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其实最好的沟通方式你一直在用

 明灭的烟头 2016-02-28

点击标题下的亲子派,关注后每天阅读亲子刊物!


过年时,因为细支末节的事,我朝母亲发了脾气,母亲闷头,我转身下楼透透气。


就在此时,我接到了同学组织聚会的电话,离初中毕业,足有十几年了,我们先是在学校集中拍照,而后到酒店里晚餐小聚,最后到KTV里K歌。


时光飞逝,我们早已从小少年迈入中年,有了各自的家庭各自的生活,但情谊依然在,从前要好的依然要好,从前不要好的也变得亲切。我们变得友善又温和、懂得倾听、礼貌、淑女、绅士以及拥有自己想不到的好脾气,因为大家都希望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同学。


是的,其实最好的沟通方式就是-----像朋友一样的沟通。


与朋友沟通,我们不会莫名其妙发脾气,也不会无缘无故生闷气,在与朋友交流前会偶尔示弱,懂得倾听,也会学会三思而后行。


我们都知道,一个斤斤计较没有和谐氛围的家庭,是教不出心胸宽广的孩子,当然,一个性格暴躁的家长,自然也教育不出性格温和的孩子。但我们更知道,当你学会了与家人用朋友的方式沟通,所带来的改变。



与娘家


晚上回家后,我跟我妈一番对话。


也许平常会是这样的:

“妈,你就是这样,老是管我太多。”

“因为是家人我才管你。”

“我已经长大了就不用你管这么多了。”


但换成像朋友一样的沟通,会是这样的:

“妈,刚我太着急了,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

“没什么,我可是你妈。”

“我就是觉得你宠着我,所以乱发脾气了,我以后会改正。”

“你现在有了娃以后,脾气已经改了很多了,我知道你在改变了。”

“谢谢妈,你真好。”

“想想你小时候啊…….”


其实在家人面前,我们更多的是需要认真的倾听,以及适当的示弱。当我们变得温和时,家中总是会爱意浓重,有时候,家人的争执不过是因为你扬起了手,而不是伸出了手。



与孩子


自从有了孩子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就慢慢的成了引路人,学习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生活中也在不断的积累经验与学习,我慢慢的在孩子面前变得有权威,甚至专制。


平时我是这样的:

“我是为了你好,等你长大了你就知道妈妈的苦心了。”

“水不要动,会生病感冒的。”

“让你不要玩电脑了,你没听到吗?”


但如果是朋友呢?

“我觉得这件事可能会对你有不好的影响。”

“这个水真的很冰,还是加点温水比较好。”

“玩电脑太伤害眼睛了,不如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吧。”


我知道,当孩子慢慢长大后,当我变得权威与专利时,她会感到害怕与失去安全感,并且会选择逃避与隐藏,但当我像朋友一样的对待我的孩子时,她也会坦诚她的内心,像对待朋友一样与我诉说心事。



与婆家


很多朋友都说,毕竟不是自家人,没有血缘就是不一样。


是的,这是铁一样的事实,但是不妨碍你们拥有和谐友好的关系。


比如平常可能会是这样对话的:

“妈,孩子喂太饱等下会吐了,不要再喂了。”

“妈,不要给宝宝穿这么多衣服,现在医生都说很多都是穿太多引起的感冒。”


但是如果是朋友呢?也许应该是这样的:

“妈,你帮我看看,孩子这样会不会太饱了?”

“妈,我觉得孩子里面的衣服都湿了,会不会是太热了?”


许许多多的家庭小纷争,无非都是生活中的小细节。像对待朋友一样,你不会那么较真,也不会过于斤斤计较,拥有和谐的家庭完全靠人为,坦若你与公婆相处不好,必然会使身为汉堡夹层的你老公尴尬,况且,换几种说法,尊老爱幼会么?老人家还会有几个十年?是不是一切都豁然开朗了。



其实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很多都是在只言片语中。新闻上播放的亲兄弟反目成仇,父母儿女从此两不相干,大多都是因为沟通不当而引起的。无论与谁沟通,学会像朋友一样的沟通,只要把问题解决了,把心事说出来了,得以妥善解决,就是生活的理想状态,不是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