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用】 1.调味:用于各种菜肴加工后的调味,所有菜肴如无其调味,则食物索然无味。 2.涌吐痰积:对痰积胸中、食停上脘可以之涌吐,一般是将食盐炒后大剂量用。 3.清火凉血:对于火热致咽喉肿痛、齿龈出血、口舌生疮可以其漱口。 4.引药归肾:在炮制药物时加盐后能使药物更好的入肾走肾。 【趣话别说】 食盐是调味品,能解腻提鲜,汤菜加盐,其味更美,更鲜。一般正常人每天盐的摄入量应低于10g,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每人每天摄入食盐的量应为4~6g。调查显示,我国人均食盐量大大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食盐标准。烧制菜肴时不宜过早放盐,当菜快要炒好时加入盐,使食盐在菜的表面,吃起来味道浓,但用盐却并不多,既限制了食盐过多应用,又使菜肴有味道。炒菜过早放盐会使菜中汤水过多,或使肉中的蛋白质凝固,不易炖烂。做菜时少放盐,同时要少吃腌制食品。 中医认为过量盐会伤血、害肺、损肾,失去颜面和皮肤的光泽,容易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死、中风以及肾脏病的发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长期过量食盐等于慢性自杀,所以应慎用之。人体不可一日无盐,饮食不可一餐过咸。谚语云“多吃咸盐,少活十年”。①食食盐过多的人,容易罹患高血压病。②饮食过咸易患感冒。③饮食过咸可以引起胃炎、胃癌的发生。④饮食过咸会加重糖尿病。⑤饮食过咸会伤骨。⑥饮食过咸易诱发支气管哮喘。 食盐对维持体内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人们大量呕吐时,就会损失氯,临床就要注射氯化钠以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盐有固齿的作用,古代人用盐来刷牙,盐为什么能刷牙?因为食盐具有清火、凉血、解毒的作用。按照中医的理论,食盐味咸,入肾,齿为骨之余,肾又主骨,所以,食盐能稳固牙齿。西医、中医学也赞同用食盐保健口腔,每天早晚用温的淡盐水漱口。当牙齿疼痛或者牙龈出血的时候,直接将食盐撒在疼痛处和出血处,可以帮助消炎止痛、解毒凉血。也可以用湿牙刷蘸些食盐,每天早晚或者吃完东西后,刷一刷,可以促进整个口腔的健康和卫生。所以有“早上盐水漱口,百病自动逃走”的说法。食盐只能辅助治疗口腔疾病,不能代替看医生和用药。 清晨喝一杯淡盐开水,可以治大便不通,同时也可以治喉咙痛、牙痛。误食有毒物,喝一些盐开水,有解毒作用。洗浴时,在水中加少量食盐,可使皮肤强健。晚上一般不用盐水,这是因为过多的摄入盐不利,加之晚上代谢相对而言比较缓慢,盐在体内停留时间过久,肯定不利于身心健康。所以有“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的说法。 每天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淡淡的盐水,临睡前喝一杯蜜糖水,对于身体有益。有“朝朝盐汤,晚晚蜜水”的说法。这种养生方法,能清除胃肠中的积热,消除便秘,有利于消化,特别是在大汗淋漓之后需要补充水分时喝一些盐开水,不仅能解渴,还能使体内丢失的盐分恢复,消除口中乏味之感。但要注意的是,若患有肾病,就不适宜饮淡盐水。 食盐应用小知识:脸盆上的黄斑,可以用加盐的温热醋液洗掉。用盐水擦洗镜子和玻璃,会使玻璃更加明亮。在地毯上面撒些盐,用扫帚蘸上热水,轻轻扫掉,地毯就会焕然一新。在热水袋里放一些盐,热水就会更加暖和,而且保持的时间也更长。菜刀在盐水里浸泡20分钟磨出来的刀,刀刃锋利。在钉钉子前,将钉子放在盐水中泡一泡,钉起来会省事。新鲜鱼放在盐水中洗一洗,能去除泥腥味。胶底帆布鞋有臭气时,在鞋上撒少许盐,即可吸收汗水也可除臭。将蜡烛先在浓盐水中浸泡数小时,取出,待彻底干燥后,燃烧时就不流蜡。 【食用注意】 1.不宜与甜食同食。 2.不宜过量食用。 3.咳嗽、肾炎、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腹水、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限量。 【食疗方】 1.习惯性便秘:早晚空腹服淡盐水。 2.腹部冷痛:将食盐放锅内炒热,以布包温熨患处。 3.预防中暑:饮服淡食盐水。 4.小儿尿闭不通:将食盐置于肚脐眼上,以艾条灸。 5.促进创面愈合:用盐水冲洗疮口。 6.咽痛:淡盐水漱口。 7.口臭:早晚饮淡盐水1杯,并用盐水漱口。 8.腋臭:用淡盐水、菊花洗腋下。 9.粉刺:食盐1茶匙,白醋半茶匙,以棉花蘸洗面部。或用食盐1茶匙,鸡蛋清2个,冰片2两,混合后涂于面部5分钟,以温水洗去。晚上用。 10.脱发、头皮屑:食盐水洗头。 11.局限性皮炎引起的皮肤红肿瘙痒:用食盐水洗。 12.乌头、附子中毒,或误食毒菜中毒:服用食盐。 13.皮肤接触中毒:以食盐水洗。 14.祛痘:洗澡后将盐分在皮肤上慢慢移动,或用淡盐水泡浴。 15.粉刺:食盐1匙,白醋半匙,开水半杯,溶好后用棉花蘸之洗面。 16.蜂、蝎、蜈蚣、蚊子、跳蚤咬伤:用浓盐水洗患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