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慧丨侍奉隋唐两朝,他为何前后判若两人

 汉青的马甲 2016-02-28



裴矩,隋唐两代参政要臣,可以称他为佞臣,因为他曾给隋炀帝出了不少惹得民怨的馊主意,也可以称他为贤臣,因为他因面圣直谏,受到了唐太宗的赏识,是历史上一个不折不扣的“两面派”。


隋炀帝时期,裴矩建议在东都洛阳举行元宵庆典,向来访的戎狄展示国威。


全国数万名艺人召集到洛阳汇演,丝竹喧嚣,灯火辉煌。此外,裴矩提议把街道市场整饬一新,店铺铺上地毯,树木缠上丝绸;如此做秀,只为助炀帝成就“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梦想。


大业末年,裴矩随炀帝出巡江都,当时义军四起,卫兵士气低落,逃跑不断;于是他向炀帝出点子,把江都女子征集起来,分配给卫士们“恣欲”,以稳定军心鼓舞士气;炀帝大喜,立即下令照办,这其中包括尼姑、道姑在内的众多女子,一时满城妇女哀声四起。


后来隋炀帝被弑,裴矩率部降唐。供职于唐廷的裴矩似乎变了一个人,恪尽职守,秉公办事。更是在唐太宗即位之初,诤言直谏,毫不留情。



中国“宰相村”(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


有一次,唐太宗得知许多官员涉嫌受贿,决意惩治腐败,于是暗中派人以财物行贿,测试他们是否廉洁。有个官员接受了一匹绢缯,太宗很生气,要把他杀了。


裴矩进谏说:“官员受贿,确实当惩,但陛下刻意以财试探他们,让人落入犯法的陷阱,恐怕不符合'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圣训。”太宗感觉裴矩言之有理,欣然纳谏,并召集百官道:“裴矩能当廷诤谏,不肯面从,假如事事都能如此,天下何愁不治!”


一个足智多谋的才子,为何两朝两面?这怕是与隋唐当政的两位皇帝有关,隋炀帝暴戾、好吹捧之词,而唐太宗公正愿听忠谏的真话。




其实,人面对权势都有自保之心,也只有在那些愿意听真话、能够听真话的人面前,才敢于讲真话,愿意讲真话,乐于讲真话,也难怪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这样评价裴矩两朝两面之事:“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听与说,本就是相对想往的,如想听得真言善语,何不先做个摆下权威倾听的姿态呢?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国馆编撰,转载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