“陷者中”“节前”“本节后”等,而腧穴在临床实际中亦多位于筋边、骨边、肉边及筋间、骨间、肉间的孔隙、凹陷处[5],腧穴概念中体现结构的“穴(孔穴)”,基本上都在溪谷内的边缘或中间,溪谷为腧穴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泛的结构基础。“小溪”处可有一穴,如阳溪、合谷,“大谷”处可容多穴,如膝“谷”处有委中、委阳、犊鼻等穴。②生理上,溪谷“以行荣卫,以会大气”的特点,使穴有气所居(气穴),亦是腧穴“脉气转输”作用发生的关键机制。③针刺腧穴操作关键手法之一“必中气穴,无中肉节”,考“肉节”一词,杨上善认为其是“分肉之间”和“骨穴之内”,即筋肉坚紧处和骨节,这正是“溪谷”外围结构,下针则宜进入溪谷内部空间的某处——“气穴”。在溪谷与腧穴的关系中,笔者认为,溪谷为体,腧穴为用。
临床意义
取穴
腧穴定位与取穴,直接关乎临床疗效。《内经》反复提到腧穴多在“陷者中”“节前”“本节后”等,即是溪谷内的边缘或中间,而非具体标量的所谓标准定位。而如取穴体位中,亦涉及到溪谷的形态,如“委中者,屈而取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曲池……屈臂而得之”(《灵枢·本输》),“屈”的体位是使膝、肘中“大谷”保持在宽松状态;“阴谷,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也,按之应手,屈膝而得之”(《灵枢·本输》),“屈膝”是使膝处大、小筋松弛,而两筋与膝骨节之间的溪谷自然呈现。保持一定体位取穴的实质,不在于体位本身,而在于特定体位可使溪谷呈现相对的虚空,以利其内气血的流通转输。
揣穴
揣穴,亦是《内经》强调的针前手法,如“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灵枢·五邪》),“取此者用毫针,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乃刺而予之”(《灵枢·卫气》),“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灵枢·背俞》)。揣穴的目的是什么呢?《灵枢·官能》谓:“得邪所在,万刺不殆”。这个得“邪”,即是“溪谷”“以行荣卫,以会大气”的邪溢气壅,而腧穴在此基础上亦具有正邪所会(《素问·八正神明论》谓“神客在门”)的特点,通过按压等揣穴方法,可使其内“邪气”初步散解,正如《标幽赋》所言“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神灸经纶》曰:“法亦与针并重,而其要在审穴,审得其穴立,可起死回生”。
针刺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载:“黄帝曰:刺之有道乎?岐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即皮肤痛”。关于“针游于巷”,一作“针染于巷”,笔者认为当以“游”字为妥,《素问·气穴论》有“气穴之处,游针之居”之谓,这和《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有异曲同工之妙,依然与上文所述溪谷的结构基础密切相关。杨上善对“巷”的注解为:“谓街巷,空穴之处也”。针刺的“中气穴”即强调针下的虚空感,凡针下虚空之处,古人认为其中必有气的流通,即“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神客所会”之处。张介宾对针刺“中气穴”重要性的论述为:“经气所至,是谓气穴,肉有节界,是谓肉节……中其气穴则针着脉道而经络通,失其气穴则徒伤肉节而反为痛害矣”。张士杰[6]认为,将气穴中的“针下气至”纳人腧穴研究之中也诚属必要,如是则不仅对诊治,而且对腧穴之定位、定性,亦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朱鼎成,陈斌.一指禅推拿力透溪谷——朱春霆学术思想浅识[J].按摩与导引,2004,20(5):55,59.
[2]萧兵.“谷神”与“水”的母题——《老子》与《楚辞》的比较神话学研究之一[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45.
[3]陈汉平.简明针灸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614.
[4]高忻洙,胡玲.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25.
[5]杨甲三.杨甲三临证论治[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
[6]张士杰.气穴浅识[J].中国针灸,2003,23(8):459-460.

本文原载于《中国针灸》2014年第8期,由作者授权本平台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