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苑藏珍】汲古悟道成一绝——俞子才《登高图》

 海明山水 2016-02-27

  汲古悟道成一绝俞子才《登高图》
  编者按:前不久,为纪念俞子才先生百年诞辰,《俞子才中国画作品展》在位于松江的程十发艺术馆隆重举行。作为画院的老画师,俞子才先生一生秉承着继承和传播山水画艺术的宗旨,他的画艺令人折服,他的为人也受人敬仰。今天的“艺苑藏珍”专栏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件他的作品——俞子才先生曾说过:“一个画家一生的画法不应一成不变,应该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尝试,才能不断发展。”这是一个非常辩证的观点,只有经历了汲古、悟道之后,并通过自己不断地探索实践才可达到;而俞子才的艺术道路就是如此走来的。
  俞子才(1915.7—1992.9),名绍爵,以字行,斋名睫巢、春水草堂。浙江湖州人。1938年从吴湖帆学画,专攻山水,师法北宋董源、郭熙、巨然及元、明、清诸大家,尤擅长金碧青绿山水。书法不拘一格,传统深厚。曾任中国美术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兼学术委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俞子才是吴湖帆先生的高足,又是“梅景书屋”山水画衣钵的重要传承人。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如同其师那样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底。原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先生称赞其曰:“山水画宗法宋元,擅水墨画,尤精没骨、青绿、金碧,为海上一绝。”而今天介绍的这件《登高图》,便足以让人“登高纵目望一绝”。
  俞子才《登高图》20世纪60年代 上海中国画院藏
  此幅《登高图》在构图上极讲究气势,尺幅不大,却有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和潇洒,使读者在初见此图时,便会被其酣畅淋漓的气度所吸引。画面描绘的主体是群峰列岫下,高举红旗、斗志昂扬着攀登山峰的一队“红领巾”。作者用花青渲染的山林作烘托,与群峰间闪烁着的点点朱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整幅画一下活跃盎然起来。远峰一抹直入云中,在中景的山谷中,作者以弥漫着出岫的白云作处理,成排的松杉覆盖着前景的山体……又得整幅画面有了氤氲华滋之美。在技法上,或用没骨烘染,得淡荡明艳之致;或用解索皴,或披麻皴,或小斧劈皴,得其深穆渊厚之气。可见,俞子才对传统山水各类技法的把握已炉火纯青,或已将“南北二宗”、青绿水墨兼收并蓄,摆脱了流派的束缚,从而形成自己的笔墨风格。
  俞子才先生的作品,不论是繁复渲染之作,还是三两笔略于形式的挥洒,皆给人以厚滋有力之感。他笔下的景物讲求的是一种份量,这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优致的精华部分,非常难得;从绘画的角度讲是技法,而从人文的角度讲则是人的品格、学养和态度的综合反映。俞子才先生的绘画,讲究法、理、道的统一,并且统一于“知行合一”这一点上。他在绘画上反映出来的法度与笔墨的特点,实际上也是反映出艺术家本人的特点,一种敦厚儒雅、一种庄重安详。这也是我对“画如其人”这一词语的个人解释。因而,俞子才先生的画和俞子才先生的人在我脑中是可以互为映证的,他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得益于对传统的继承,又在个人身上加以发扬,真正汲古悟道而成一绝。
  |
  谢稚柳
画是富于诗意的
正所谓“无声之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