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人无过,君子常错

 知本学社 2022-09-15 发布于山东
       老祖宗留下的一句话:“小人无过,君子常错。”很多人认为,小人精明,会事先规避过错,所以小人无错;君子老实,做的事多,所以错误也多。这样理解是不正确的。

        之所以“小人无过,君子常错”,指的是在一件事情时,在人际交往时,出现的缺陷、过错和不足,小人往往会立即把过失推给别人,让别人当“替罪羊”,所以自己就没有过错了。而君子坦荡,主动反省自己,不会怪罪他人,勇于承担过失,所以君子常常会有过错。

         生活中这样的小人比比皆是。然而让人难过的是,大多数人却很默认或者许可这种“小人”做法,并有意无意去尝试,认为这是一种高明的混社会的“高招”。对君子勇于“常错”的行为当成了“笨”。这主要是源于掌握了话语权的人,缺乏一双慧眼,难以识别。或者掌握话语权的人,本身就不是一个勇于担当的人。

        在面对过失的时候,小人必会受到人们的唾弃,君子修身自好,定会得到应有评价。但还有一种更好的处理方式,彰显出高人一等的眼光和智商。

        道家文化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事物,没有完全的对,没有完全的错。即使出现了一个错误,这也是相对的,是站在不同的立场、源自不同的条件出现的。高明的人,会根据过失的特点和当下的条件,把不利的一面掩盖起来,发扬有利的一面,从而实现让不足和过失转化为积极的效果。

         抗美援朝的时候,美国领导的联军武器装备优于我们。我们有着明显的不足。但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我们不足中的长处。在规避敌人的飞机、大炮的威力时,我们采取了“近战”的方式,这样就实现了面对成的近距离战斗。类似的例子还有夜战、坑道战等等,这样的例子随手可取。

         所以,我们应该学习这种高明的做法。在出现过失和不足的时候,既没有必要吵吵着找人担责,也不需要羞愧自责,而应该积极的寻找有利因素,化被动为主动,转不利为有利,创造条件弥补和挽救,继续达到预期的目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