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过知仁

 昵称5262476 2016-02-26

观过知仁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里仁篇第七章)

 

孔子说:“人的过失呢,各有其类型。观察过失,就知道其人仁不仁了。”

 

党,古代五百家为党,引申为同类,种类。或引此章作观过斯知人,亦通,古时仁字通假人字。

 

观察一个人的优点可以了解其人,观察一个人的过失也可以了解其人。过失的性质,体现了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和人格特征。过失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程子说:“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有时候,过错失误,更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君子未抵达圣贤境界,也难免有过,儒门中也会发生非理的自赞毁他、非礼的排斥同仁之类现象。但君子之过与小人不同,有其底线和限度。如过于清高,过于谨慎,过于热情,急于求成,或过犹不及,或表达仁爱的方法不对,好心办坏事,诸如此类。虽然是过错,但都不是动机问题,不是心怀恶意图谋不轨。

 

《汉书·外戚孝昭上官后传》载:“子路丧姊,期而不除,孔子非之。子路曰:由不幸寡兄弟,不忍除之。故曰观过知仁。”云。子路为姐姐服丧超过了一年,不合礼制规定,是过失,但 “不忍除之”恰恰体现了子路的仁爱,所以说观过知仁。

 

《后汉书吴佑传》记载,吴佑一个属吏挪用公款给父亲买衣服,其父责令他向吴佑自首。吴佑问明原委后,叹道:“掾以亲故,受污秽之名,所谓观过斯知人矣。”这个属吏犯的就是君子的过错,行为不良,但动机良好,又能过而改之。

 

君子的过错,改正起来也不难。子曰:“恭近礼,俭近仁,信近情,敬让以行,此虽有过,其不甚矣。夫恭寡过,情可信,俭易容也,以此失之者,不亦鲜乎?”(《礼记-表记》)恭敬近于礼,节俭近于仁,诚信近于人情,恭敬谦让而行动,这样即使有过失,也不会很严重。恭敬少过失,近情值得信赖,节俭容易被接纳,这样的人而犯过错,不是很少吗?

 

对待过错的态度,也表现了一个人品性。小人文过饰非,顽固不化,屡教不改;君子闻过则喜,知错必改,从过错中汲取经验教训和人生智慧。

首发2016-2-25《广西老年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