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箭双雕:拆拆拆,这才是你想要真相!(深度好文)

 玉韫珠藏 2016-02-26

一箭双雕:拆拆拆,这才是你想要真相!(深度好文)

2016-02-23 金融五道口


拆拆拆!


近期,中央公布了一份重磅文件,提出:小区拆墙,畅通交通。


网上顿时哗然!


叫好一片!

骂声不少!


内参君看了一下,大家骂的,不是这个政策的出发点和理念。大家都承认,大城市交通现在确是毛细血管不通,道路微循环不好,拆掉”土围子“的确有利于改变这种困局。这个,大家有共识!


内参君分析来分析去,觉得大家焦虑的主要是三点:一是担心既得利益格局的干扰,二是质疑政策落实时不讲《物权法》,草菅“房命”,侵犯自己的产权。三是担心政策不配套,一条腿卖出去了,另一条腿却瘸着,结果搞得自己生活乌烟瘴气不说,如果安全不保,那就麻烦大发了。


这些担心,有来自于对政策的误读,但也不是全然杞人忧天!



情绪化误读的,的确不少!


比如,文件中说的要拆掉的“封闭住宅小区”,指的是所谓“超大封闭社区”,首先这个概念,可能就把你家那个瘦骨嶙峋的小区绕开了。


啥叫“超大封闭社区”?起码是那种绵延数千米甚至面积超过几平方公里的“超级单位大院”和“超大小区”或者“超大楼盘”。这种才算!


想想当年北京某钢铁企业建成的单位大院,聚集人口数万,面积达5平方公里,围墙一围,简直就是一个“城中之城”。每天这个巨大的怪兽口中吐出无数的车辆人流,直接进入了城市的主干道,可是自己院内可以主路分流压力的“交通毛细血管”,却摁住不打开。


所以,那个大企业旁边的住户就遭殃了。堵就一个字!


这种封闭单位大院不“停建”、不“切分”,真是天理难容!


话说你家小区要打开,首先看看贵小区“胴体”有没有足够丰满?


如果不够丰满,对不起,你还没资格被拆呢!


 三


大家许多担心,也不全然空穴来风。


中国很多政策落实,往往开始理想很丰满,可是执行后却现实很骨感。很常见的,是干着干着,就被唱歪了,走偏了。


为啥被干偏了?既得利益格局的干扰呗,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拳头大汉子有饭吃!


文件明文强调,需要打开的,是封闭式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看紧了啊,是两个都要打开!


可是,干着干着,会不会就把后面的漏了,就选择性拆了前面的那个?毕竟,单位大院往往不是行政机关,就是国有企业单位,他们来头大,资源多,路子野,拒绝打开的由头也多。


比如用什么军事保密啦,保护老干部居住环境啦,等等等,这种说法找起来哪个不是满地乱滚,提溜起来一大串?


打开单位大院,阻力将相当大,会不会难的绕过去,直接先动手老百姓的住宅小区?


最怕的,就是最后居民小区的围墙被拆了,单位大院的围墙还固如金汤!


恩格斯说过:“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就如同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的一种总的合力。”这个无数的力,其实来源于无数的利益。


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动灵魂更难。


这些各种各样的担心、各种各样可言或难言的隐衷,有关部门还是要好好听一听,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




内参君认为,其实要把好事办好,关键一点,不外乎还是那句老话: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地设计实施细则,实事求是地论证推进次序,实事求是地分类执法!


细节是魔鬼,程序也是魔鬼!这么一个影响7亿多人的政策,不能办砸了,一定要把细节和程序想透搞明白了!


比如,打开的先后顺序,是先公家还是私人?内参君觉得,如果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率先垂范,先把自家“土围子”打开,让大家实实在在感受到畅通交通毛细血管的好处,大家一定会竖起大拇指的!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都城像北京这样,拥有这么多的机关和大院。一个大院就像一个独立的王国,一个城市自然的道路肌理被它分割得支离破碎。如果把很多这样的土围子打开,那真是大快人心事!


然后,再谋划打开住宅小区,阻力就会小的多。


千万别自家院子围墙围着,却使劲琢磨着拆别人的围墙,这样,免不了大家会窝心、会跳脚!


千难万难,有了表率就不难!


再比如,个人产权的小区,和公家产权的小区,怎么分类处理?


这就需要好好研究《物权法》,按照《物权法》的规定办事了。


内参君建议,可以先拆那种规模超级大的、产权国有的单位家属区,这样不违背《物权法》。至于那些个人产权的小区,人家已经购买了小区的公摊面积,你要拆人家的墙,将小区居民共有的道路征用,首先要经过居民投票同意,同时要给予补偿。


千万别有没有个人产权都一刀切、一锅煮,搞大呼隆。到那时,那矛盾就多了去了。


再比如,拆小区,文件规定得很清楚,先调增量,动存量,则要“逐步”。记住:逐步!如果配套措施没出台,小区周边政府公共服务没跟上,警力没有配备,就仓促拆掉围墙、撤掉保安,那恐怕要出乱子!


老话说了,事缓则圆!逐步来吧,不要想一蹴而就,中国的事,往往欲速而不达!建国后,因为急躁冒进,犯过的毛病还少吗?


急不得也哥哥!



在中国做事很难。


100年前,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在中国,搬动一张桌子都很难,何况是拆墙,拆人家单位的墙!


这看似一个小小的墙,背后既有着民众害怕改变、害怕失去的心理,也有着多年来形成的盘根错节、将错就错、冰冻三日形成的现状。


这份文件的出台,内参君揣度其实决策层肯定知道实施的难度,否则不会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发布。明知事难而为之,而努力尝试,这里面有一种难能可贵的担当!


细节可以批评,精神值得点赞!


毕竟,拆墙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但也是必然的趋势、进步的方向!


六、一箭双雕:既解决交通拥堵,又解决房地产库存


自小区拆围墙被刷屏后,我苦思冥想一夜,终于想明白为什么要拆围墙了:已入住小区事实上是很难拆围墙的,再新建小区又没围墙了,你们不是不喜欢么,那就只好买库存房,原来是为了去!库!存! ………给你们示范一下,什么叫做供给侧改革。


七、拆除小区围墙、废学区房这些事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不仅“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还要求“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


紧接着,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也就是说,要坚决废掉学区房。期望购买学区房而让孩子上好学校的家长,大约就此梦碎了,白花花的银子白扔了。


小区用围墙围起来,在名校周边盖特小户型大楼,似乎渐渐成为约定俗成的居住方式。只是这种约定俗成的东西,渐渐偏移了城市的本质。小区比较小倒无所谓,小区大了,市民就必须绕道走。小区全封闭,商业功能无疑受到抑制。


学区房则不断强化名校资源价值。有些学区房也变得越来越荒唐,一间房几平米,根本不能住人,只有学籍价值,却比正常房屋贵了几倍甚至十几倍。这些个状况日积月累,确实成为城市公害。


但对封闭小区的居民来说,感到安全、宁静。有些小区最大价值就是这一点,在闹市中有了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学区房则是很多人高价购买,花了血本。一夜间学区房可能不值钱了,摆谁身上心里都不好受。


封闭小区、学区房,还有超宽马路、管网乱排布、地下设施不配套、公交跟不上等问题,都是各地先任性发展,渐渐出了问题,变成城市肠梗阻之后,矛盾冲突越来越突出,问题集中到高层,高层只好做出统一决策,有时就是一刀切下死命令,有些问题才能有所解决。但在这之前,却只能是一些人的牢骚和一些人的视而不见。


城市本来应当有规划的。可城市规划却一直是中国城市的弱项,并且经常以各地领导人的主观意志而不是科学为指南。某个领导某天一个臆想,城市规划就跟着变。有的开发商与市领导关系密切,要建超大封闭小区,原来规划不可以,但领导发话了,规划跟着修改就是了。


至于学区房,原本是教育资源不公平的产物,但渐渐就与房地产联姻了。有些地产项目的重要嘘头就是学区房。官员与富家子女可以通过特殊方式进名校,那么,客观上也没有了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真正的社会压力。因为普通民众在这类事件上即便意见再大,也难影响实际的政策或土政策及潜法则。


封闭小区的围墙该拆。安全并不是少数人居住到封闭小区,社会治安问题就解决了。封闭小区给人的感觉是安全些,但未必难得住大盗和内贼。再说,居于封闭小区里的人同样要外出,并且主要在社会上活动。只有在整体上将社会治安的根本问题解决了,安全才不是问题。


学区房该废。不废学区房,公平分配教育资源的愿景恐怕很难实现。可既已形成的封闭小区、学区房,已经附带了产权、管理方式等复杂问题,要一刀切解决非常难。废学区房容易些,拆封闭小区围墙要难上加难。


这些政策给人感觉有些突然,不少人难免为此吐槽,抱怨。主要原因是政策制定的过程民众不甚了了,政策执行之后有缺少必要的有效宣传与解释。类似的问题常常出现。通常情况下,民众就是从不满到默默承受。似乎大家也习惯了如此。但如果公开、透明一些,政策的推行要好得多。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政策是长期的,还是一时的。有时,政策构想不错,可实际执行遇到困难,最后却不了了之,政策的延续性和严肃性即成疑问。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将政策变成法案,固定下来,不得随宜更改。如果一项政策不宜变成法案,最好就悠着点,谨慎一些。


对于拆除封闭小区围墙,废学区房,老航本人坚决支持。


城市不安全,一些人就躲进小区里;好学校太少,一些人就购买学区房得先机。长此下去,社会是割裂的,分离的。


城市问题或社会问题,应当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共同面对与承担。没有特殊的地方是根本。不仅是富人要与普通民众一样,官员更要如此。


有不少封闭小区叫做公务员小区或单位小区,更不应当在城市变成特殊住宅区。官员,更应当在城市担当得多一些,是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